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
成長型思維對于引導學生對失敗、挫折積極歸因,提高自主發(fā)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谶@一理論,筆者設計了主題班會“從錯中學”,以期中考試分析為主要內容,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提升其抗挫折能力,引導其將“錯誤”轉化為提升能力的契機與生長點。
首先,小組討論?;趩柧碚{查“歸因”結果,將全班學生分為六個小組,學生圍繞兩個問題展開討論。問題1:期中考試有哪些主要的錯誤、失誤?問題2:從這些錯誤/失誤中得到了什么教訓?下一步如何應對?問題1讓同組學生參與考試的議錯、辨錯,明確錯誤所在,找到最大公約數(shù);問題2引導同組學生共同探討分析考試中出現(xiàn)的錯誤、考試失利的原因,頭腦風暴,為下一階段的努力明確方向。
其次,同學分享。小組討論結束后,筆者請代表在全班分享本組的探討結果。例如,Y同學就知識運用進行了分享。她列舉了生物計算遺傳概率、數(shù)學立體幾何畫正方體截面的例子,這兩道題目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相應的知識點和同類題目在教材和課堂中出現(xiàn)過,盡管她當時認為自己弄懂了題目,但是在考試時面對題目的變換卻束手無策。這一小組指出了大多數(shù)同學在學習中存在的通病,即學習停留于表面,對知識缺乏深入思考。通過錯因分析,該小組認為在學習中應當具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真正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做到融會貫通。W同學就考試心態(tài)進行了分享。他們小組復盤了考試緊張、焦慮的相關表現(xiàn),找到了心態(tài)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并給出了相應的策略。如考前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考場上放平心態(tài),更多關注試題本身,考前合理安排時間,勞逸結合等。
第三,視頻展示。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向學生展示了J.K.Rowling在2008年哈佛大學畢業(yè)典禮上作的“The Fringe Benefits of Failure(失敗的附加福利)”主題演講。她通過自己畢業(yè)七年“失敗”的遭遇,發(fā)現(xiàn)了失敗對人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觀看視頻,學生認識到,錯誤、挫折、失敗都是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自己成長進步的出發(fā)點,這正是成長型思維的題中之義。
最后,總結展望。通過前面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對考試錯誤和錯誤歸因有了進一步認識,為了更好地利用“錯誤”的價值,實現(xiàn)從錯中學,我們總結了相應措施——落實基礎、專注聽講、深入思考、勤于整理、積極規(guī)劃、平穩(wěn)心態(tài)。這些措施涵蓋了課內外及身心等方面的要求,是學生每日精進的具體體現(xiàn)。
從錯中學,既是培養(yǎng)學生成長型思維的重要途徑,也是引導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有效策略。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合理地利用“錯誤”,引導其直面挫折,并不斷提升自主發(fā)展能力。
本文系北京市西城區(qū)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9年度教師專項課題“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提升班主任的教育效能感的行動研究”(編號:T2019Y0140)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