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蕾
秋汛突來,災情緊迫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山西人,四十年的人生里,我從未經(jīng)歷過如此長的雨天。恰逢國慶假期,起初淅淅瀝瀝的小雨,只是因阻礙了原有的出行計劃,招惹了我?guī)茁暵裨?,但漸漸地,一天、兩天、三天……每次拉開窗簾,每次探望窗外,耳邊的雨聲與地上的漣漪,都在提醒我:這場雨,還在下。
2021年10月5日,因為一個不得不去的理由,我從太原開車返回故鄉(xiāng),100多公里的高速路上,雨霧彌漫,雨刷器瘋狂地擺動著,驅趕著從天而降密密麻麻的雨滴。下了高速,短短二十多公里的國道、省道上,我就目睹了六七處護坡坍塌,不時出現(xiàn)的落石和水坑,把我的心拽到了嗓子眼處,可即便那個時候,我都還未意識到,這場雨,會給山西帶來如此大的傷害。
2021年10月2日至7日,山西全省63個觀測站過程累計降水量超過同期歷史極值,出現(xiàn)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秋汛。災情從太原清徐向下蔓延,呂梁、晉中,接著是臨汾、運城的沿河區(qū)域,路斷、橋塌、決堤、山洪、泥石流……群山遍布的三晉大地上,水患叢生;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上,蛟龍肆虐。
烏馬河告急!昌源河告急!汾河告急!黃河告急!山西11個市76個縣(市、區(qū))175.71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12.01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57.69萬畝,倒塌房屋1.95萬間,嚴重損壞1.82萬間,直接經(jīng)濟損失50.29億元。本該是收獲的季節(jié)里,突如其來的水災加上緊隨其后的寒潮,猶如一記重拳,重重地砸在了山西身上。
愛心匯聚,慈善浪潮
抗汛救災,刻不容緩!面對突如其來的汛情,山西省慈善總會于2021年10月8日緊急啟動“山西防汛救災”項目,向社會發(fā)出募捐倡議,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官網(wǎng)、網(wǎng)銀等多條募捐通道。省總會全體職工嚴陣以待,全天值守,盡心竭力地迎接著洶涌而來的愛心浪潮。
從那一天起,電話鈴聲成為辦公室的主旋律,手機打到發(fā)燙,嗓子很快沙啞,走路變成小跑,吃飯成了扒拉??粗?jié)節(jié)攀升的捐款數(shù)字和紛沓而來的批批物資,我們欣喜著、感動著;聽著不斷更新的災情信息和媒體傳來的一線報道,我們緊張著、擔心著。所有人全力以赴、忘我投入,把責任落實在每一通電話里,把擔當體現(xiàn)在每一次對接中,堅守屬于慈善人的陣地,履行屬于慈善人的職責。
從那一天起,一筆筆捐款、一批批物資帶著社會各界對三晉大地的厚愛、帶著對災區(qū)人民的關心,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遼寧方大集團實業(yè)有限公司捐贈善款5000萬元及價值5000萬元的物資;拼多多捐款5000萬元;富聯(lián)科技捐款3000萬元;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和濱州士平公益基金會各捐款2000萬元;摯文集團、小米公益、龍湖公益、唯品會慈善基金會、OPPO公司、安踏集團、鑫飛公益等企業(yè)和機構紛紛捐款1000萬元。還有寧波幻方投資公司捐款600萬元;上海高毅資產管理合伙企業(yè)、宏盛能源集團、大土河愛心公益基金會、山西證券公司等企業(yè)捐款500萬元……
在為這些愛心企業(yè)和機構慷慨解囊、大額捐贈的善舉致敬的同時,我們同樣要向千千萬萬的愛心人士送上最為誠摯的感謝和敬意。山西省慈善總會“防汛救災”項目發(fā)起以來,累計接收捐款80000余筆,總計接收3.22億元善款。其中,僅通過微信公眾號就接收捐款近60000筆,接收善款856萬余元。這里面,絕大多數(shù)都是個人捐款,每一筆捐款,都是一顆火熱的愛心、一份溫暖的善意。特別是有801位善者和機構,不僅自身奉獻愛心,還積極發(fā)起了“一起捐”活動,帶動了17000多位愛心人士參與,籌款101萬余元。例如山西交通廣播880發(fā)起的“防汛救災1元捐”活動,不僅在山西引起強烈反響,還得到了全國百城百臺交通廣播播出機構的積極響應,累計籌募善款20余萬元。
除了捐款,還有許多企業(yè)急災區(qū)所急、想群眾所需,緊急籌措大量救災救助物資,星夜兼程、快馬加鞭運往災區(qū)。波司登公益基金會通過中華慈善總會,向山西捐贈價值4500萬元的防寒服;內蒙古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和361°集團分別從全國調運價值2000萬元的羊絨制品和大衣、羽絨服等御寒物資捐至受災地區(qū);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捐贈價值700萬元的抑菌洗手液。同時,還有大量食品、藥品、棉衣被、消殺品等物資,絡繹不絕地通過山西省慈善總會捐贈到全省各個受災地區(qū),為災區(qū)群眾送去了全社會的關愛與溫暖,總價值近億元之多。
