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涵
如果將電影簡單地進行分割,那么可以分為畫面和聲音兩部分。比起畫面更直接的視覺沖擊,聲音的地位似乎稍遜一籌,但聲音也是電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所有類型的電影中,恐怖電影可以說是對聲音依賴性比較大的一種電影類型。聲音的呈現(xiàn)是恐怖電影的靈魂。優(yōu)秀的恐怖電影畫面不一定是最可怖的,但在音效方面一定是非常下功夫的。
電影《寂靜之地》是由約翰·卡拉辛斯基執(zhí)導,艾米莉·布朗特、約翰·卡拉辛斯基、諾亞·尤佩領銜主演的恐怖電影。該片講述了一家人來到鄉(xiāng)下躲避神秘生物,他們用手語交流,每天在小心翼翼中度日的故事。在影視作品中,我們一般將聲音分為人聲、音樂、音效三個類別。在《寂靜之地》這部電影中,幾乎沒有人聲,所有人依靠手語交流,全片的聽覺表達主要是通過音樂和音效實現(xiàn)的。而且由于怪物的聽力異常敏銳,所以故事的很大一部分劇情都是靠聲音來推動的。從片名“寂靜之地”中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影片非常重視對聲音的運用。該片在2018年榮獲第22屆好萊塢電影獎最佳音響。由此可見,電影《寂靜之地》對視聽語言,尤其是對聲音的運用獨具匠心,頗受認可。
視聽語言就是訴諸視覺和聽覺兩種感官形式來向觀眾傳遞信息的語言。視聽語言在影視作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恐怖電影這一較為特殊的題材來說,視聽語言的運用更是尤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甚至能直接決定電影的優(yōu)劣。視聽語言在恐怖電影中具有暗示功能、敘事功能、明確時間地點等多種功能。
影片《寂靜之地》開頭,通過連續(xù)的幾個空鏡頭展現(xiàn)街道的蕭索和寂靜,在音效上只使用了呼呼的風聲和樹葉吹過的窸窣聲。過分安靜的街道讓風聲和樹葉聲也顯得異常詭異,讓觀眾從一開始就感受到一種壓抑沉重的氛圍。緊接著,鏡頭一轉(zhuǎn),運用多個空鏡頭交代空間的轉(zhuǎn)換。從街道來到一個漆黑的廢棄超市,陰暗的超市里響起快速跑動的腳步聲,而畫面上只能看到一個人影的下半身飛快地一閃而過,讓觀眾瞬間提心吊膽,一種可怕、緊張的氛圍彌漫開來。
短短一分鐘左右的時間里,盡管沒有任何人聲和音樂,但是通過音效和畫面的結合運用,影片在開頭就奠定了全片懸疑驚悚的基調(diào)。看完這個開頭,懸疑、驚悚、恐怖、緊張等感覺充斥在每一個觀眾的心里,引領觀眾投入劇情中,被影片深深吸引,想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電影的配色方式和光影運用極大地影響著電影所呈現(xiàn)出的氣氛,以及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都澎o之地》在色調(diào)和光線的選擇上具有鮮明的特點:整個畫面亮度低,飽和度低,灰度高,并且沒有陽光,即使是在白天也讓人有一種被陰影籠罩的壓抑感。另外,主角一家人初次登場就是在昏暗廢棄的超市,盡管超市外的天色還是亮的,但是陰沉的黑暗空間也營造出一種危機四伏的感覺。聞聲而來的神秘生物帶來的恐怖窒息感并沒有因為是在白天而消散,一家人仍然時刻被黑暗所籠罩。主角一家人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在平時必經(jīng)的路上都鋪滿了細沙,小心翼翼地光腳走路。孩子們玩游戲時也必須保持絕對的安靜,就連禱告和交流都只能依靠手語。盡管如此,神秘生物還是如影隨形,看似平靜無聲的世界里,其實處處充滿著難以預料的殺機。這種難以名狀的窒息感通過影片的光影和色彩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出來。盡管沒有一個人通過語言來表達恐懼,但是通過視聽語言的呈現(xiàn),觀眾還是能夠真切地體會到整部影片的恐怖氛圍。
