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軍 李守亭
(壽光日報傳媒有限公司,山東 濰坊 261000)
融媒體時代到來之后,媒體開始以多元化的形式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媒體之間的界限也不再像之前那樣清晰,為了凈化媒體環(huán)境,提高新聞信息傳播的效率,將媒體進行融合是媒體發(fā)展的必經之路。作為新聞采編人員,為了能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必須通過專業(yè)的知識和創(chuàng)新的理念提高采編能力,這樣才能推動媒體的長效發(fā)展。
科技發(fā)展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已經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顛覆性的變化,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從被動的形式逐漸轉為主動,新聞信息的內容正在以爆炸化的形式呈現(xiàn),這也是融媒體時代新聞信息最主要的特征。信息技術在飛速發(fā)展的過程中,新聞信息的傳播效率逐漸提升,各種類型的新聞內容開始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中。另外,新聞信息的傳播途徑也在不斷擴展,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接受到的信息量越來越大,但是同樣也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擾。[1]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有效提升,傳統(tǒng)媒體的傳播形式有很大的改變。現(xiàn)如今,新聞事件發(fā)生之后,信息傳遞的時間明顯縮短,幾秒鐘的時間就可以將新聞信息的內容傳遍世界。這雖然為媒體的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條件,但是同樣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所以媒體要學會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在融媒體時代的背景下,新聞信息的傳播途徑越來越多,所以受眾在獲取新聞信息的過程中也能實現(xiàn)實時互動。當新聞信息通過有效途徑傳播到受眾群體中時,人們就可以通過各種類型的交流平臺與媒體進行互動,同時還能及時將自己的看法進行反饋,所以受眾參與互動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聞信息的內容已經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表現(xiàn)形式。新聞信息多樣化的特征可以使各個年齡段對新聞信息的需求得到滿足,除了熱點新聞和時事政治之外,同時還能獲取娛樂八卦和保健養(yǎng)生的新聞內容,這樣才能更加符合受眾對媒體的需求。
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過程中,各種形式的媒體已經逐漸活躍在受眾的生活中,在這樣的背景下,自媒體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對傳統(tǒng)媒體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微信、QQ、快手、抖音等網絡平臺上出現(xiàn)了很多自媒體,這使非專業(yè)的媒體人也可以充當新聞信息的傳播者,使新聞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時效性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受眾在獲取新聞的第一時間就可以利用短視頻平臺將新聞信息進行傳播,同時也能讓受眾及時了解新聞信息的真實內容,從而提高了新聞傳播的速度。在這種復雜的背景環(huán)境下,新聞信息的真實性也開始遭到懷疑,有些自媒體人為了快速吸引受眾的眼球,就會編造一些虛假消息,或者將新聞信息的真實內容在播報的過程中添油加醋或者過于表述自己的主觀意見,有些受眾在獲取信息之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虛假新聞誤導,不僅影響了社會環(huán)境的和諧發(fā)展,還會對社會輿論造成一定的影響。
因此,作為融媒體時代下的采編工作者需要將新聞信息的內容進行全面審查,確保新聞信息內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通過新聞信息的內容向社會傳遞正能量,這樣才能引導受眾的思想方向。[2]
在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國民的生活質量明顯提升,但是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節(jié)奏也會越來越快?,F(xiàn)如今閱讀已經成為成年人非常奢侈的一種行為,實際上按照平均值進行統(tǒng)計,每個成年個體一年當中都很難閱讀一本完整的書籍,這也就意味著成年人除了工作和生活之外,精神需求已經到了嚴重匱乏的地步,所以現(xiàn)在很多成年人容易產生心理疾病。成年人在工作之余,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獲取新聞信息的內容,這樣才能讓他們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融媒體時代到來之后,受眾獲取的新聞信息可以不用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并且很多新聞信息的體現(xiàn)方式都非常直接,所以受眾更加喜歡這種方式。因此,新聞采編人員要在篩選新聞信息的內容時,結合受眾的實際需求,同時還要在確保新聞信息真實性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適當加工,這樣才能向受眾傳遞更多的正能量。
