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新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0)
近些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和社交平臺的成熟發(fā)展,衍生出一種新型的商業(yè)范式:C2B(Customer to Business)模式,它是指依據消費者提出的真實需求,生成個性化訂單,再由B端企業(yè)進行定制化生產和制造。C2B是真正的以客戶需求為驅動的商業(yè)模式,它將從根本上解決個性化與規(guī)?;拿埽驷尫懦鱿M者對個性化定制的需求,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性化定制的廣闊市場。
現任阿里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曾鳴先生[1]提出 “智能數據”的本質,就是用機器取代人對運營和管理直接作出決策,具體內容包括運用云計算實現海量數據的存儲和計算的低成本運作,再通過“算法”這個核心“大腦”,進行不斷地學習,進而生成優(yōu)化決策。
“定制規(guī)?;钡睦砟钭钤缡怯蒚SENG等人[2]提出,在大規(guī)模定制系統(tǒng)中,企業(yè)在產品設計和生產計劃等方面存在著的大量相似性進行科學地優(yōu)化,從而使制造系統(tǒng)的復雜性降低。 “定制規(guī)?;笔侵钙髽I(yè)以消費者個性化訂單為驅動,搜索訂單中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模塊和零部件,進行規(guī)?;a以及相互間的組配,既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又能獲得規(guī)模經濟帶來的利益。
C2B模式的發(fā)展和演進是非常需要諸如天貓、京東等成熟電商平臺和抖音等新型“社交型電商”的強有力支撐的。因為通過這些平臺渠道,B端企業(yè)可以快速地獲取海量的C端個性化需求信息,并對用戶信息進行群體化分析;同時,智能數據的特長在于更準確地挖掘用戶潛在的需求,并由機器代替人工給予直接的推薦和決策。所以,可以借助智能化算法,實現“推薦引擎”走在用戶需求的“前面”而不是過去的“尾隨”,這種由機器代替人工給予直接推薦的“預判消費”的能力,會讓消費者釋放出更多的銷售機會,也大大縮短了人工決策的時間,從而降低信息處理的時間成本。
通常,會選擇自建智能數據化平臺的,大多是處于供應鏈核心地位的B端制造型企業(yè),這些企業(yè)為了真正實現C2B模式,希望通過直接收集C端個性化需求來實現個性化定制產品的柔性化制造提供大數據的儲備和支持。其中,堪稱國內C2M典范的就是著名的西裝定制企業(yè)——紅領集團及其所打造的“酷特智能C2M西裝定制平臺”:顧客通過“小酷”app定制交互系統(tǒng),在7秒內就能完成對人體19個部位22項尺寸數據的自動采集,并上傳到自建平臺。接著,顧客通過款式、顏色和布料等幾十個模塊進行挑選后,確認的訂單就會傳到數據平臺上,系統(tǒng)會自動完成在版型庫內的匹配,并將信息上傳到生產部門,進行一人一版的柔性化定制生產。值得強調的是 “酷特智能C2M西裝定制平臺”的版型庫多達1億種,排列組合數量可達到百萬億,這個數字幾乎可以覆蓋掉所有的個性戶需求的可能性了,這個龐大的智能數據庫是紅領實現定制規(guī)?;a的核心支柱。
B端的制造企業(yè)還可以與能提供用戶需求和數據智能處理服務的第三方專業(yè)網絡服務平臺,通過外包的方式,建立一種長期穩(wěn)定、雙贏的合作關系,這也是未來C2B模式一個很好的創(chuàng)新點。例如上汽大通與“汽車之家”app攜手打造的C2B智能定制項目“蜘蛛智選”平臺已經正式啟用。在“蜘蛛智選”平臺,來自“汽車之家”app的廣大用戶可以任意按照自身需求和喜好選擇汽車的功能模塊,生成個性化訂單后,訂單數據將會上傳到上汽大通,進而完成定制化生產。目前已有超過120萬以上的用戶瀏覽,其中30%用戶已下單確定定制需求。這種合作方式對于制造企業(yè)來說減少了前期投入的時間、成本和風險,擁有了靈活而多變的自主權,適合于傳統(tǒng)行業(yè)向C2B模式轉型的B端制造型企業(yè)。
第一步,需要B端企業(yè)通過精準設計的“在線互動產品選配工具”和“推薦引擎”等技術手段,將離線化升級為持續(xù)性地獲取并更新用戶的反饋信息,進而優(yōu)化算法和服務,為用戶提供更貼近需求的體驗感受,更全面地培養(yǎng)用戶的忠誠度和黏性。比如在設計家庭咖啡機時增加RFID標簽和紅外感應裝置模塊,這樣一來,用戶對咖啡機的使用頻率、咖啡口味和用量等信息就會被實時地獲取,并通過Wi-Fi上傳到大數據平臺,同時分析用戶對于咖啡的喜好和習慣,進而通過算法生成不同口味的咖啡原料的高頻精準推薦,將C端的個性化需求整合后就可以對接到B端的咖啡豆生產商,形成規(guī)?;a,也可以幫助咖啡機制造商進行更多個性化模塊的設計。最終,達到既獲得咖啡機的銷量,又獲得后續(xù)咖啡豆等原料的持續(xù)盈利。