人聲是電影敘事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這部沒有人聲的電影里,視聽語言承擔起了重要的敘事功能。該片通過視聽語言的綜合運用,交代了故事的隱含線索。全片開頭的小高潮之一就是小兒子被神秘生物抓走的情節(jié)。這個情節(jié)不僅推動了之后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同時也在告訴觀眾一個重要的隱藏線索:女兒有聽力障礙,聽不見聲音,正是因為女兒聽不見聲音,所以錯失了在第一時間救下小兒子的機會,間接導致了小兒子的死亡。這一段故事的鏡頭在爸爸、媽媽、大兒子和女兒一家人之間來回切換。展現(xiàn)爸爸、媽媽、大兒子的視角時,影片的音效是潺潺的流水聲和輕微的腳步聲。但鏡頭切到女兒的視角時,整部影片就會陷入完全的無聲狀態(tài)。影片通過多次的鏡頭切換,強化了有聲和無聲之間的差異,巧妙地表現(xiàn)出女兒是聽不到聲音的。畫面鏡頭的切換和音效的配合實現(xiàn)了在無人聲中進行敘事,交代了隱含的重要線索,并且為之后劇情的發(fā)展埋下了伏筆。影片中,小兒子發(fā)生意外的情節(jié)作為開篇小高潮,使觀眾的心懸了起來,同時在視聽語言的設計上也非常精妙,成為整部影片中的經(jīng)典片段。
色彩是視覺表現(xiàn)藝術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雖然色彩本身是沒有任何含義的,但是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地對某些特定顏色產(chǎn)生對應的心理反應,比如黑色使人感到壓抑、陰郁,黃色使人心情明朗、愉悅,綠色讓人感到舒適、有安全感……在電影中合理運用色彩變化能夠激發(fā)人們潛意識中的關聯(lián)性意識,從而引起人的情感共鳴。在恐怖電影中,低落、復雜的心理特征往往通過低清晰度的冷色調(diào)來表現(xiàn),而陰森、未知、暴力帶來的恐懼往往用強烈的色彩對比來實現(xiàn)。
在《寂靜之地》這部影片中,也運用了色彩的變化,試圖營造緊張氛圍。影片用兩個燈光的特寫鏡頭,通過顏色的變幻,暗示劇情的進一步發(fā)展,營造出怪物來襲時的恐怖氛圍。暖黃光一般讓人覺得溫馨愉悅,紅色燈光隱喻著危險和警覺,同時紅光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刺激,調(diào)動觀眾的情緒和感官。除了燈光特寫之外,影片還用大全景展現(xiàn)燈光的變化。影片通過場面調(diào)度,將鏡頭緩緩拉遠,用夜色的黑襯托顏色濃重的紅,二者形成強烈的對比反差。紅與黑之間的鮮明對比,更加突出了黑暗中未知的恐懼。同時,紅色像一種危險信號,給人以強烈的恐懼暗示,預示著之后神秘生物的入侵。
除了利用特寫和全景呈現(xiàn)燈光的色彩變化之外,在拍攝人物場景時也通過燈光營造出緊張的氛圍。主光是刻畫人物心理和塑造環(huán)境氛圍的主要燈光,又被稱為塑型光,一般以順光或前側(cè)光作為主光光源。影片在主光的選擇上以紅色為主色調(diào),使人物的面部完全呈現(xiàn)出紅色。這樣的色彩展現(xiàn)出人物緊張不安的內(nèi)心,同時也烘托出周圍環(huán)境危機四伏的恐怖氣氛,再一次顯示出色彩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
以影片中媽媽在家中生產(chǎn)的情節(jié)為例,在所有人都不在家的情況下,懷孕的媽媽突然面臨早產(chǎn),但是可怕的神秘生物蟄伏在暗處聞聲而動,媽媽必須強忍疼痛無聲地生產(chǎn)。在媽媽發(fā)現(xiàn)自己即將分娩的時候,沉重而冷峻的音樂緩緩響起,同時伴隨著沉悶的鼓點聲,緊張窒息的氛圍油然而生。隨著媽媽的深呼吸和疾走,尖銳刺耳的提琴聲也加入進來,音樂節(jié)奏逐漸加快,鼓點聲也越來越急促,音調(diào)越來越高。突然間,所有聲音驟然停止,在家中想要找人求助的媽媽不小心踩到地下室地上的一顆釘子。伴隨著媽媽強忍住的痛呼,安靜的空氣中血肉被刺破的聲音顯得格外清晰,讓觀眾不禁也倒吸一口冷氣,甚至也產(chǎn)生了一種疼痛的錯覺。隨后響起了分外清脆的相框破裂聲,媽媽在疼痛和慌亂中碰掉了墻上的照片。一連串聲音停止后,空氣再次陷入寂靜,媽媽的小聲抽噎聲、吸氣聲使整個畫面極具真實感和現(xiàn)場感,從血肉中拔出釘子的聲音更是給觀眾帶來了仿佛感同身受般的疼痛錯覺。盡管在這一整段劇情中完全沒有出現(xiàn)怪物的蹤影,但是通過音效和音樂的塑造,還是激發(fā)了觀眾的情緒體驗,怪物帶來的恐怖感如影隨形。
在一般的恐怖段落中,由于恐怖類型、地域和時空的差異,氣氛性音樂的表現(xiàn)方式會有很多種,但大多都會有明顯的兩個相差很大的音域。一般以快節(jié)奏的持續(xù)性音樂(管弦樂、風琴)為主體,形成一種緊張急迫的氣氛,并且隨著人物距離怪物越來越近,音調(diào)會越來越高,音量會越來越大,節(jié)奏會越來越快。再加上顆粒性音樂(打擊樂、鋼琴)間斷性地介入,和主體音樂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渲染出空靈詭異的氣氛,預示著恐怖的玄機。兩個音域的音樂,以不同的節(jié)奏相互配合,最終把恐怖段落的情緒推向最高潮。
