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棋
(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 食品園林學院,河南 三門峽 472000)
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又稱土豆、洋芋等,茄科茄屬,一年草本植物,塊莖可食用,17世紀時傳播到中國,現(xiàn)在馬鈴薯已經成為第四大糧食作物,兼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與營養(yǎng)價值。為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yè)增產與農民增收,推進馬鈴薯主食化生產和消費,2015年我國啟動了馬鈴薯主糧化戰(zhàn)略,馬鈴薯產品將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主食之一。馬鈴薯主糧化的推進,是居民由吃得飽、吃得好向吃得科學轉變的重要實踐。
我國現(xiàn)有馬鈴薯種植面積已達5 333.34 khm2左右,總產達8 000多萬t,約占世界總產量的26%[1],預計到2025年,我國馬鈴薯鮮薯生產量將達到2億t[2]。新鮮的馬鈴薯含水量高,不利于長時間貯藏或長距離運輸,極大地影響了馬鈴薯的利用空間。將鮮馬鈴薯加工制成馬鈴薯全粉,比較全面地保持了馬鈴薯特有的風味與營養(yǎng)物質,與面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饅頭、面條等食品,不僅有利于改善人們的膳食營養(yǎng)狀況[3-4],對馬鈴薯系列食品的開發(fā)與加工創(chuàng)新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將馬鈴薯主糧化戰(zhàn)略真正落在實處。
馬鈴薯的營養(yǎng)價值較高,新鮮的馬鈴薯中水分含量為79.5%,碳水化合物21.5%,蛋白質2.5%,其他成分含量為1.5%[5],其中蛋白質為完全蛋白,8種必需氨基酸充足,且糧谷作物的限制性氨基酸——賴氨酸含量較高,能夠與糧谷類食品實現(xiàn)氨基酸互補[6-7]。同時,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素,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鉀、鎂、磷等微量元素,馬鈴薯中極少數(shù)量的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保證了馬鈴薯中鋅和鐵較高的生物利用率。
馬鈴薯中維生素的含量也較高,每100 g鮮薯中含維C 27 mg,維E 0.34 mg,維B10.08 mg,維B20.04 mg,胡蘿卜素30 mg[8-9]。Arun K B等人[10]試驗中發(fā)現(xiàn)馬鈴薯皮中含有大量的酚類物質,以及α-茄堿等抗營養(yǎng)因子,具有抗癌作用。馬鈴薯中的膳食纖維,約為水稻、小麥的10倍,屬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食用者的飽腹感,有一定的減肥降脂功能。食用馬鈴薯可清理腸道內容物,促進排便,減少腸道中的有害物質在體內的停留時間,降低人體對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對預防腸道疾病有良好的輔助作用[11]。黃元勛等人[12]研究發(fā)現(xiàn),馬鈴薯中的營養(yǎng)物質可以促進人體胃腸蠕動,參與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促進胃腸道蠕動,維持體液酸堿平衡,參與蛋白質代謝,保持神經系統(tǒng)穩(wěn)定。
新鮮馬鈴薯塊莖進行清洗、去皮、切片、蒸煮、破碎、脫水干燥等操作,加工形成細胞單體和多個細胞聚集體組成的粉狀散粒體[13]或片狀食品原料,即為馬鈴薯全粉,盡可能多地保留了馬鈴薯的風味和營養(yǎng)價值。馬鈴薯全粉可以分為顆粒全粉和雪花全粉2類,顆粒全粉是單體或多個細胞的聚合體,細胞完整率在90%以上,水分≤9%,復水后能夠保持新鮮馬鈴薯的風味;雪花全粉產品細胞完好度在79%左右,水分≤7%,復水較慢,營養(yǎng)風味物質僅能保持40%~60%。對比2種馬鈴薯全粉,顆粒全粉有更好的風味,細胞完整度高,穩(wěn)定性好,營養(yǎng)損失少,復水性好且風味良好[14-15]。