第二步,搭建“智能數據平臺”實時獲取C端精準化信息,并完成快速對接到工廠。“智能數據平臺”的建立必將依賴于“云計算”“智能算法”等高科技手段的綜合應用,逐步實現用機器代替人工,并以逼近用戶真實、潛在的需求做出選擇以及作出決策,為后續(xù)規(guī)模化定制生產提供精準的數據保障和對接。諸如上文所闡述的紅領集團打造的“酷特智能C2M西裝定制平臺”,以及由上汽大通與“汽車之家”app攜手打造的C2B智能定制項目“蜘蛛智選”平臺,都是行業(yè)的典范。
“定制規(guī)?;笔侵冈诋a品的訂單、研發(fā)和設計階段就按照顧客的個性化需求以定制生產的方式進行,重點是在個性化產品之間尋求其中的相同和相似性,發(fā)展產品族以及零部件規(guī)模生產,通過模塊化獲得規(guī)模經濟優(yōu)勢,成為既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又能讓企業(yè)獲得盈利的重要模式。
控制定制規(guī)?;a的成本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智能平臺”上的“在線互動產品選配工具”模塊的設計如何兼顧C端定制需求的個性化和組配生產形成規(guī)?;涣硪环矫媸菍崿F“智能平臺”與“企業(yè)生產軟件”的連接,將B端企業(yè)獲取的定制訂單快速準確地對接到產能相匹配的工廠之中,按照 “在線互動產品選配工具”模塊的設計選項和參數,采用模塊化、成組技術等方法進行規(guī)?;ㄖ粕a,重點在于要能夠計算出每一個定制化選項模塊的總成本,并管理好每個選項模塊的規(guī)?;a的產量,同時盡量延后最后的定制化組配的時間,來綜合地控制定制化的生產成本。
目前,基于“定制規(guī)?;痹?,能夠降低生產成本的核心思路就是最大程度上擴大零部件生產和最終產品的規(guī)?;瘍?yōu)勢,主要實現技術方法有設計產品族、模塊化和成組技術的應用。
4.2.1 設計產品族
指在開發(fā)設計產品的階段,有意識地通盤考慮是否能將產品擴展為一個系列或一個族群的規(guī)模。因為產品族的規(guī)模優(yōu)勢是可以轉化為族內產品采用標準化或模塊化結構來生產的,最大程度釋放了規(guī)模經濟的優(yōu)勢,降低了定制化采購、生產和物流的成本。
4.2.2 “模塊化”設計
指定制產品規(guī)?;a的基礎。在未來,“模塊化”設計的重點將分為兩個方面:對外,要依據C端的精準信息,不斷更新、優(yōu)化,設置可提供給用戶更多選擇和匹配樂趣的多樣化的模塊,增強產品定制化的程度,提升用戶個性化體驗;對內,基于C端精準信息,深度研究由外部多樣化模塊化設計而帶來的內部模塊化細分的設計思路和方案,進而降低定制化的采購和生產成本。比如在2014年12月“TCL&京東網絡定制智能空調”的活動中,允許消費者在智能Wi-Fi遠程控制、節(jié)能、靜音、殺菌、除甲醛等22項功能中選擇6項,定制專屬于自己的空調。京東將定制信息數據反饋給TCL,由TCL進入模塊化定制生產流程。
4.2.3 成組技術
指把企業(yè)生產的各種產品和組成產品的各種零部件,按結構和工藝上的相似性原理進行分類編組,并以組為對象組織和管理生產的運作[3]。它打破了產品之間的界限,將產品間在功能、結構和生產周期等方面具有相同和相似性特點的零部件進行分類集中,批量生產,最終實現降低定制化生產成本目的。例如“尚品宅配”的定制規(guī)?;菍⒉煌脩舻挠唵芜M行拆單分解,相同尺寸的板材合并在一起批量生產,它的每塊木板都有獨立的條形碼,再依照訂單揀選各個部件,完成木板包裝后直接送達客戶,并在客戶家中完成定制組裝。
實現柔性化制造成本的降低,主要有兩個途徑:①擁有柔性化制造系統(tǒng),它是由數控加工設備、物流儲運裝置和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等組成的自動化制造系統(tǒng),只有通過高效率、高精度和高柔性才能在定制生產中獲得規(guī)?;瘍?yōu)勢。②是B端的電商平臺通過SCM系統(tǒng)將獲取的C端訂單快速準確地與多個工廠進行匹配對接,對產品從開發(fā)設計到制造裝配,以及銷售和反饋的全產業(yè)鏈進行監(jiān)控和管理。通過自身極強的數據集成能力,最大程度地獲取到模塊化和成組技術在定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規(guī)模優(yōu)勢,極大地降低了定制化生產的成本,并提升了企業(yè)的柔性化制造能力。
隨著信息化和智能數據化的快速發(fā)展,C2B模式的落地和普及只是時間問題,定制規(guī)?;淼钠毡閼靡彩谴髣菟叄芏嘀写笮椭圃炱髽I(yè)也要順勢而為,借助東風,快速轉型,以適應未來的C2B市場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