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燕
(福建省福清市第三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 福清 350301)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患者通常為中老年人,該病發(fā)病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呼吸功能與生活質(zhì)量,較易致殘致死[1]。COPD 治療不及時或者療效較差時較易誘發(fā)Ⅱ型呼吸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危重,病死風險較高,必須采用科學方法促進患者順利呼吸、維持肺功能,從而延長患者生命。常規(guī)治療多給予低流量吸氧和用藥緩解病情,但是實際治療時療效較差。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減輕患者呼吸肌疲勞,預防氣道塌陷,以期改善機體血氧狀態(tài),促進患者良性轉歸[2]。本研究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AECOPD 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觀察臨床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0 月至2021 年9 月收治的30 例AECOPD 患者,均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A 組與B 組。A 組15 例,男13 例,女 2 例;年齡 52~82 歲,平均(66.82 ± 7.93)歲。B 組 15 例,男 14 例,女 1 例;年齡 53~81 歲,平均(66.86±7.8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AECOPD 確診[3];(2)Ⅱ型呼吸衰竭確診;(3)資料完整;(4)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重癥心血管系統(tǒng)疾?。唬?)重癥室性心律失常;(3)呼吸抑制;(4)資料不全。
1.3 治療方法 B 組行常規(guī)治療:針對患者病情抗感染用藥、抗炎治療、祛痰、調(diào)節(jié)水電解質(zhì)與酸堿度,進行營養(yǎng)支持,以及常規(guī)低流量吸氧治療。A 組基于B 組基礎上行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患者取半臥位,無創(chuàng)呼吸機(飛利浦偉康V60)采用ST 模式正壓給氧治療。參數(shù)設置:呼吸頻率為12~20 次/min,吸氣壓為12~20 cm H2O,呼氣末正壓為4~6 cm H2O。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血氣指標,針對性調(diào)整呼吸機參數(shù),血氧飽和度應>90.00%。日常呼吸道護理,清理口腔和鼻腔分泌物,進行保濕護理,2 次/d,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
1.4 觀察指標 (1)肺功能:治療前后進行肺活量(VC)、氣道阻力(RAW)、最大通氣量(MVV)、響應頻率、第 1 秒用力呼氣量(FEV1)檢測。(2)血氧水平:治療前后檢測動脈血氧含量(CaO2)、血氧分壓(PaO2)、中心靜脈血氧飽和度(SaO2)、氧輸送量(DO2)、血乳酸含量(LAC)。(3)臨床療效:顯效,治療24 h 后,患者無顯著胸悶、咳嗽和氣喘等癥狀,肺啰音緩解,血氧指標等顯著改善;有效,治療72 h后,癥狀明顯緩解,肺啰音減輕改善,血氧狀態(tài)得到調(diào)節(jié);無效:無上述改善??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RAW、MVV、VC、FEV1、響應頻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RAW、響應頻率均降低,且A 組低于 B 組,兩組 MVV、VC、FEV1指標均升高,且 A 組高于 B 組(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兩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n時間RAW[cm H2O/(L·s)]MVV(L/min)VC(L)響應頻率(Hz)FEV1(L)A 組15治療前治療后t P B 組15治療前治療后t P 8.97±3.01 6.12±0.98*8.427 0.000 8.95±2.99 6.91±0.53*8.035 0.000 39.95±5.01 65.17±6.82*8.140 0.000 39.89±5.24 57.92±6.76*7.622 0.000 1.59±0.41 3.01±0.35*8.373 0.000 1.61±0.38 2.14±0.44*8.016 0.000 26.09±2.60 13.25±1.57*8.034 0.000 26.12±2.53 21.12±2.17*8.119 0.000 1.36±0.34 1.98±0.41*7.786 0.000 1.38±0.35 1.61±0.42*7.481 0.000
2.2 兩組血氧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各指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 PaO2、CaO2、DO2、SaO2指標均升高,且 A 組高于 B 組,兩組 LAC指標均降低,且A 組低于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氧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氧水平比較()
注:兩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n時間PaO2(mm Hg)CaO2(ml/L)LAC(mmol/L) DO2[mm/(min·m)2]SaO2(%)A 組15治療前治療后t P B 組15治療前治療后t P 42.50±5.61 60.26±4.92*8.432 0.009 42.53±5.77 54.70±5.11*8.029 0.015 102.87±7.26 170.09±8.24*8.126 0.014 102.90±7.35 150.34±10.19*7.631 0.017 3.45±1.06 1.01±0.30*8.387 0.000 3.48±1.12 1.92±0.22*5.293 0.000 392.80±40.29 598.23±41.48*8.532 0.007 392.75±40.06 516.50±42.27*8.140 0.018 59.30±5.17 75.12±6.24*8.372 0.009 59.34±6.01 63.50±5.72*7.808 0.017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A 組總有效率高于B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COPD 是中老年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后常見持續(xù)加重,目前難以治愈。