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津
晨起大霧,天地混蒙,靜若世初。習(xí)字,讀前人語:“古之善書者多壽,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為?!鄙矶y,心定更難。身不由己,人不由心。太史公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世嘈雜,皆是名利,或?yàn)闊o奈。天下之大,可有定心之一隅?大霧之中,有喜鵲聲聲。
夜雨,簌簌之聲,綿綿不絕。久不聞?dòng)曷暎廊缣旎[。
晨,窗外一片銀白,雨已轉(zhuǎn)雪,萬籟俱寂。
年初三,逢情人節(jié),中西合璧之吉日。手機(jī)朋友圈里,盡是雪色、鮮花與荷爾蒙……
《綺情樓雜記》中記:揚(yáng)州富翁,有一獨(dú)女,視若掌上明珠,擇快婿入贅。偶一日,隨父觀戲,返則病,日久益沉。父追問其故,則謂曩日讀書,以為古人僅見于書中,今觀戲,乃知古人仍在。兒今愿為古人婦,不愿為今人妻也。翁百方譬解,終不悟。不得已,使入后臺,俾悉睹扎扮之狀,真相畢陳,歸乃豁然。
然,女子愿為古人婦,必緣于對今人之失望,今又有對古人之絕望,何以活?
李宗仁評胡適:“適之先生,愛惜羽毛?!碧频聞傄詾椤皭巯в鹈彼淖智‘?dāng)。并說:“愛惜羽毛就必然畏首畏尾;畏首畏尾的白面書生,則生也不能五鼎食,死也不夠資格受五鼎烹。”不成大富,絕無五鼎食之享樂;未成大惡,或有五鼎烹之災(zāi)難。一筆一紙,常惹殺身之禍。一介書生,身無鼎食之資,手無縛雞之能,若有羽毛,唯愛惜爾。
女兒在微信發(fā)來一句話:“買書讀了是讀書人,買書不讀是慈善家。”之后問我:“你是讀書人還是慈善家?”我說:“我是藏書家?!鄙院?,便在朋友圈里讀到一篇關(guān)于藏書的文章,文中引越劇《藏書之家》中的一段唱詞,吐盡歷代藏書人的良苦之心:“饑藏書,一字一句且為肉;寒藏書,一張一頁但為裘;孤藏書,一冊一卷援為友;憂藏書,一籍一典解以愁;喜藏書,一匣一箱但為寶;樂藏書,一樓一閣且風(fēng)流。”買書、讀書、藏書,無可分割也。
有記者問陳丹青,你對將來有什么規(guī)劃?陳說,我沒有什么規(guī)劃,能有什么規(guī)劃,我都六十了,能活著就好,能健康地活著就行了。看上去很消極,其實(shí)活著和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事。自己要活著,也要讓別人活著,無論以什么樣的方式,把人逼死,都是邪惡的。只有健康地活著,才有人世間美好的一切。梁實(shí)秋說:“魯迅曾幻想到吐半口血扶兩個(gè)丫鬟到階前看秋海棠,以為那是雅事。其實(shí)天下雅事盡多,唯有生病不能算雅。沒有福分扶丫鬟看秋海棠的人,當(dāng)然覺得那是可羨的,但是加上‘吐半口血’這樣一個(gè)條件,那可羨的情形也就不怎樣可羨,似乎還不如一個(gè)硬硬朗朗到菜圃看一畦蘿卜白菜?!逼鋵?shí)這是對魯迅的誤讀,魯迅是在諷刺以病為雅。生病不能算雅事,死亡也更不是美好的事。人只有活著,方可為人。
【原載《散文百家》】
插圖 / 收好這份清單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