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日,連接中國昆明和老撾萬象、全線采用中國標準的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
今年28歲的施鵬彬是昆明鐵路局普洱基礎設施段工務維修技術中心的一名橋隧工,日常工作是對中老鐵路控制性工程元江雙線特大橋進行檢修。元江雙線特大橋長約832米,最高的3號橋墩高達154米,相當于50多層樓房的高度。紅色鋼桁梁飛架在灰白的橋墩上,遠遠望去,跨越元江的大橋在群山間格外壯美。
施鵬彬2020年4月開始參與中老鐵路建設,為了搶時間、趕工期,他推遲了自己的婚禮。回想第一次來元江雙線特大橋時,大橋還只有兩根石墩,作為介入檢查主要負責人的施鵬彬看著大橋從一點點建設到最終合龍?!斑@上面總共有兩萬多塊鋼片焊接,每一個焊接接頭,我們都認真檢測過?!笔i彬說。
中老鐵路開通后,施鵬彬又成為了大橋檢修人。白天他和同事對橋身進行檢查,元江雙線特大橋橋身主要由鋼梁焊接而成,檢修時腳下踩著的是鏤空的鋼架,低頭就能看見奔流的元江,這增加了攀爬難度,更考驗橋隧人的勇氣。順著檢查通道,施鵬彬和同事一邊敲打,一邊“聽診”。
晚上列車停運后,施鵬彬和同事趁著“天窗”時間對橋面關鍵位置進行檢修,保證第二天的列車能順利開行。通過工作積累,作為業(yè)務骨干的施鵬彬總結出一套 “看、聽、量”的檢查方法,除了肉眼可見的問題,還需要去發(fā)現(xiàn)不可見的“病害”。他說:“守好這座橋需要對它有足夠的了解,通過經(jīng)驗積累我能發(fā)現(xiàn)別人看不到的問題,這是我干好這份工作的底氣和自豪的地方?!?/p>
2022年春運,施鵬彬和同事堅守在元江雙線特大橋上,守護旅客平安回家路。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圖一 施鵬彬(右)和同事孫順良進入一處鋼梁商量系安全帶位置并準備檢修
圖二 施鵬彬(中)與作業(yè)人員孫順良(左)、防護員錢換雄在大橋上合影
圖三 施鵬彬(前)在檢查橋墩上防護欄的穩(wěn)固情況
圖四 施鵬彬(左)和同事在檢查檢修通道欄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