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舒月 王曉麗
(內蒙古師范大學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1)科學知識價值分析模型
長期以來,教師和學生對教材中的知識的態(tài)度都只注重知識的本身,即知識點的記憶與習題應用,這是應試教育下長時間形成的弊端。但科學知識有多重價值,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和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教師應該增強對學生思維的完善和情感價值觀的啟發(fā)。因此采用山東師范大學亓英麗開發(fā)的知識價值分析模型[ ]中的信息價值、應用價值、探究價值、認識價值和情意價值五個價值角度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詳細對比分析。
(2)“鐵及其化合物”
新版化學教材中這節(jié)課內容處于第三章的第一節(jié),與舊版相比加重了本章節(jié)的重要性,形成獨立的完整的新章節(jié)。本節(jié)內容在物質及其變化和鈉氯化合物內容之后,在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內容之前,本節(jié)內容是對之前理論學習的實踐,也是對先前內容的延續(xù),學生在鈉氯學習中構建了先行組織者,利用類比相似的學習方法可以輕松地構建元素及其化合物相關內容的模型,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也是對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學習的鋪墊和完善,更好的利用元素的性質記憶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這幾種重要的化合物會伴隨整個高中學習,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中心和基礎,能夠摸清摸透教材是教師的重要任務,所以利用教材對比明確在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指導下的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注意點,對教師教學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五方面細節(jié)對比
教師利用信息去傳遞,學生利用信息去獲得新的知識,以促進個人的發(fā)展。新舊兩版關于知識的信息價值都是比較注重的,二者的整體知識順序也大致相似,知識新版教材編排相較于舊版更加完備,知識點更加全面具體。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識進行教學設計的編排,由淺入深,更要注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啟發(fā),以及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和社會責任態(tài)度的形成。舊版的知識相對來說是“灌輸性”的,與鈉和鋁化合物一起編排,就會導致知識教學的疲憊性。根據(jù)教科書而言的教學設計不夠靈動,啟發(fā)意義較低。當然舊版建立的單質及其化合物模型幫助學生在建立學習這一類別知識的思維,可以自主的建立思維導圖,并將模型應用實踐于下一章節(jié)的非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的學習中。舊版缺少對鐵單質的教學的缺點,新版進行補充,給學生更完整的體系,金屬非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都有接觸,為下一章節(jié)的元素周期表建立基礎,形成一定意義而言的“先行組織者”。與此同時新的欄目和探究實踐,更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探究意識;與生活中息息相關的例子增多,啟發(fā)學生對化學與生活之間的思考;添加了少許的化學史內容,吸引力學生學習激情與興趣。
對于知識的應用價值來說,舊版教材較新版而言,更加重視對學生“化學服務于社會、生活”思維的傳遞和培養(yǎng)。舊版教材中對于鐵及其化合物與生活中的聯(lián)系僅限于寥寥幾筆鐵的氧化物的應用、資料卡片中銅鹽的簡單介紹以及實踐活動中“鋁鹽和鐵鹽的凈水作用”。鐵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學生在他們的生活中肯定對于鐵的化合物有簡單認識,而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實在是不多,課堂時間關系,學生平常的疑慮和問題得不到很好地解答,造成本節(jié)內容學習結束后,學生無法對鐵的化合物與生產生活的關系有更深的理解,只記得“鐵釘”、“生銹”等刻板思想。新版教材中對鐵單質有了詳細介紹,甚至增加了一些關于鐵的化學史與實際應用,讓學生明確鐵的知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鋼鐵廠的實際應用現(xiàn)象啟發(fā)學生思考探究鐵與水的反應,與實際生活經驗產生對比,增加記憶;資料卡片中的人體中的鐵元素更是鐵知識的應用升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探究欄目中的“利用覆銅板制作圖案”幫助同學在可能的情況下動手發(fā)現(xiàn)化學的奧秘,在興趣中學習化學知識與化學應用;探究與實踐欄目中的“檢驗食品中的鐵元素”體驗實驗研究的一般過程和化學知識在實際的應用。雖然介紹不同或者欄目內容不同,但都向著一個基本點——讓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甚至學會簡單的化學應用。
