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實踐教程》
作者:郭金玫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7-1318-5
出版時間:2014 年1 月
定價:33.2 元
大學生的培養(yǎng)關系到中國改革事業(yè)的成敗,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培養(yǎng)大學生結定的理想信念、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他們的專業(yè)能力這是當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及主要方向。加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大學生未來的更好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各高等院校都積極開展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課程。該課程以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踐相結合為主線,以新時代社會主義發(fā)展理論為重點,讓學生在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所取得的成效的基礎上,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的理想信念。由郭金玫編著、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實踐教程》一書,結合當前高校思政教育的現(xiàn)狀,站在宏觀的角度對當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探索了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實踐教學的路徑與方法。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下面簡稱概論)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堅定當代大學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大學生今后學習工作的不竭動力,因此他們的理想信念必須要具有可行性和現(xiàn)實意義?;诖?,培養(yǎng)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必須要與我國當前的社會發(fā)展相契合,要能夠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這就需要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在辯證認知利益關系的基礎上實現(xiàn)理想信念的升華。
概論課程教學應該首先指導學生明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引導當代大學生利用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分析當前的社會問題。同時,引導學生在明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樹立結定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的本質(zhì)與內(nèi)涵。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集思想性、科學性、政治性為一體,是人類社會思想發(fā)展最為偉大的成果之一,因此它能夠作為中國社會發(fā)展與改革的指導思想。大學生只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深入理解其內(nèi)涵與本質(zhì),用馬克思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才能夠用科學的方法和辯證的思維來客觀地認識當前的社會問題,才能夠更好地避免受到當今信息時代背景下多元思想的侵擾?;诖耍诟咝5乃颊虒W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大學生基于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學習。
另外,該書針對當代大學生不同的學習層次,提出了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大學生眼界開闊、思想活躍、樂于接受新生事物,但是基于他們生活閱歷和認知能力的局限性,在看待當前社會問題方面往往表現(xiàn)出片面性。因此,在開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的過程中要體現(xiàn)出針對性,要將馬克思主義原理和當前的社會現(xiàn)實結合在一起,要具體到大學生所普遍關心的當前社會矛盾以及令大學生所困惑的各種社會現(xiàn)象。由于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知識能力、思維方式存在著不同,因此,當前高校通過思政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也體現(xiàn)出不同的問題,因此需要高校教師采取多元化手段進行分類教學分層引導。
高?;隈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思政教育也應該做到與時俱進,要積極應用當前的理論研究最新成果。作者在該書中提出,我國高校當前所開展的思政教育應該更多的融入40 年改革的成功經(jīng)驗,應當更多地向學生宣傳改革的成果,以讓學生客觀地認識中國的改革進程,以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并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部分教學中,要積極增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果,其中包括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建設、中國當代的和諧社會建設、中國當代的法治建設、中國當代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等,從而體現(xiàn)高校的思政教學與社會實際相結合。讓高校大學生進一步認識當前我國社會發(fā)展的指導思想、發(fā)展道路、社會制度等,這是在當前社會多元化發(fā)展以及網(wǎng)絡時代背景下提升大學生政治敏銳性和思想理論水平的重要途徑。
當前的高校思政教育決不能避開社會問題,而是要引導學生更多的深入到社會中去做調(diào)查研究,更多地聽取人民群眾的呼聲,指導大學生利用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去分析當代的社會問題,研究問題的成因,從而提升他們的認知能力,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堅定他們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改革建設事業(yè)的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