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炳南 謝石蘭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qū)人民醫(yī)院 贛州 341100)
近年來肺癌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其全球發(fā)病率及死亡率都居于惡性腫瘤首位[1]。肺具有良好的代償性,肺癌早期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容易被忽視,肺癌患者在確診時大多處于中晚期,使治療難度增加[2]。肺癌患者中大部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咯血、胸部脹痛等,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由于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處在疾病晚期,容易錯失最佳手術時機,常需要采用放化療進行治療[3]。紫杉醇加順鉑化療方案治療是臨床常用的化療方案,但大部分患者療效欠佳,而且長期治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4]。替雷利珠單抗作為一種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抑制劑,能夠對PD-1 及其受體程序性死亡分子-1 配體(PD-L1)結合進行抑制,促進T 淋巴細胞激活,使患者自身免疫系統(tǒng)產生對腫瘤持續(xù)抵抗的作用,在惡性腫瘤疾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5~6]。但目前臨床上對替雷利珠單抗聯(lián)合紫杉醇加順鉑化療方案治療NSCLC 的療效及影響因素研究還比較少,本研究通過對66 例NSCLC 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其療效及影響因素?,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在贛州市贛縣區(qū)人民醫(yī)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收治的 66 例NSCLC 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 45 例,女 21 例;年齡48~79 歲,平均年齡(57.46±4.56)歲;腫瘤分期:Ⅲ期34 例,Ⅳ期32 例。納入標準:符合《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循證醫(yī)學與治療學基礎》[7]診斷標準;經影像學、肺穿刺活檢等檢查確診;預計生存期在3 個月以上;卡氏評分在70 分以上;初診且尚未接受過其他治療;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不能耐受免疫治療及化療者;不能完成整個治療過程者;造血系統(tǒng)、心肝腎功能異常者。本研究經贛州市贛縣區(qū)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倫理審批號:GXQYY2019-029)。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替雷利珠單抗聯(lián)合紫杉醇加順鉑化療方案治療。化療首日,將紫杉醇注射液(國藥準字 H20203702)120 mg/m2與 5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相溶,靜脈滴注,在3 h 內完成滴注,在治療前12 h 及6 h 分別服用地塞米松片(國藥準字 H35021170)7.5 mg,治療前 30~60 min 將 20 mg 鹽酸苯海拉明注射液(國藥準字H41020225)肌注,并靜脈注射200 mg 西咪替丁注射液(國藥準字H44024289)和50 mg 鹽酸雷尼替丁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45618)。第2~5 天化療時,將順鉑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40813)30 mg/m2與5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相溶實施靜脈滴注,每個化療周期為3 周。給予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國藥準字S20190045)200 mg 和2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實施緩慢靜脈滴注,每3 周用藥1 次,持續(xù)治療4 個周期。
1.3 療效評價標準 采用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1 進行評價?;颊卟≡钔耆?,病理淋巴結段直徑降低到10 mm 以下并保持4 周及以上為完全緩解(CR);靶病灶直徑之和降低到30%以下,并保持4 周及以上為部分緩解(PR);靶病灶增加程度未達到疾病進展,減小程度未達到部分緩解為疾病穩(wěn)定(SD);靶病灶最小直徑之和增加20%或出現(xiàn)其他新病灶為疾病進展(PD)。疾病緩解率=(CR 例數+PR 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描述,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描述,行χ2檢驗,影響因素采用單因素分析與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66 例 NSCLC 患者中,CR 2 例,PR 23 例,SD 29 例,PD 12 例,疾病緩解共 25 例,疾病緩解率為37.88%(25/66)。