馬鈴薯全粉在加工過程中較好地保證了細胞的完整性,復水后依然具有新鮮馬鈴薯的風味及營養(yǎng)價值。
馬鈴薯與馬鈴薯全粉營養(yǎng)成分對比[16]見表1。
表1 馬鈴薯與馬鈴薯全粉營養(yǎng)成分對比
馬鈴薯全粉加工過程為物理操作,對營養(yǎng)元素破壞較少,基本可以保留鮮薯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不影響氨基酸的種類和數(shù)目,可以較大程度地保留馬鈴薯中的蛋白質。
研究表明,馬鈴薯全粉中的干物質(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等)與新鮮馬鈴薯塊莖(不包括馬鈴薯皮)中的含量相差不大。因為借助了先進的生產技術,馬鈴薯的組織和細胞破壞程度不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馬鈴薯的營養(yǎng)、口感和風味。盡管經過了干燥和脫水的過程,將其復水后,所有的基本營養(yǎng)成分都會存在。馬鈴薯全粉保留了馬鈴薯中的絕大部分營養(yǎng),是一種低脂低糖、低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與礦物質的產品。
隨著對馬鈴薯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手段應用到馬鈴薯全粉的加工過程中,促進馬鈴薯加工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在馬鈴薯全粉的加工過程中,會包含去皮、切片等流程,破壞了細胞組織,多酚氧化酶類外流與多酚類物質接觸,形成醌類物質,與氨基酸基團發(fā)生反應,產生黑色或褐色物質,出現(xiàn)褐變[17]。買玉花[18]對馬鈴薯全粉加工過程中褐變控制進行研究,配方為D-異抗壞血酸鈉0.4%,L-半胱氨酸0.20%,檸檬酸添加量0.6%,此時多酚氧化酶活性為10.87%,護色30 min時,褐變程度最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為10.53%。
干燥也是馬鈴薯全粉加工過程中的重要流程,不同干燥方式對馬鈴薯全粉的品質有不同的影響。熱風干燥操作簡單、設備價格低,但干燥過程中,隨著干燥溫度的升高,產品中還原糖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維C的含量降低,得到的全粉品質不佳[19]。噴霧干燥、滾筒干燥得到的產品品質較優(yōu),但干燥過程中能耗較高,導致馬鈴薯全粉價格居高不下,難以大規(guī)模生產[20]。真空冷凍干燥制得的馬鈴薯全粉顆粒度均勻,結構較完整,熱穩(wěn)定性較好,糊化程度不高,復水性較好,還可以保持彩色馬鈴薯干片鮮艷的顏色,有效地降低花青素的損失程度[21-22]。因此,選擇合適的干燥方法將有助于提高馬鈴薯全粉的質量與品質,進一步推動馬鈴薯主糧化發(fā)展戰(zhàn)略。
馬鈴薯全粉具有新鮮馬鈴薯的營養(yǎng)與風味,且復水性良好,既可直接復水食用,亦可加入面包、饅頭和餅干等食品中,對產品感官品質起到一定改善作用,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加工制得的產品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饅頭是北方地區(qū)常見的主食,消費量比較大,在饅頭的制作過程中,將馬鈴薯全粉按照一定比例添加進去,不僅能彌補小麥粉中賴氨酸、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成分的不足,還能調整食物的結構,促進人體健康等。
吳海霞等人[23]利用單因素試驗、正交試驗探究馬鈴薯全粉的添加量、酵母添加量等因素對馬鈴薯全粉饅頭品質的影響,以感官評價作為指標,最終得到馬鈴薯全粉饅頭制作的配方為馬鈴薯全粉與小麥粉質量比3∶7,酵母1.2%,蔗糖0.9%,水50%,制得的饅頭顏色微黃、表面光滑、口味純正,具有馬鈴薯饅頭特有的口感與品質。
鐘雪婷等人[24]研究馬鈴薯全粉的不同添加量對饅頭的質構與感官影響。通過對比彈性、回復性等方面發(fā)現(xiàn),添加20%的馬鈴薯全粉時,饅頭的品質最佳。
劉常金等人[25]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加工馬鈴薯饅頭時,馬鈴薯全粉添加量應低于15%,制得的馬鈴薯饅頭比容得到改善,增加了彈性,提高了回復性,感官品質得到一定改善,貨架期相應得到延長。