為了能夠提高生活質量,社會群體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即便人們在碎片化的時間里獲取新聞信息,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瀏覽,所以有些新聞采編人員為了能夠提高新聞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時效性,就會在掌握新聞信息內容的第一時間將信息進行傳播,雖然這樣能夠吸引更多受眾注意,但是沒有對新聞信息進行深度剖析,導致很多新聞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過于膚淺,很難讓受眾進行思考。還有一些新聞采編人員還會盲目追逐熱點新聞,也沒有對新聞信息的內涵進行深度挖掘,這樣的新聞對受眾而言并沒有任何實際價值。
有些媒體的新聞采編人員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在對新聞信息進行收集和整合時就會過于功利性,為了能夠吸引更多受眾的關注,有些新聞采編工作者甚至還會扭曲新聞信息的內容,這對社會輿論造成了很不利的影響。因此,為了能夠推動融媒體的長效發(fā)展,新聞采編工作者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明確自己在社會輿論當中的重要性,積極向受眾群體傳遞正能量,這樣才能為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提供保障。
為了能夠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很多社會群體都不愿旨在文字閱讀的過程中浪費太多的時間,他們的閱讀僅僅停留在新聞信息的標題上,對具體的內容并不感興趣。這實際上是對新聞采編工作者的一種考驗,為了能夠通過標題吸引受眾的眼球,新聞采編人員就要強化自身搜集新聞信息的能力,同時還要對新聞信息進行有效地加工,避免在編輯的過程中出現(xiàn)重復內容,這樣才能獲得更多受眾的喜愛。[3]
在融媒體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數(shù)量是非常龐大的,在這樣的條件下,新聞信息的采編策劃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新聞采編人員需要有專業(yè)的采編與策劃能力,能在大量的信息中歸納出有用的新聞信息。可在實際的新聞采編工作中,部分采編人員的策劃能力較低,不能進行信息的精準篩選,這樣不僅會影響采編工作的效率,還不能有效地體現(xiàn)出新聞的價值。
由于我國的經濟發(fā)展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與質量也得到了較大提升,因此,人們對新聞信息的關注也逐漸增多起來,但是個別媒體現(xiàn)在的新聞采編方式依然沿用著過去的方法,缺少多樣性,更缺乏創(chuàng)新性。單一落后的采編方式會影響新聞媒體的發(fā)展,也不能保障新聞信息的質量,更不能提升人民群眾的閱讀興趣,這樣就會導致新聞采編工作難以有效進行。
融媒體時代到來之后,對新聞采編工作的開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了能夠使這一問題得到改善,培養(yǎng)專業(yè)的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才是最重要的基礎條件。因此,相關的媒體要構建完善的培養(yǎng)體系,這樣不僅能夠使新聞采編能力得到提升,還能為新聞采編人員拓展良好的發(fā)展空間。首先,企業(yè)要繼續(xù)沿用原有的人才培養(yǎng)方法,同時還要站在宏觀的角度分析培養(yǎng)機制的不足,確保人才培養(yǎng)機制能夠符合融媒體時代對新聞信息傳播的實際需求,并且還要將培養(yǎng)人才機制當中的不足進行完善,這樣才能為培養(yǎng)專業(yè)的新聞采編人員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對傳統(tǒng)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進行優(yōu)化,還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培養(yǎng)措施,這樣才能讓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
媒體行業(yè)經過多年的發(fā)展,新聞采編工作的形式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在應用的過程中也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雖然在這樣的背景下能夠有效地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但是這種呆板的采編方式很難得到人們的認可,甚至已經讓受眾產生了審美疲勞。因此,融媒體時代到來之后,新聞采編人員要對傳統(tǒng)的采編理念和采編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為新聞采編工作的開展注入鮮活的力量。例如,傳統(tǒng)的新聞采編形式非常枯燥,新聞采編人員就可以將采編工作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豐富形式和內容,這樣才能獲得更多受眾的喜愛。