猝不及防的聲音驟停也是實現(xiàn)劇情轉(zhuǎn)折的一種常見方式。一般的恐怖電影非常依賴用聲音進行恐懼表達和氣氛渲染。在《寂靜之地》這部幾乎沒有人聲的電影中更是如此。影片中的大量劇情都需要通過音樂和音效帶動節(jié)奏和氛圍,聲音作為視聽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xiàn)出了極具感染力和調(diào)動性的獨特作用。
聲音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伴隨性元素,要想絕對地控制聲音是不可能的,人們在各種活動中的摩擦和碰撞都不可避免地會發(fā)出聲響。當人們的平常之舉與死亡威脅相聯(lián)系時,伴隨著恐懼和壓抑的情緒,劇情的不穩(wěn)定性成為影片最大的看點,同時也是牽動觀眾與故事人物之間情緒共振的核心元素。在影片中,聲音正是不穩(wěn)定性的觸發(fā)條件,影片多次將聲音作為推動劇情的“扳機”,同時也對觀眾造成突然的聽覺沖擊,引起生理上的驚嚇和顫栗。Jump scare(跳躍式驚嚇)是恐怖電影中常用的手法,一般通過猛然間出現(xiàn)的鬼怪制造視覺沖擊,或者通過突如其來的音效制造聽覺刺激,以此達到驚嚇的目的。在《寂靜之地》中,多次運用聲音的不確定性來制造Jump scare。比如玩具飛機突然響起的音樂聲、玻璃燈罩被打碎的聲音,在安靜環(huán)境中突然迸發(fā)的高響度音效直接對觀眾造成強烈的生理刺激,達到驚嚇目的。同時在這部情節(jié)設定獨特的影片中,寂靜無聲是人類生存的法則,而聲音的出現(xiàn)打破了賴以生存的法則,推動著劇情進一步發(fā)生轉(zhuǎn)向。
恐怖電影的創(chuàng)作具有特殊性,聲音這一元素比起視覺來說承載了更多的功能,并在創(chuàng)作上有很大的藝術空間。當特殊的聲音與緊張的畫面緊密結合在一起時,會營造出一個真實感極強的畫面空間,讓觀眾感到毛骨悚然。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因為“寂靜”所產(chǎn)生的心理不適而感到威脅。例如,航船在夜間停泊并熄滅發(fā)動機時往往會令睡夢中的乘客驚醒,熄火前馬達的聲音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安全行駛的信號,熄滅反而使心理產(chǎn)生了不適應感??植离娪暗臒o聲處理即利用了這一心理效應,并最終因恐怖心理效應寄托情感而達到源自靈魂深處的顫栗和恐懼情感。無聲處理的另一個目的則是通過無聲與有聲之間強烈的對比形成情緒張力。恐怖電影中常見的聲音藝術表現(xiàn)手法即是不斷進行無聲和有聲的交替,使觀眾持續(xù)遭受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雙重沖擊。在恐怖電影中往往充斥著很多無聲恐懼?!都澎o之地》也是如此。因為影片對神秘生物的敏銳聽力的設定,使無聲成為一種持續(xù)性的常態(tài),然而無聲中卻潛藏著更加恐怖的危機。心理上的壓抑會使畫面帶來的恐懼感進一步加劇,配合突如其來的音效聲,在無聲與有聲的強烈對比下,營造出強烈的恐懼感。
人們對恐怖電影的畏懼其實本質(zhì)上是源于內(nèi)心對未知的恐懼??植离娪爸谐尸F(xiàn)的大多數(shù)是非常規(guī)的人和事物,鬼怪、幽靈、僵尸等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的東西是恐怖電影中的經(jīng)典形象。這就意味著影片中的大多數(shù)畫面和聲音是觀眾在現(xiàn)實中從未體驗過的。這時候,聲音對事物獨特的形塑功能就會彰顯出來。聲音的制作者會根據(jù)影片的需求,通過聲音塑造恐怖形象,強化恐怖氛圍和恐怖效果。為了達到這個訴求,在聲音上大多使用非常規(guī)、非自然的聲音。盡管《寂靜之地》中采用了大量的常規(guī)聲音,但在對神秘生物的形象呈現(xiàn)上,依然采用非常規(guī)性的聲音。影片最后,主角一家人和神秘生物正面對抗時,特寫鏡頭結合非常規(guī)音效,使得怪物的形象更加真實、更加立體。聲音的非常規(guī)性能讓觀看電影的人感受到來自未知事物的恐懼,再與畫面的恐怖形象進行結合,便能充分體現(xiàn)出視聽語言的強大能量。
電影可以說是利用視覺暫留原理造夢的一種藝術,恐怖電影就好比是我們偶爾做的噩夢,這個噩夢為追求刺激的觀眾帶來獨特的恐懼體驗。畫面通過視覺上的直觀感受,呈現(xiàn)塑造恐怖形象,渲染恐怖氛圍,而聲音可以賦予恐怖角色性格甚至是生命,使恐怖角色更加飽滿,擴展了觀眾的想象空間,在聲音維度上豐富了觀眾的恐怖體驗,同時和畫面一起承擔影片的敘事和暗示等多種功能。總之,視聽語言在恐怖電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