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亞軍
前列腺增生在男科疾病中發(fā)病率一直較高,集中多發(fā)于老年男性[1]。前列腺增生患者體內前列腺增大壓迫了膀胱出口,有尿急、尿頻以及排尿困難等癥狀表現,合并泌尿系統(tǒng)感染、膀胱結石并發(fā)癥風險高,嚴重影響患者的基本生活[2]。關于此疾病的治療優(yōu)選手術治療手段,選擇適合的手術治療方案是保障手術效果、患者康復狀況的關鍵。本文就本院2017 年12 月~ 2020 年10 月收治的80 例高齡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為例,評價等離子剜除術治療的優(yōu)勢?,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12 月~2020 年10 月 收治的80 例高齡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的下尿路梗阻癥狀明顯,經直腸等檢查確診。納入標準:①>70 歲患者;②倫理委員會批準;③患者具備手術指征、身體耐受,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前列腺癌患者;②凝血功能障礙患者;③身 體器官、精神狀況不宜手術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小70 歲,最大82 歲,平均年齡(74.50±3.50)歲;前列腺重50.2~102.8 g,平均前列腺重(68.50±15.50)g。觀察組患者年齡最小71 歲,最大83 歲,平均年齡(74.30± 4.20)歲;前列腺重50.5~103.0 g,平均前列腺重(66.30± 13.50)g。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包括合并癥對癥支持治療、戒煙酒、抗感染治療等。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電切技術治療。選擇雙極等離子系統(tǒng),觀察鏡30°,電切功率以及電凝功率分別為 160、100 W,予以患者全身麻醉(全麻),取截石手術體位。較大前列腺者穿刺造瘺于膀胱,留置造瘺管,標志精阜,分段分區(qū)電切,中葉6 點電切,切除腺體組織到包膜層,平面電切、兩側葉深度切除,前列腺尖部電切,修整創(chuàng)面后徹底止血,碎塊后以沖洗器吸出、送檢,術后置導尿管。
觀察組采用等離子剜除術治療。設備設置、麻醉、體位等同上組,精阜雙側黏膜、近端應用點切、電切切開,推開黏膜找到包膜、增生腺體間隙,應用電切鏡鞘,逆推腺體、剝離,膀胱頸順間隙剝離前列腺中葉,出血血管電凝處理,電切除前列腺增生結節(jié),剝離中葉到與膀胱頸0.5 cm 處,以順行電切方式切除中葉組織,相同方式剜切左側葉腺體至11 點,剜切右側葉腺體至1 點,11 點~1 點前列腺組織修整,保留尿道黏膜、組織,后續(xù)處理同上組。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圍術期指標及治療前后IPSS、QOL 評分以及PVR。圍術期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膀胱沖洗時間、留置導尿管時間、住院時間。以IPSS、QOL 評分評估患者的前列腺癥狀、生活質量,評分分數越高說明前列腺癥狀越嚴重、生活質量越差[3,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膀胱沖洗時間、留置導尿管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IPSS、QOL 評分以及PVR 比較 治 療前,兩組患者的IPSS、QOL 評分以及PVR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IPSS、QOL 評分以及PVR 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IPSS、QOL 評分以及PVR 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IPSS、QOL 評分以及PVR 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前列腺增生一直呈多發(fā)趨勢,在患者年齡增長過程中發(fā)病率一直較高,有排尿功能障礙表現[5]。高齡、高?;颊呒矗?0 歲患者,具有較高的手術風險,增加了手術治療難度[6]。前列腺切除術是其治療的金標準,但是無法充足切割增生腺體,且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量多、手術創(chuàng)傷大,高齡、高?;颊呤中g耐受性差,增加了患者的手術安全威脅[7]。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是改良后的手術類型,可以徹底切除增生腺體,手術采用低溫切割,減少了對組織的損傷、術中出血,手術安全性高,優(yōu)化了手術指標以及尿流動力學指標[8]。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84.50±6.50)min、膀胱沖洗時間(3.50±0.50)d、留置導尿管時間(6.50±0.50)d、住院時間(7.50±0.50)d 均短于對照組的(110.50± 8.50)min、(6.50±0.50)d、(7.80±0.50)d、(8.50±0.50)d,術中出血量(143.50±20.50)ml 少于對照組的(290.50± 25.50)ml,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IPSS、QOL 評分以及PVR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IPSS、QOL 評分以及PVR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IPSS評分(6.30±1.20)分、QOL 評分(1.20±0.20)分以及PVR(23.80±1.50)ml 均低于對照組的(11.50±1.50)分、(2.95±0.30)分、(29.30± 2.10)ml,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文結果與黃耀林等[9]研究接近,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術后PVR 少于對照組、最大尿流率(Qmax)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關研究指出,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治療高齡高危前列腺增生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具有推行應用價值,是理想術式[10]。
綜上所述,等離子剜除術治療高齡高危前列腺增生效果理想,具有手術時間短、手術損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能夠促進患者癥狀、生活質量改善,預后恢復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