徐忠等人[26]使用單因素試驗、響應面優(yōu)化饅頭的制作配比,按照馬鈴薯全粉添加量23.69%,酵母添加量0.42%,添加82.44%的水,發(fā)酵31.12 min,制得的產品感官評分最高。
面條有著豐富的種類,是老少皆宜的食物,同時也是馬鈴薯全粉開發(fā)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呂美等人[27]在小麥粉中混合馬鈴薯全粉、谷朊粉,加工馬鈴薯全粉面條。馬鈴薯全粉添加量為20%,谷朊粉添加量為0.03%,面條的總體品質較好。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馬鈴薯全粉中的淀粉對面團的影響偏負向,多糖與蛋白質對面團和面筋的網絡結構有正向影響。此外,谷朊粉的添加對面團的穩(wěn)定性和面條的質量有改善作用。
楊健等人[28]對添加33%馬鈴薯全粉的掛面品質進行研究,使用熟斷條率、蒸煮損失、感官評分作為評價指標,按照食鹽0.31%,碳酸鈉0.12%,魔芋精粉0.34%,谷朊粉2.80%,聚丙烯酸鈉0.11%添加時,制得的掛面蒸煮損失率3.73%,熟斷條率3.0%,感官評分91.5分,解決了高含量的馬鈴薯掛面易斷條、易渾湯等問題,制得的樣品品質明顯優(yōu)于市售掛面。
朱永等人[29]對比不同類型的馬鈴薯全粉對鮮濕面條品質的影響,發(fā)現(xiàn)加工鮮濕面條優(yōu)選生的馬鈴薯全粉,得到的面團最筋道,且煮制過程中沒有斷條,烹調后營養(yǎng)物質損失較少,口感最佳。
施建斌等人[30]用面條蒸煮特性、感官評分為指標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了制作馬鈴薯全粉面條最優(yōu)工藝配方,即馬鈴薯全粉10%,水34%,卡拉膠1.0%,食鹽2.0%,熟化時間40 min。
鄭開迪等人[31]研究發(fā)現(xiàn)面條風味化合物中醛類物質比例最大,小麥面條中揮發(fā)性風味物質含量明顯低于馬鈴薯面條,不斷增加馬鈴薯全粉的添加量,能夠豐富生鮮面的風味化合物,使其揮發(fā)性氣味顯著增強。但馬鈴薯全粉中面筋蛋白含量為零,所以過多添加會使面條品質變差,更易斷裂,應當適量添加。
焦婷婷等人[32]通過試驗發(fā)現(xiàn)添加馬鈴薯全粉15%,黃原膠0.5%,制得的燴面彈性較好,質構特性也得到了改善。
王麗等人[33]研究表明,馬鈴薯全粉在熟化溫度和干燥溫度為55℃時,此時制備的面條,綜合品質口感最佳。馬鈴薯全粉在面條中的添加,促進了馬鈴薯主糧化道路的前進。
趙月等人[34]將馬鈴薯全粉按照不同比例添加到面包粉中,經過27~28℃和35~40℃二次醒發(fā),170℃烘烤,當添加量為15%時,制得的面包體積明顯增大,含水量提高,硬度和咀嚼度降低,彈性和回復性增加,面包的質地和口感得到改善。況偉等人[35]使用面包粉和馬鈴薯全粉,添加其他輔料制作馬鈴薯面包,當各種原料比例為馬鈴薯全粉50%,面包粉37.5%,谷朊粉12.5%,酵母1.5%,水60%,綿白糖6%時,經過一次發(fā)酵,制得的產品與傳統(tǒng)的小麥粉面包的品質接近,可以相互取代。孟寧等人[36]發(fā)現(xiàn)馬鈴薯粉的添加對面包的品質影響顯著,面包的比容提高,水分含量增加,水分活度降低,面包的色澤和總體可接受程度明顯提高,保質期和烘焙品質得到有效改善。羅慧等人[37]研究中發(fā)現(xiàn)馬鈴薯雪花全粉質量分數(shù)高于15%時會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而谷朊粉、TG酶對此負面現(xiàn)象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當馬鈴薯雪花粉添加量為26%,谷朊粉添加量為2.0%,TG酶添加量為0.13%時,此時面包的品質最佳。馬鈴薯海綿蛋糕具有高膳食纖維、低脂肪、富含元素鉀等營養(yǎng)特點,孫玉清等人[38]研究了馬鈴薯全粉對海綿蛋糕品質的影響發(fā)現(xiàn),馬鈴薯全粉最佳添加量為35%,適宜添加量為25%~45%,制得的蛋糕色澤焦黃,有淡淡的薯香氣,質地松軟、風味獨特。紫馬鈴薯中花青素含量較高,張偉君等人[39]研究發(fā)現(xiàn),添加10%和30%的紫馬鈴薯全粉制得大蛋糕評分最高,綜合考慮烘焙損失率、色差、質構性能及感官等指標,紫馬鈴薯全粉適宜的添加量為30%。馬夢蘋等人[40]對不同原料用量對馬鈴薯全粉蛋糕中品質的影響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雞蛋添加量影響最大,馬鈴薯全粉的添加量影響較小。按照馬鈴薯全粉100 g,水50 g,食鹽1 g,油50 g,綿白糖60 g和雞蛋180 g,制得的蛋糕色澤較好,口感佳,營養(yǎng)價值高,對人體健康更有利。賀萍等人[41]對馬鈴薯全粉蛋糕的配方進行優(yōu)化,馬鈴薯全粉與低筋面粉按照2∶3配比制得的蛋糕,風味純正、組織均勻細膩,品質優(yōu)良。
