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新年
爆竹聲中歡樂的焰火
撒開了馬蹄
從一場大風的浩蕩中奔來
輕盈的炊煙被米酒和臘肉熏濃
時光的愛,年輪正在焰火里
擴散著春天的喜悅
八仙桌上,擺好了燭火、糖果和年豆腐
新鮮的白菜抱緊了一顆柔嫩的心
小火咕嘟咕嘟燉著半只羊腿
噴香了滿屋子
屋檐下掛起一串串紅紅的辣椒
紅紅火火的日子接踵而來
當爆竹聲起,仿佛天籟之音
故鄉(xiāng)的燒酒在歲月的咽喉里縱情地流淌
頑童愛上小小的爆竹
爆竹愛上了這寧靜的小巷
就像詩人愛上了那遙遠的辰光
母親的電話是歸程的叮嚀
我幼小的乳名
在電話聲中一次次被鄉(xiāng)音打濕
回家,一個幸福的詞
在用月光鋪開的道路上張開了翅膀
迎新春
辭舊迎新,翻開新的一頁
關于春天的好日子,接踵而來
春聯(lián)張開了火紅的雙臂
正擁抱歸家的游子
把蟲鳴燕語打開,把柳綠桃紅打開
春風早早地鋪開了一條錦繡大道
喜上眉梢,一個嶄新的時代
雨后春筍般的蓓蕾,舉起嫩綠的信仰
伸出一雙雙溫暖的手、勤勞的手
領著春光走,讓所有的靈感入土生根
打開封閉的陽臺,呼吸新鮮的空氣
讓生命流動出絢麗的色彩
我們都是奮斗者,揣一把種子和泥土
踏著晨露,踩著春的韻腳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開啟新征程
帶去春的福祉,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續(xù)寫春天的故事
讓爽朗的笑,跌宕出一支澎湃的歌
新年快樂
冬季,一天天迫近圓滿
落日西沉,晚霞迅速兌換陽光
黑夜?jié)补嘈嵌?/p>
我置換出內心的黃金
白雪舉著燈盞,在燈下,讀詩、撫琴
用二十四種不同的聲音
河流遠去,萬象更新
連同那些高蹈而遼遠的事物
今夜,我寫下新年快樂——
這最后的獻詞
光明的神,已守望在黎明的門前
時光的駿馬已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
先于哲人抵達的
是濺起一路星火的——噼啪的鞭炮聲
仿佛噠噠的馬蹄聲
闖進了我幸福的童年
回家過年
空曠的時光中,雪染白了母親的頭發(fā)
所有的雪趕在了年底
像我那打工回家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
頂著共同的漂泊
走在薄薄的陽光中,喊我乳名的鄉(xiāng)親
我忘不掉他們的姓氏
更忘不掉那一臉憨厚的笑容
聽見那熟悉的鄉(xiāng)音,是多么幸福
年關的春天,沸騰了
噴香的餃子,開壇的老酒,柴火在噼啪
鄉(xiāng)親們用往事默默取暖
用蒼老的手,抹去八仙桌上的淚滴
擦亮燭火和古老的歌謠
圍在電視機前,全家團圓
各地回來的鄉(xiāng)親們也聚在一起
訴說著祖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
像新聞聯(lián)播里播放的一樣
日新月異,討論著共同富裕的明天
游子情
蒼穹蔚藍,一粒粒星辰耀眼而明亮
一千公里的鄉(xiāng)愁
灼傷了游子抬頭望鄉(xiāng)的眼睛
以秋霜鋪路
誰的淚滴落進了悲傷的湖面
月亮高高懸在頭頂
游子內心隱隱的茫然
如同一頭異鄉(xiāng)的牛站在曠野的高處
肺腑是灌滿凄風苦雨的陶罐
你想到了年邁的母親
俯身于故鄉(xiāng)的棉田
頭發(fā)斑白的父親拉著暮色中的平板車
在炊煙中默默回家的游子
頂著大雪,摸黑回家的游子
被風吹歪了帽子
吹斜了月光下孤單的身影
守在村莊和麥垛中間的父母
在薄薄的炊煙中默默流淚的父母啊
即將迎來歸家的游子
白發(fā)燈盞
遠山,有仁者的禪語
湖水,有智者的向往
春節(jié)苦楝樹的枝丫托舉小小的愿望
淡淡的鄉(xiāng)情,在回家這個時刻
一次次醉了,酩酊的鄉(xiāng)村
春風起,炊煙緩緩上升
一些事物在鄉(xiāng)間漸漸老去
而糧倉里高揚的笙歌,玉米地里的童年
走向更加遼闊的原野
走向月色如水的春天
在黑夜中掌燈的村莊
散發(fā)著神秘光芒的村莊
那是我的蘇北,那是慰藉心靈的家園
是童年歡樂的發(fā)源地
在鄉(xiāng)間,悄悄推開一扇窗子
你會發(fā)現,有一盞掩飾不住的燈火
那是穿針引線的母親,滿頭白發(fā)的母親
閃耀在蒼茫的小小的鄉(xiāng)村里
——那是守護我一生的燈盞
作者簡介:黑馬,本名馬亭華,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簽約作家、微山湖詩社創(chuàng)辦者。出版詩集《蘇北記》《尋隱者》等,曾獲第五屆、第六屆中華寶石文學獎,第二屆中國·曹植詩歌獎。
(責任編輯 杜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