對于新版教材探究價值方面的改編的內容比較多,涉及各環(huán)節(jié)內容的方方面面,精準對焦舊版教材中出現(xiàn)的不足,結合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查缺補漏。舊版教材可以看出對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探究實驗的重點在于得出結論,甚至是得出想要學生得出的結論。在每一個實驗后面都列出相應知識點的表格,學生的思維不夠發(fā)散,根本沒有探究的意義,只是“走流程”。編排過程中也缺少具有探究性、動手性、實踐性、興趣性的學生課后小實驗。而在新版教材中,“探究”穿插整節(jié)內容。引文在簡單介紹鐵的化學史后,用一個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回顧初中化學知識,且可以利用之前學習的氧化還原知識等對高爐煉鐵有一個全新的探究,形成一種意義上的先行組織者,引起對探究鐵單質及其化合物性質的興趣;新欄目“思考與討論”起到了一種上升層次的探究價值,在學習了一定知識的基礎上,由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融會貫通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或規(guī)律,解釋疑惑問題并得出新的結論和知識點。這個過程完全遵循了“教師指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學生得出的結論是自己的結論,而不是被灌輸?shù)慕Y論;本節(jié)內容中的實驗教學也是打破了舊教材中的固性思維,不在局限于條條框框,不在拘泥于教材中表格的范圍,學生可以大膽思考,沒有提供方向就是最好的方向,甚至在探究交流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新的思維碰撞火花;資料卡片欄目中的生活小知識也是隱形地對學生探究思維的培養(yǎng),為學生積累生活經驗,在實際生活中可以運用經驗到不同方面,擴大自己的知識范圍;探究和研究與實踐欄目更是將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養(yǎng)成探究學習的思維放到顯性地位。這兩個實踐活動是對本節(jié)內容的實際完善,將理論知識落實到實踐,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使學生得到新的思考方式與學習方法。
記住大量的具體的科學知識是沒有大價值的,重要的是運用科學知識并可以從知識本身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形成正確認識世界的方式和正確的學習科學知識的思維和方法。舊版教材對于學生認識思維的啟迪有出現(xiàn),但是不夠清晰和明確,例如性質探究實驗探究的意思很少、對學生實際生活中的相關內容介紹較少、沒有為知識實踐提供機會等。而新版教材中更加注重對認識價值的開發(fā),知識點方面引入獨特,從學生興趣和生活入手;知識內容完善全面,讓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學習體系;實驗大多是探究角度,養(yǎng)成學生探究的學習方式;增添鐵及其化合物與生活之間聯(lián)系的實例,使學生明確意義,養(yǎng)成正確的科學思維;新增加的方法引導欄目將本節(jié)內容與之前知識建立聯(lián)系,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最后兩個探究實踐教會學生正確運用知識,升華自己的思維,運用自己的知識為社會生活發(fā)展貢獻力量。
舊教材中對于學生的情意方面的傳遞其實是不夠的,只存在于簡單的知識教學,根據(jù)前面角度的對比分析,對于學生學習方式的培養(yǎng)也具有一定的問題。但是當然,在不同的社會發(fā)展的情況下,教材編寫與培養(yǎng)學生的側重點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新教材中整節(jié)內容都貫穿著對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化學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化學學習方式的創(chuàng)新、化學學習態(tài)度的保持以及化學應用的積極。在編寫中滲透靠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化學史,增進化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引入方面激發(fā)學生對這節(jié)課堂的熱情和興趣,在資料卡片等欄目可以在學習強度很大時放松心情,了解化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化學對生活的積極作用,而不僅僅停留在“化學危害環(huán)境”的刻板印象;在實驗教學中采用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是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正確培養(yǎng),增強探究意識與探究責任;在方法引導欄目中更是培養(yǎng)學生將所學知識相互交流,整體探討發(fā)現(xiàn)學習的新角度;最后的探究和探究實踐更是對學生知識情感的一種升華,建立學生的一種主人翁意識,自己是社會發(fā)展的未來,要利用自己所學知識貢獻于自己的祖國化學事業(yè)發(fā)展,未來從事與熱愛的化學職業(yè),利用化學改變世界,將化學與物理生物學科相融合培養(yǎng),理科不分家意識高度重合。
總體來說大部分改變的和新增的都在培養(yǎng)學生價值觀和思維的完善方面貢獻了許多,新教材更加注重對學生價值觀、探究學習方式以及情意態(tài)度的培養(yǎng),這也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指導下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正確守則。教師可以利用教材認識教學規(guī)律,掌握教學規(guī)律,改進教學行為,指導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豐富教學理論,實現(xiàn)教師自我發(fā)展和自我提高,提高教師研究能力。在實驗教學中注重組織學生開展概括關聯(lián)、比較說明、推論預測、設計論證。將科學方法有意識地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倡導在正文和實驗、實踐中貫穿科學方法培養(yǎng)。運用教材發(fā)揮重要知識的功能價值,幫助學生發(fā)展認識化學反應的基本角度,形成基本觀念。注重化學學科核心知識,啟發(fā)學生化學科學思維,構建化學學科思想觀念,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化學,運用化學,造?;瘜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