摘要:直觀具體是智力障礙學生的思維模式,智障學生解決許多簡單的問題時也無從下手,所以依學生實際能力,引導他們可以有序的思考,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都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智障學生;數學問題;有序思考
培智學校教育教學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讓智障學生最終可以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生活,成為獨立的社會人。但是由于智障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欠缺,對于簡單問題:“酸奶12元一盒,買了2盒多少元?”學生可以解決。但是如果加入生活化的干擾因素,“超市現在有兩種酸奶,草莓酸奶15元一盒,原味酸奶12元一盒,買2盒原味酸奶,多少元?”這時的“干擾”讓學生不知道如何把“原味酸奶,12元一盒,買2盒”進行鏈接。
所以,智障孩子的數學課堂上,要通過生活元素的切入,生活問題的理解,引導逐步進行有序思考進而解決問題。
一、學會結合情境理解,提取有效信息,尋找解決問題的關鍵
智障學生的學習要從自己身邊熟悉、喜歡的內容入手,課堂教學中從學生親身體驗出發(f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提取有效信息。
例如:課堂上老師提出:草莓酸奶15元一盒,原味酸奶12元一盒,你來買2盒你喜歡的酸奶,多少元?這時引導學生選擇口味,依據自己的選擇,將解決問題最直接的信息寫在不完整算式的指定位置。
結合現有條件,再依據實際去生成新的問題,如:給每人買一盒原味酸奶,給所有女生買草莓酸奶……引導學生去提取要解決數學問題時需要的有效信息,再通過不完整算式的補充來解決問題。
二、學會通過導圖分析,梳理有效信息,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
針對智力障礙學生的數學課堂,老師要站在學生立場,尋找適合學生有序思考的方法,讓學生的思維從“無序”走向“有序”。
還是根據:原味酸奶12元一盒,草莓酸奶15元一盒,這兩個信息。當問:“一盒原味酸奶,兩盒草莓酸奶一共多少元?”解決需要兩步計算才能完成的問題時,智障學生是無法將這些條件進行理順和梳理的,這時為孩子設計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圖1)。學生在有了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礎,就可以結合導圖中的提示,將有效信息對號入座。梳理這些信息,形成解決問題的主要思路。
初始階段學生接觸的導圖針對性很強的,視每個問題具體情況的而定。當學生熟練以后,就將導圖設計成通用類的思維導圖(圖2)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購買類問題來按照這個導圖的提示來解決問題,形成此類問題的解題思路。
教學中通過思維導圖的提示,構建出解決問題的整體框架,將問題解決過程織成一個網,在層層遞進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由于思維導圖的可視化,也會讓學生通過可視化的提示,循序漸進將有思考的方法逐步進行強化
三、學會通過表格填寫,掌握有效信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序思考”是一種良好的思維方式,在思考與解決問題的同時,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在經過有效信息的提取,用思維導圖梳理解題思路以后,可以通過表格的填寫,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有效信息,解決問題。
還是根據:原味酸奶12元一盒,草莓酸奶15元一盒,這兩個信息。提出問題:每種酸奶都買2盒,一共多少元?這個問題的解決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幫助梳理思路,也進一步通過表格的填寫,讓學生一邊理順思路,一邊解決問題。
在學生可以熟練理順思路以后,看表格(圖3)結合問題中信息的提供,引導學生將已有的信息填寫在表格中。當將信息填寫在表格中與以后,讓學生說出表格中空著的“1”“2”“3”分別表示什么?這樣也就引導學生來解決這個問題的順序。根據已有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在(圖4)的不完整算式提供中一步一步把每個問題分步完成。再將求出來的信息回到(圖3)的表格中填寫。
這樣從表格填寫的分析條件,到按順序分步驟計算的解決問題就是一個從分析調節(jié)、梳理思路到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
對于智障學生來說,有條理的解決問題是一個難點,需要通過分步驟,逐一難點的攻破。讓學生在思維導圖和表格的梳理下來一點點建立解決問題的脈絡。最終可以在表格信息的完善過程中,進行問題解決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和數學的聯系,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的愿望,最終達成有高效學習的一種狀態(tài)。
道阻且長,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和學生不斷磨合的過程中,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找到適合學生的方法,不斷地通過學生可以接受和掌握的方式引導學生有序思考,讓智障學生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自己解決簡單生活問題的一個思考模式。最終讓學生們最大可能的帶著這個模式走向生活,走向社會,成為獨立的解決問題社會人。
參考文獻:
[1]周美霞.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策略分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4):48-49.
[2]廖香梅. 如何讓數學課堂“活”起來[J]. 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08):45.
[3]羅莎琳德·查爾斯沃思著.彭燕譯.兒童早期教育·體驗數學[M].成都: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2015 年.
[4]方俊明.特殊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盧旭.“生活數學”是激發(fā)學生學習靈感的源泉[J].數學教學通訊, 2013(6).
作者簡介:冷艷(1980-),女,漢語,遼寧大連人,本科學歷,工作單位,大連市中山區(qū)培智學校,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智力落后兒童教育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