新聞采編工作者是引導社會輿論的主要載體,為了能夠向社會傳遞正能量,新聞采編人員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并且還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素養(yǎng),這樣才能肩負起重要的責任,這不僅是對新聞采編工作者提出的最新要求,同時也是融媒體時代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因此,新聞單位在對新聞采編人員進行篩選的過程中,除了要考核他們的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之外,還要加強對他們責任意識的審查,這樣才能使新聞采編人員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另外,新聞單位還要定期組織新聞采編工作者參加專業(yè)培訓,從而使他們在開展采編工作的過程中更加謹慎。[4]
融媒體時代使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即便受眾不出家門同樣可以掌握最新的熱點新聞。但是大部分的受眾在獲取新聞信息的過程中都是根據(jù)新聞內容的表面意思理解,并沒有對新聞信息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所以他們對新聞事件的理解并不全面。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在對新聞信息進行篩選的過程中,要對新聞信息的含義進行深層剖析,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受眾對新聞信息的思考,還能提高在媒體競爭當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吸引更多受眾關注。另外,新聞采編工作者必須具備較強的敏感度,要針對有價值的新聞進行剖析,而不是對已經成為熱點新聞的內容進行剖析,否則就會失去更多有價值的資源。
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采編工作不同于過去傳統(tǒng)的新聞采編方式,而是更加具有創(chuàng)新性與層次性,所以要想培養(yǎng)新聞工作者的新聞采編能力,就需要提升整體的新聞資源策劃水平,加強采編人員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展新聞媒體,提高新聞采編工作的效率。在新聞事件發(fā)生的時候,新聞工作者是需要在第一時間進行新聞采集的,同時還要做好新聞資源的整合策劃,這樣在進行新聞編發(fā)時可以提升速度。
新聞采編人員還需要了解大眾的新聞需求,用現(xiàn)代化的新聞傳播方式進行新聞傳播,這樣不僅能保證新聞的閱讀量,還能提升新聞的前瞻性,更有利于新聞媒體的發(fā)展。
作為新聞采編工作者,要有創(chuàng)新的思維與解放的思想,能有更多的精力進行學習,要有足夠的耐心與細心去完成新聞采編工作,這樣才能讓新聞媒體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才能做好新聞采編工作。
新聞采編人員要有足夠敏銳的新聞觸覺,要有篩選信息的能力,這樣才能在海量信息中準確地收集和篩選有效信息,才能更好地進行新聞編輯。新聞采編工作對于業(yè)務能力的要求很高,只有不斷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思維,加大采編能力培養(yǎng)力度,才能更好地提升新聞采編的工作質量與效率,讓新聞媒體可以更長遠地發(fā)展。做好新聞采編工作,首先要及時了解時事新聞與民生動態(tài),這樣才能精準地找到最新實用信息進行新聞編輯,滿足受眾需求。
融媒體時代需要運用大量的信息技術,這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也是新聞媒體發(fā)展的需求,因此,新聞采編人員要利用信息技術,深度挖掘新聞信息的有效價值,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新聞報道,不僅可以在第一時間還原新聞事件的真相,也能讓受眾第一時間了解到新聞內容,增強新聞的傳播性。
對于新聞采編人員來說,不僅要有敏銳的信息嗅覺,還要有極強的采編能力,這樣才能把復雜的信息進行簡潔化處理,才能向受眾更好地傳播新聞內容。對于信息價值的挖掘與利用,不僅是為了完成新聞信息采集工作,更多的是為了新聞媒體的發(fā)展,讓采集到的信息更具有真實性與有效性,這樣才能做好新聞傳播工作,才能讓新聞成為有價值的信息內容。
總而言之,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傳統(tǒng)媒體的發(fā)展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因此,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學會與時俱進,強化自身的綜合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新聞采編能力,為媒體行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