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冠軍
①也許,實現夢想并不需要太多的條件。很多時候,只要理想堅定、行動果決,即便行囊簡單,也能抵達人生的遠方。
②清代彭端淑在《為學一首示子侄》中講述,從西蜀到南海,路途有數千里之遙,久欲買舟而下的富僧終未成行,而貧僧卻僅憑“一瓶一缽”實現了往返。簡單的力量,首先源自一顆純粹的心靈。【A】相信自己、重視內因、勇毅篤行,才更可能找到通往成功之路。
③有人說,一旦你做到了簡單,你就能搬動大山。但怎樣才能做到簡單?欲望濃稠者做不到簡單,被浮華束縛內心者也做不到簡單。孔子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依然“不改其樂”。愛因斯坦堅信,“簡樸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因為對身心最有裨益”?!昂唵位保举|在于擺脫外物紛擾、避免枝蔓糾纏,是追求“用心一也”的過程。把“簡單”這種生活智慧付諸實踐,往往能激發(fā)出不凡的力量。
④簡單是專注的前提,而專注是成就一切事業(yè)的保證。據說有人問牛頓:“人人都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為什么只有你發(fā)現了萬有引力?”牛頓回答:“因為我的心總是盤算著要去發(fā)現?!眾W地利作家茨威格受邀參觀雕塑家羅丹的工作室,原本陪同他的羅丹一看到作品,立即忘記了客人的存在,沉醉到創(chuàng)作之中,好像整個世界已經消失了?!皶V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正是因為心無旁騖、全神貫注,才讓牛頓、羅丹攀登上科學、藝術的巔峰。
⑤【B】生活的道理與此類似,需要人們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突破口,進而全力以赴。現實中,身處信息蕪雜、誘惑漸增的環(huán)境,一些人如同柳宗元筆下背負了過多負擔的小蟲子那樣,患上了一味追求獲取的“肥胖癥”,逐步丟棄了專注的能力、簡單的樂趣。而保持專注的定力、遠離見異思遷的陷阱,就必須學會做“減法”和“除法”。
⑥人是獨立的個體,更是“社會關系的總和”。置身社會關系網,人們不可避免地與其他人或物發(fā)生著關聯。如何理順關系,讓人際交往清清爽爽、讓心緒意志不為外物所役,考驗著個人的智慧與心性,也檢驗著人生的高度與廣度。【C】譬如,有的人熱衷于拉圈子、尋靠山,自以為能有“金鐘罩”“鐵布衫”,實則使自己成為提線木偶,很容易在復雜關系網的影響和裹挾下,最終陷入身不由己的境地。說到底,做簡單的人,似易實難;但保持簡單、涵養(yǎng)定力,人生之路反而更從容。
⑦【D】簡單的背后,是大徹大悟的智慧,是返璞歸真的境界。追尋成功與幸福,切不可忽視簡單的力量。
(選自《人民日報》2017年2月9日,有刪節(jié))
閱讀
練習
1.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簡述第④段的論證思路。
3.結合語境,說說下面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有的人熱衷于拉圈子、尋靠山,自以為能有“金鐘罩”“鐵布衫”,實則使自己成為提線木偶。
4.下面的句子放在文中【A】、【B】、【C】、【D】哪一處最合適?說明理由。
拿破侖曾說,“戰(zhàn)爭的藝術就是在某一點上集中最大優(yōu)勢兵力”。
(馬校衛(wèi) 孫俊強 設計)
《“簡單”的力量》參考答案:
1.追求成功與幸福,要重視“簡單”力量。
2.首先,提出分論點“簡單是專注的前提,而專注是成就一切事業(yè)的保證”;其次,敘述牛頓和羅丹的事例;最后,扣“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的理論,分析論證專注讓牛頓、羅丹攀登上科學、藝術的巔峰。
3.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諷刺了那些在復雜關系網的影響和挾裹下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人,通俗易懂。
4.B。拿破侖此話的意思是找準了突破口,就能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而第⑤段開頭語句是“生活的道理與此類似,需要人們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突破口,進而全力以赴”,可見語意銜接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