AECOPD 患者病情危急,患者呼吸氣流嚴重受限,常見并發(fā)Ⅱ型呼吸衰竭。為降低AECOPD 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需要通過臨床干預改善呼吸質(zhì)量。臨床治療中,雖然可通過用藥抑制氣道炎癥反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肺通氣和換氣,但是常規(guī)治療效果較差[5]。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快速緩解機體缺氧問題,糾正血氧紊亂,緩解呼吸肌疲勞與高碳酸血癥,解除氣道阻塞,改善氧合狀態(tài),促進肺通氣功能改善,是科學有效的機械通氣方法[6]。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中,應動態(tài)監(jiān)測機體二氧化碳潴留與血氧、心率等指標變化,科學評價無創(chuàng)呼吸機使用效果,促進有效治療[7~8]。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促進患者有效呼吸,改善患者通氣質(zhì)量,使用后患者肺通氣、換氣快速提升,從而改善肺氧合功能[9~10]。除此之外,相對于氣管切開等有創(chuàng)人工氣道建立方式而言,運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患者舒適度更高,感染等風險的發(fā)生幾率更低。無創(chuàng)呼吸機一般采用正壓通氣,上述通氣方式能夠幫助減少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吸氣消耗,同樣能夠使呼吸肌功能逐漸恢復,使其負擔減輕,在改善患者病情的基礎上,幫助患者逐漸恢復自主呼吸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RAW、響應頻率均顯著降低,兩組MVV、VC、FEV1均顯著升高,且A 組改善效果明顯優(yōu)于B 組。兩組治療后PaO2、CaO2、DO2、SaO2顯著高于治療前,且 A 組高于 B組,兩組LAC 顯著降低,且A 組低于B 組。A 組治療后總有效率顯著高于B 組,表明A 組總體治療效果比較理想。分析原因為: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是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療方法。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促進患者通氣改善,加速機體過量的二氧化碳排出,通過此種方法糾正Ⅱ型呼吸衰竭。在慢阻肺患者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情況具有普遍性?;颊叻尾拷】凳艿絿乐赜绊?,導致患者自理能力減弱,常見引起咳嗽等癥狀,患者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發(fā)病后應第一時間就醫(yī),基于病情進行針對性治療,積極通過支氣管舒張藥物干預迅速穩(wěn)定病情,降低病死風險。通過支氣管舒張治療可在短時間內(nèi)緩解癥狀,該類常用藥物包括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等,例如沙丁胺醇氣霧劑。通過霧化吸入用藥舒張支氣管,緩解支氣管痙攣,療效通??沙掷m(xù)4~5 h。應根據(jù)病情合理抗生素用藥,嚴重呼吸障礙患者應進行病原菌檢驗和藥物敏感試驗,科學抗生素治療,及時使用β 內(nèi)酰胺酶抑制劑或者β 內(nèi)酰胺類藥物治療,或者遵醫(yī)囑使用第二代頭孢菌素、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同時進行飲食、作息管理等輔助性干預。
COPD 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見呼吸道疾病,WHO 調(diào)查顯示,國際COPD 患者總數(shù)超過6 億。COPD 顯著降低患者生活質(zhì)量,常見致殘致死,該病具有持續(xù)性和進展性特點,發(fā)病后難以完全逆轉痊愈,但是可通過科學預防降低發(fā)病風險,也可通過針對性治療緩解病情,促進良性轉歸。COPD 后期較易出現(xiàn)Ⅱ型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COPD 患者病死的常見原因。Ⅱ型呼吸衰竭與I 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區(qū)別在于,Ⅱ型呼吸衰竭通常合并機體二氧化碳潴留,必須積極治療,緩解二氧化碳潴留,常見治療方法是進行吸氧,促進機體通氣質(zhì)量提升。通氣不足是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核心誘因。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發(fā)生后,低流量吸氧以及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或者有創(chuàng)呼吸機可促進血氧指標改善,減輕二氧化碳潴留,緩解缺氧情況,以期糾正呼吸衰竭。與此同時,還應針對性使用支氣管舒張劑,緩解呼吸道阻塞,促進有效通氣。該類患者常見酸堿紊亂,應根據(jù)患者情況促進酸堿平衡。COPD 急性衰竭患者通常還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抑制炎癥。患者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期間應嚴密觀察病情,必要時使用呼吸興奮劑,促進通氣量提高。
Ⅱ型呼吸衰竭治療時通常首先考慮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無顯著療效時考慮采用有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方法,與此同時應積極治療COPD,針對性治療原發(fā)病。COPD 誘發(fā)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臨床治療中通常進行抗感染、祛痰、平喘治療,針對性使用氨溴索、異丙托溴銨沙丁胺醇等藥物緩解病情,暢通氣道。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通常進行1~2 L/min 低流量吸氧,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時可適當提高吸氧濃度,控制為3~5 L/min。綜上所述,針對伴Ⅱ型呼吸衰竭AECOPD 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有效促進肺功能改善,糾正血氧水平紊亂,提高治療有效率,臨床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