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君,何月柳,陳俊曦
(佛山市中醫(yī)院 廣東佛山528000)
耳鼻喉疾病發(fā)病位置比較特殊,多位于痛覺神經分布豐富的部位,且目前臨床應用較廣泛的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會一定程度加重疼痛,影響睡眠,患者易產生不良情緒,影響康復。有研究顯示,有效的護患溝通可緩解患者因疾病或手術產生的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增強患者免疫力,促進恢復[1-2]。AIDET溝通模式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以患者為中心、護士為主導的護患溝通方式,研究證明該模式在闌尾切除術[3]、產婦分娩[4]均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本研究對耳鼻喉科專科手術患者實施AIDET溝通模式,旨在探討該模式對患者負性情緒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為臨床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尋求有效途徑。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2月1日~2020年2月29日我院耳鼻喉科專科手術患者120例。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相關檢查明確診斷,且手術指征明確,擇期手術;②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意識清楚,無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排除標準:①伴其他重要組織器官衰竭或嚴重損傷;②基礎代謝疾病嚴重,如高血壓、糖尿病等;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④中途退出或失訪患者。按干預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溝通組各60例。溝通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51.36±4.19)歲;體質量指數(shù)(BMI)(20.61±1.27);疾病類型:鼻息肉19例,喉癌8例,扁桃體疾病16例,耳部疾病17例。對照組男29例、女31例,年齡(50.62±3.47)歲;BMI(20.87±1.39);疾病類型:鼻息肉21例,喉癌6例,扁桃體疾病13例,耳部疾病2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溝通方式。①常規(guī)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疾病機制,囑其保持手術部位清潔,囑患者手術相關注意事項。②心理疏導:對負性情緒嚴重患者加強交流,給予支持和安慰,緩解其不良情緒。③飲食指導:囑患者進食易消化、高營養(yǎng)的食物,術后由流質飲食過渡至普食,囑其保持口腔清潔。護理動作輕柔細致,避免刺激患者。
1.2.2 溝通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AIDET溝通模式。①Acknowledge(問候):患者入院時,當班護士熱情接待,主動表達對患者的關心,建立信任感,對患者痛苦、焦慮表示理解,給予安慰,并收集患者疾病基本信息。②Introduce(介紹):責任護士向患者介紹自己,告知其后期可尋求自己的幫助,突出自身優(yōu)勢,增強信任,向患者介紹病區(qū)情況,增強患者安全感。③Duration(過程):引導患者表達對疾病的內心感受和想法,糾正錯誤觀點,并向其介紹耳鼻喉疾病和手術治療的基礎信息、術后相關注意事項,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告知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緩解焦慮情緒,評估患者疼痛耐受程度,以便后期根據個體情況給予鎮(zhèn)痛藥物緩解患者疼痛。④Explanation(解釋):鼓勵患者表達疑問并給予耐心講解,告知患者手術大致過程和相關操作的目的,進一步加強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增強其康復信心,緩解負性情緒,降低心理壓力。⑤Thanks(感謝):感謝出院或即將出院患者在治療/護理過程中的全力配合,并對其為疾病康復做出的努力給予肯定,幫助患者建立信心,減輕患者焦慮、抑郁感,詢問其是否還有其他需要并記錄,以便后期護理延續(xù)性的維持。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各時間點(入院時、術后、出院時)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5]、視覺模擬評分法(VAS)[6]評分。SAS、SDS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表明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VAS評分0~10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②比較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出院時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7]評分。并發(fā)癥包括感染、惡心、嘔吐、出血。NSNS評估患者對護士工作能力、工作態(tài)度等19個項目的滿意度,采用1~5分評分,評分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
2.1 兩組各時間點SAS、SDS、VAS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各時間點SAS、SDS、VAS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出院時NSNS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出院時NSNS評分比較
耳鼻喉疾病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的來源一部分是由于疾病本身及手術治療的不適,且其患病位置特殊,麻醉藥物使用量受到嚴格限制,難以有效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患者產生焦慮等不良情緒;另一方面是由于患者缺乏疾病相關知識、陌生環(huán)境及對醫(yī)護人員缺乏足夠信任而產生焦慮情緒[8-9]。有研究表示,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及針對性護理,可緩解負性情緒,改善治療效果[10]。AIDET溝通模式能通過日常交流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信任關系,緩解患者在治療/住院過程中產生的焦慮、緊張情緒,且詳細介紹和解釋可增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和對治療的信心[11]。
吳莉等[12]研究表示,AIDET溝通模式可顯著增加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對相關預防措施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治療依從度和護理滿意度,使患者主動參與相關治療流程,優(yōu)化各護理措施實施效果,促進疾病恢復。張悅等[13]對肝移植手術患者實施AIDET溝通模式,結果顯示該模式可通過親切交流與專業(yè)指導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黃艷等[14]研究顯示,AIDET溝通模式可幫助患者主動調整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保持積極心態(tài)。本研究通過對耳鼻喉科專科手術患者采用AIDET溝通模式,并進行對照分組比較,結果顯示,溝通組術后和出院時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AIDET溝通模式可改善患者因疾病/手術帶來的焦慮、抑郁情緒,與上述研究具有一致性。分析原因:AIDET溝通模式以患者為中心,注重情感護理,拉近與患者的距離,增強安全感,通過專業(yè)介紹和講解增加患者信任感,并在溝通過程中穿插疾病/手術相關知識,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療,配合護理措施的實施,每次治療后給予患者鼓勵,感謝其做出的配合,肯定其做出的努力,增強治療信心,緩解焦慮、抑郁情緒,改變就診治療觀念,從“要我做”到“我要做得更好”[15]。本研究結果,對照組術后SAS、SDS評分有小幅度上升,是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對患者造成不適,加重了焦慮情緒,而溝通組患者評分反而下降,說明術后階段,溝通組患者對手術創(chuàng)傷接受度增加,心理狀態(tài)未受到顯著影響,分析其原因在于AIDET溝通模式下,患者對疾病、手術正確認知,增強治療信心,有利于后期恢復。
有研究指出,人體所遭受的疼痛感受不僅限于機體創(chuàng)傷所帶來的生理性疼痛,還包括心理創(chuàng)傷疼痛,患者就診治療產生不安、焦慮情緒會增加對疼痛的敏感度,因此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患者疼痛感的緩解[16-18]。本研究溝通組患者術后和出院時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AIDET溝通模式不僅提升患者對疾病和手術認知,使患者處于舒適、親切環(huán)境中,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通過傾聽患者內心感受可更準確地評估患者疼痛耐受程度,后期鎮(zhèn)痛藥物使用更精確,疼痛緩解作用更加有效[19]。王嬋娟[20]研究表示,對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患者采用AIDET溝通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有利于術后功能恢復,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另外,溝通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NSN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示AIDET溝通模式突破傳統(tǒng)健康教育和注意事項指導對患者教誨式教育,更注重護患溝通,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使患者對護理服務有正確理解,有利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促進患者對疾病健康知識的掌握,注重術后保護,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
綜上所述,對耳鼻喉科??剖中g患者采用AIDET溝通模式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幫助患者調整心態(tài),有效緩解疼痛程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