2.2 NSCLC 患者臨床療效的單因素分析 兩組患者的年齡、吸煙史、腫瘤轉移及腫瘤家族史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非緩解組比較,緩解組女性、腺癌、腫瘤直徑>3 cm、腫瘤分期為Ⅲ期、美國東部腫瘤協(xié)作組(ECOG)評分為0~1 分的患者占比更高(P<0.05)。見表1。
表1 NSCLC 患者臨床療效的單因素分析[例(%)]
續(xù)表
2.2 NSCLC 患者臨床療效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以臨床療效作為因變量分別進行0 與1 賦值。見表2。建立多因素Logistic 回歸模型,發(fā)現(xiàn)性別(OR=3.864)、病理類型(OR=2.435)、腫瘤直徑(OR=3.305)、腫瘤分期 (OR=3.746)、ECOG 評分(OR=1.756)可能是影響NSCLC 患者臨床療效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2 變量賦值表
表3 NSCLC 患者臨床療效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肺癌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主要的肺部支氣管黏膜或腺體處發(fā)病,作為現(xiàn)在全球范圍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且該病在我國惡性腫瘤死亡率中位居第一[8]。NSCLC 是所有肺癌類型中發(fā)病率最高的一類,發(fā)病率占比約為80%,包含腺癌、鱗癌、大細胞癌等類型,臨床表現(xiàn)癥狀為胸痛、喘鳴、咯血等,不具有傳染性,但會表現(xiàn)出家族聚集性。NSCLC 和小細胞肺癌(SCLC)相比,具有癌細胞生長較慢、擴散轉移時間較晚等特征,患者早期發(fā)病表現(xiàn)癥狀不明顯,難以及早診斷,確診時常處在中晚期不宜手術治療,常采用化療和免疫治療等延長患者生存期[9~10]。
紫杉醇加順鉑化療方案治療為臨床常用的治療方式,其中紫杉醇能夠對微管蛋白和微管蛋白二聚體的動態(tài)平衡造成破壞,使微管蛋白聚合,形成無功能、穩(wěn)定的微管,避免微管解聚,讓癌細胞保持在G2期或M 期,對癌細胞有絲分裂和增殖進行抑制,避免誘導細胞凋亡,使癌細胞的增殖得到有效抑制;順鉑能夠結合癌細胞DNA,出現(xiàn)交叉鏈接,對DNA 功能進行破壞,使癌細胞的有絲分裂受到抑制,在治療NSCLC 中具有理想的治療效果,但是該治療方式有一定的細胞毒性,患者在治療后容易對腎功能造成損傷,出現(xiàn)腎毒性,還會造成神經毒性或耳毒性,產生其他不良反應[11~12]。替雷麗珠單抗屬于一種新型的PD-1 抑制劑,能夠通過Fab 段將PD-1/PD-L 的信號通路阻斷,使T 細胞的免疫抑制解除,其Fc 段不與巨噬細胞結合,可防止巨噬細胞吞噬減少,降低效應T 細胞消耗,將腫瘤細胞有效殺傷[13~14]。
本研究66 例NSCLC 患者中疾病緩解25 例,疾病緩解率為37.88%(25/66)。采用替雷利珠單抗聯(lián)合紫杉醇加順鉑化療方案治療可誘導腫瘤細胞上PD-L1 高水平表達,激活PD-1/PD-L1 信號通路,形成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huán)境,抑制T 細胞增殖和細胞因子生成,提高對PD-1 的親和力;腫瘤細胞可逃避機體的免疫監(jiān)視和殺傷,提高部分腫瘤細胞中的PD-1,可將該信號通路阻斷,使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得到抑制,使T 細胞的分泌和殺傷功能恢復,促進內源性抗腫瘤效應提升,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從而提高臨床療效[15~16]。
多因素通過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影響NSCLC 患者臨床療效的獨立危險因素較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性別(OR=3.864):女性患者體內激素可對藥物活性進行調節(jié),而男性難以對其活性進行調節(jié),會對臨床療效造成影響,疾病緩解率相對較低[17]。(2)病理類型(OR=2.435):腺癌患者中的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蛋白的異二聚體更加常見,因此其臨床療效更加顯著。(3)腫瘤直徑(OR=3.305):患者病灶體積越小,結合的治療藥物濃度越高,更容易得到有效的治療[18]。(4)腫瘤分期(OR=3.746):當腫瘤分期越晚會對治療造成影響,且患者腫瘤分期越晚,生存期縮短,生存率降低,疾病緩解率越低[19]。(5)ECOG 評分(OR=1.756):當ECOG 評分越低時,患者的免疫功能越強,能夠將腫瘤細胞殺傷,提高治療效果,反之ECOG 評分越高,則患者機體免疫力越差,則臨床療效越差[20]。
綜上所述,NSCLC 患者采用替雷利珠單抗聯(lián)合紫杉醇加順鉑化療方案治療,可促進臨床療效提高,其中性別、病理類型、腫瘤直徑、腫瘤分期及ECOG評分均可能對其臨床療效造成影響,需要對此類因素尤其關注,以改善患者預后,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