這些捐款捐物,充分體現(xiàn)了社會各界對三晉大地和山西人民的厚愛與關心,表現(xiàn)出了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誼,彰顯出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民族團結意識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奉獻精神。讓我們把這些感人的善舉,銘刻在山西慈善事業(yè)發(fā)展和這場抗汛救災攻堅戰(zhàn)的記錄中,永志不忘。
助力救災,刻不容緩
在全力以赴做好接收捐贈工作的同時,及時把捐款投入到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中去,讓社會捐款實實在在地發(fā)揮作用,是擺在山西省慈善總會面前的又一項重要任務。
2021年10月10日晚,在得知寒潮來襲,受災群眾急需御寒衣被的情況后,慈善總會根據(jù)山西省民政廳指示,連夜采購價值340萬元的御寒衣被,在最短時間內送到晉中、呂梁、臨汾、運城等市的受災縣(市、區(qū))。
2021年10月11日,山西省民政廳成立了救災工作專班,廳長鄭紅親自帶領省民政廳相關處室和省慈善總會負責人,在三天內先后深入?yún)瘟盒⒘x市、臨汾蒲縣、運城新絳縣、晉中太谷區(qū)、太原清徐縣等5個受災較為嚴重的市縣,實地查看受災情況,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其間,根據(jù)省民政廳安排,省慈善總會于2021年10月12日緊急向受災較為嚴重的臨汾、晉中、運城、呂梁、太原、晉城和長治七市劃撥1.48億元社會捐款,投入抗汛救災和災后重建。
為了讓社會捐贈救災物資盡快抵達災區(qū)、及早投入使用,山西省慈善總會簡化工作程序,協(xié)調有捐贈物資意向的企業(yè)直接與受災地區(qū)無縫對接,采取企業(yè)先發(fā)運物資,當?shù)亓⒓唇邮涨妩c,盡快分配使用,最后與企業(yè)核實并辦理捐贈手續(xù)的措施,使所有捐贈物資在最短時間內抵達受災地區(qū),切實發(fā)揮效能。從接到捐贈電話開始,匹配災區(qū)需求、確定接收地點、跟蹤物流行程、對接接收人員、核實物資數(shù)量、核對文件資料……每一批物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全體工作人員都上足了勁、繃緊了弦,務求嚴絲合縫、不留疏漏,最終確保所有物資都交接完成、手續(xù)齊備、無一錯漏。
汛情剛過,嚴冬又至,為了確保受災群眾安全過冬、溫暖過冬,根據(jù)山西省政府省長辦公會關于統(tǒng)籌使用社會捐款的會議精神,在省財政廳、省應急廳和省民政廳的安排下,2021年11月11日,山西省慈善總會又向太原、晉中、呂梁、臨汾、運城劃撥捐款1.1億元,全部用于因災受損農房修繕重建工作。截至2021年11月底,除部分專有用途的定向捐款外,山西省慈善總會累計向受災地區(qū)撥付防汛救災項目捐款2.92億元,超過捐款總額的92%,切實履行了慈善組織的天職,在山西抗汛救災和災后重建的攻堅戰(zhàn)里,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當了一名合格的“后勤兵”。
公開透明,及時公示
我的捐款到賬了嗎?我們捐的物資到位了嗎?我們的捐款用在該用的地方了嗎?……從收到第一筆捐款起,這樣的詢問就隨之而來。
要確保公開透明、要及時公示信息、要向社會交出明白賬。這是社會對慈善組織的要求,也是山西省慈善總會堅定踐行的原則。開展“山西防汛救災”項目以來,省慈善總會通過微信公眾號和官網(wǎng),累計發(fā)布捐贈公示30次、支出公示25次,用實際行動讓捐款人放心、讓全社會放心,每一份愛心,都不會被辜負!
在做好公示的同時,為全省抗汛救災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山西省慈善總會主動聯(lián)絡各市慈善總會,從發(fā)起項目的第二天起,就開展了全省慈善組織信息統(tǒng)計工作,堅持日報制度,向應急部門和民政部門匯報全省慈善組織抗汛救災募捐活動的收支情況。截至2021年11月底,山西全省慈善組織累計接收款物4.93億元,支出款物4.5億余元。為抗汛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提供了巨大助力。
大雨早已停止,汛情也已過去,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省人民勠力同心的努力下,在社會各界雪中送炭般的愛心支持下,恢復重建工作正在那一條條河畔、一座座山間、一條條路旁、一間間民房處緊鑼密鼓地實施著。山西的慈善人,通過了這場考驗,山西,也打贏了這場突如其來的戰(zhàn)役,留在山西人記憶中的,那來自四面八方、洶涌澎湃的愛心、溫暖和力量,將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