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玉琳 連城縣木偶藝術傳習中心
提線木偶屬于傀儡藝術,也是傀儡藝術最早的藝術展現(xiàn)形式,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存在尚早,可以直接將其與部落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芤彩窃忌鐣藗冏非箪`魂信仰而采用的手段。木偶最開始的用法是替換活人來滿足殉葬需求,那時木偶被大范圍用于殉葬。在戰(zhàn)國時期,木偶開始向著戲劇行業(yè)發(fā)展,隨著娛樂方式的不斷增加,木偶歌舞受到了群眾的追捧。秦始皇正式統(tǒng)一六國后,木偶藝術在民眾文化中脫穎而出,正式登上戲劇舞臺,在秦始皇的召集下,研究木偶雕繪藝術的藝術家們會集咸陽,木偶藝術在此時得到創(chuàng)新,技藝得以提升。漢朝將傀儡作為木偶藝術的代稱,這象征著漢朝對木偶藝術發(fā)展的重視程度有所增加,木偶藝術也是在此時正式演變?yōu)槟九紤騽。源艘院螅始已鐣卸鄬⒛九紤騽∽鳛楸硌莨?jié)目,木偶戲在各王朝的重視中不斷得到發(fā)展[1]。
最早開始登上戲劇舞臺的木偶戲是由提線操作的,因此,提線木偶戲也有“懸絲傀儡”的別稱。而由人扮演的戲劇,其傳承歷史短于木偶戲的歷史??图揖拖喈斨匾曀囆g傳承的先后順序,只要在演出時,但凡有木偶戲,由人扮演的戲劇便要移到木偶戲之后,由此可以看出,木偶戲在客家文化中的地位十分顯著。
目前,木偶戲在我國的品種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提線木偶戲,二是布袋皮影木偶戲,三類是仗頭木偶戲,在這三類主要的木偶戲品種中,提線木偶戲有較高的藝術性[2]。隨著我國對客家文化的不斷重視,自21世紀后,客家文化傳承人將目光投向木偶戲的傳承上,提線木偶的未來藝術傳承得到重視。
客家提線木偶戲的藝術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其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木偶戲自成一派,既可以用來表演現(xiàn)代劇,也可以用來表演傳統(tǒng)劇目,表演形式具有多樣性。木偶戲的藝術價值還體現(xiàn)在木偶的創(chuàng)作工藝上,木偶本身的制造周期較長,歷代藝人十分重視木偶的外形,所以木偶的外形在傳承發(fā)展的過程中無懈可擊;同時其藝術價值中也伴隨著教育價值,木偶戲以戲劇作為載體,將教育含義加至戲劇中,并進行藝術的加工,使木偶戲劇更加豐富多彩,藝術價值得到大大提升。從群眾觀看木偶戲的反響上看,提線木偶戲以其獨特的操作手法和別樣的演繹風格,受到廣大群眾的無限追捧。基于這些藝術價值,未來提線木偶必須傳承下去。為了客家提線木偶戲能夠在傳承中融入民眾生活、滿足民眾的文化需求,提線木偶戲也會做出許多改進[3]。
眾所周知,提線木偶藝術是我國重要的民間藝術,其歷史悠久,深受人們的愛戴。因此,在藝術要求不斷提升、電視電影行業(yè)不斷崛起的形勢下,社會對提線木偶藝術的生存和發(fā)展也提出新的挑戰(zhàn)。這不僅是為了讓人們有更多可欣賞的藝術,更是為了保護我國的古老藝術。因為提線木偶藝術有濃厚的歷史韻味,所以在對提線木偶藝術進行傳承和發(fā)展時,我們需要充分了解提線木偶藝術的背景,并學會鑒賞提線木偶藝術,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我國更多的民間藝術得以傳承。傳承和發(fā)展提線木偶藝術主要有以下幾點可采取的措施。
提線木偶藝術是我國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申遺成功讓該藝術被更多人熟知,但市場的創(chuàng)新卻是使提線木偶藝術快要被淘汰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們應當成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小組,保護提線木偶藝術表演的道具和技術,并有計劃地對其進行改善與創(chuàng)新,以此增多提線木偶藝術的表演年限。
提線木偶藝術面臨傳承人較少的問題,因此,為了更好地傳承提線木偶藝術,我們也需要成立繼承提線木偶藝術小組,一方面需要安排更多的人學習提線木偶藝術;另一方面要通過推廣和宣傳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和熟悉提線木偶藝術,這樣才能對該文化藝術進行更好的傳承。國家也可以對傳承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小組進行嘉獎,鼓勵人們更好地學習提線木偶藝術。
隨著人們藝術審美的提高,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需要創(chuàng)新才能有更多的觀眾,因此,我們應當成立改革創(chuàng)新提線木偶藝術組織,利用科技元素使提線木偶有更好的展現(xiàn)。例如,小組可以改良木偶的外觀,增加新的科技元素,使木偶的外觀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觀;同時,小組也可以將提線木偶的表演制作成電影,讓更多人在電影中認識提線木偶藝術,而且電影有較長的保存時限,有利于文化的保留與傳承。
我們可以在一些小學中表演提線木偶,并招收學員,通過教授這些小學生能提高人們對提線木偶藝術的了解程度。同時,我們還可以成立專業(yè)的提線木偶藝術少兒基地,面向社會招收學員,從而為我國提線木偶藝術的傳承培養(yǎng)出更多的希望之才。
只有更多地表演提線木偶,才能讓提線木偶不會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所以,我們需要增設提線木偶的演出渠道。例如,可以選擇山區(qū)和各個地方的中小學進行表演,各個部門也要加強宣傳力度。同時,也可以嘗試將作為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提線木偶藝術傳到國外,這一方面可以促進中外藝術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提線木偶藝術的知名度,對提線木偶藝術的傳承是非常有利的。
我們需要密切關注提線木偶藝術的傳承進度,每次表演時,相關部門需要協(xié)同提線木偶演出團隊一起準備好演出的道具、服裝、音響設備等,這樣能使演出更加萬無一失,從而為觀眾帶去一場完美的視聽盛宴。只有增強提線木偶的演出質量,才會有更多人關注提線木偶藝術,從而加入發(fā)展和傳承提線木偶藝術的行列中。
綜上所述,提線木偶藝術作為我國重要的民間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因此,我們應采取各種措施促進其傳承和發(fā)展,使其在傳承中融入民眾生活、滿足民眾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