餅干是一種常見的休閑食品,既可作為點心,也可作主食。將馬鈴薯全粉加至低筋面粉中制作餅干,可以降低面團中面筋蛋白的含量,弱化面筋的網絡結構,有利于餅干的酥脆性與口感的提高。劉莉等人[42]以紫色馬鈴薯全粉、低筋粉等為主要原料生產紫色馬鈴薯全粉餅干,當兩者配比為3∶7制得的餅干形態(tài)完整、色澤均勻、花紋清晰、口感疏松、多孔細密。遲明梅等人[43]以綠茶粉、山藥粉和馬鈴薯粉為原料制作餅干,產品呈綠棕色、色澤均勻、光澤度好、外形整齊、斷面呈多孔狀、孔細密均勻,口感酥脆、甜度適宜、不黏牙;具有綠茶特有香氣。張入玉等人[44]利用馬鈴薯、苦蕎,開發(fā)一款低糖型馬鈴薯韌性餅干,優(yōu)化配方后制得的餅干口感酥脆,同時富有馬鈴薯的清香和烘烤食品特有的濃郁麥香,含糖量低,是一種理想的低糖食物。
消費者對馬鈴薯全粉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對于馬鈴薯在食品方面的應用也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可能性。張喻等人[45]研究發(fā)現(xiàn)加馬鈴薯淀粉∶馬鈴薯全 粉=65∶35,粉團含水率為40%,熟化時油炸溫度190~200℃時,制得的馬鈴薯全粉蝦片膨脹率最高、產品酥脆、品質極佳。伊力特等人[46]在奶茶中加入馬鈴薯全粉進行改良,當茶粉添加3.5%,馬鈴薯全粉6%,復合穩(wěn)定劑0.5%時,制得的奶茶有醇香的薯蓉奶茶味,口感有微粒感,稍有嚼勁,營養(yǎng)和口感更加突出。岳紅霞等人[47]將馬鈴薯全粉添加至小麥粉中,制作發(fā)糕,能夠有效改善發(fā)糕的品質和營養(yǎng)價值,當馬鈴薯全粉與小麥粉的混合配比為1∶4時,發(fā)糕的品質最佳。李維等人[48]利用馬鈴薯全粉、綠豆粉和黑豆粉制作湯圓,制得的產品與傳統(tǒng)湯圓相比,營養(yǎng)物質與感官品質都更優(yōu)一些。馬鈴薯全粉還可以應用于方便面中,李彩霞等人[49]以將馬鈴薯全粉添加至小麥面粉中制作方便面,制得的產品顏色均勻,口感光滑,咬勁合適,彈性適中,不黏牙。楊玉婷等人[50]發(fā)現(xiàn),馬鈴薯全粉的添加量對速凍油條品質有顯著的影響,添加量為10%時,制得的產品風味、口感最佳,且含油率最低、感官評分最高。許鑫等人[51]得到馬鈴薯全粉冰激凌的最佳配方為奶粉12%,雞蛋液6%,穩(wěn)定劑0.3%,馬鈴薯全粉6%,蔗糖12%,黃油4%,復合乳化劑0.3%,制得的冰激凌產品口感細膩、氣味清香、低脂肪,保證了冰激凌的營養(yǎng)健康的同時,又降低了生產成本。
我國既是馬鈴薯的種植大國也是消費大國。隨著社會對糧食安全問題關注的不斷增加,馬鈴薯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對馬鈴薯的利用研究也在逐漸加大。馬鈴薯全粉是馬鈴薯加工的主要產品,營養(yǎng)價值高,富含不溶性膳食纖維,對于減肥、預防腸道疾病有良好的輔助作用,可用于多種食品的生產加工,尤其是功能性食品的開發(fā)。
今后可進一步對制作馬鈴薯全粉食品原料的添加量、改良劑、酶制劑的種類和用量對馬鈴薯制品的品質影響進行研究,提高馬鈴薯全粉制品感官品質的同時,又能滿足不同年齡階段消費者的健康需求,還可以研究馬鈴薯全粉在老年營養(yǎng)粉、保健食品等產品加工過程中的適用性,滿足老年人和營養(yǎng)強化人群的需求。此外,在馬鈴薯全粉的加工過程中,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產生,在今后可以加大副產物的利用,提高馬鈴薯的高附加值。
相信在下一階段,馬鈴薯全粉的生產與應用會得到快速的發(fā)展,以馬鈴薯全粉為原料的主糧產品將會越來越大,以馬鈴薯全粉為原料的食品開發(fā)將更加廣泛、更加深入。隨著馬鈴薯全粉在食品中應用研究的加大,促進馬鈴薯主糧化發(fā)展,提高我國居民健康水平和早日實現(xiàn)健康中國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