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潔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高級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江蘇南京 211200)
歷史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見證與記錄,對于人們了解世界、看待世界以及服務世界有著重要作用,歷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世界的發(fā)展,從而提升其思想高度和認知水平。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復習環(huán)節(jié)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和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從而提高其歷史素養(yǎng)。在世界歷史演變的進程中,蘇聯與美國的冷戰(zhàn)對于世界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歷史事件,學習這一段歷史對于學生認識世界、了解政治事件有著重要意義。
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單元復習與專題復習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較強的相似性,都是圍繞一定的主題展開復習,無論是教學資料或教科書都需要根據一定的主題踐行選擇和運用。但是,與專題復習不同的是,單元復習是根據一定的時間順序進行復習,以時間為主要的復習線,與此同時,部編版的初中歷史教材是根據歷史事件的發(fā)展時間順序與一定的階段主題相結合共同編制的?;诖?,教師在開展單元復習時,應當秉持歷史核心素養(yǎng)理念,以時間線為主要復習方向,并在此基礎上增加相應的主題復習。如在進行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九單元的復習時,需要按照事件發(fā)展的順序,引導學生從蘇聯與美國的冷戰(zhàn)開始進行復習,之后再進入下一階段,如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的變化等內容的復習,同時,在開展這次單元復習時,教師需要明確其主題就是二戰(zhàn)后世界的變化[1]。
教師在開展單元復習時,需要對該單元的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和掌握。明確單元復習的目標,也就是通過這次單元復習,教師想要實現什么樣的效果,學生在學完該單元后能做什么。在制定目標時,教師需要注意,通常情況下,一個單元目標對應的學習結果只有一個,且這個目標與結果都是圍繞該單元的主體進行的,因此,教師在明確目標后,需要對復習過程進行設計,且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圍繞著該單元的中心主題進行的。例如,教師在進行《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這一單元的復習時,復習目標與一切復習環(huán)節(jié)都應當圍繞經濟危機與二戰(zhàn)展開?;诖?,教師應當明確復習目標,如通過這次復習,學生能夠鞏固關于該單元的知識,更加深入了解其中的發(fā)展和變化,并且,學生在完成復習后,能夠自行復述這個階段發(fā)生的重要事件,清楚產生經濟危機與二戰(zhàn)的起因與結果[2]。
單元復習是對所學過的舊知識進行再次回顧和鞏固,查缺補漏,也就是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再次進行強化。從教學時間的順序上來看,通常情況下,單元復習都是在教師與學生完成了一個單元的學習之后開展的,也就是說,每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就需要開展一次單元復習。這樣一來,進行單元復習的時間與完成學習的時間距離較短,能夠趁著學生剛剛完成學習,腦海中對于單元知識內容還有著較深的印象,及時展開二次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鞏固知識、查缺補漏。根據學生遺忘的規(guī)律來看,通常情況下,都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因此,教師需要把握最佳復習時機,在完成了一個單元的學習之后就立刻展開單元復習,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從而提高其學習效率[3]。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許多歷史事件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單靠一兩節(jié)課難以將其中的來龍去脈全部講述清楚,因此,需要通過專門的復習課程將各部分內容串聯起來,進行系統(tǒng)講解,從而促使教學目標真正實現,同時才能保證學生獲得系統(tǒng)、全面的學習。
單元復習是在完成單元學習之后開展的課程,主要是針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再次回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展開復習,從而能夠通過單元,幫助學生再次強化對于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的理解[4]。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可以在進行單元復習時對該單元中每堂課的重點知識進行強調,但這并不代表單元復習的重點與課堂學習的重點應當重合,單元復習課屬于完成的課程體系,應該是對課堂學習的升華與提煉,因此,教師應當另尋重點,將學生容易出錯和難以理解的部分作為單元復習的重難點,從而幫助學生消除知識盲區(qū)。
開展歷史單元復習其實是一種整合思維的落實。所謂整合思維,指的是將一個系統(tǒng)內的各個組件和要素進行整合與協調,使其相互聯系,形成完整的一個系統(tǒng)。與此同時,整合思維強調對各個部件特征的保留,也就是說被整合的要素并不會因為整合而喪失其特征,而是在保留其原有特征的基礎上,與其他部分進行融合與聯系,形成新的整體,兩者并不沖突。在歷史課程教學中,由于每一起歷史事件涉及的因素眾多,前后具有極強的關聯性,因此在進行單元復習時需要以年代為主線,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對比、分析與綜合,從而將前后發(fā)生的事件進行聯系,將課程內容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新的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而能夠從其中獲得規(guī)律,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對該單元的知識點形成系統(tǒng)化的認知[5]。
單元復習的時間跨度較大,涉及的知識內容也比較廣,因此在組織學生進行復習時,應當對復習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提煉與濃縮,避免出現大面積復述課時教學內容的現象。單元復習的關鍵是將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轉換,在進行單元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強調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系統(tǒng)化的復習。如在進行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復習時,該單元一共有四個課時內容,分別是冷戰(zhàn)、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社會主義的發(fā)展與挫折以及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作為該單元的第一課時,《冷戰(zhàn)》在這一單元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它既是對上一單元中二戰(zhàn)的繼承,又是對該單元中二戰(zhàn)后世界變化的啟發(fā)?;诖?,教師在進行復習時,要對該課程進行重點強調,還應當對二戰(zhàn)的起因、發(fā)展與結果進行快速的回顧,然后再通過二戰(zhàn)引出冷戰(zhàn)產生的原因、背景,從而再重點回顧冷戰(zhàn)中的重點事件,如德國分裂、北約與華約對峙,從而有針對性地帶領學生展開復習[6]。
在進行單元復習時,制定出一個合適的主題,能夠讓復習課程更加有深度,既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還能讓學生具備更加深厚的歷史情感,使其對歷史課程更加感興趣并主動思考相關歷史問題。在制定主題時,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法進行選取,第一,教師需要對每一個單元的標題和單元中課時的內容以及標題進行深度分析,找出單元的核心;第二,制定的主題要與單元的核心重點知識相關;第三,通過某種研究方法將整個單元的內容統(tǒng)籌串聯。如在進行《冷戰(zhàn)》這一課的復習時,根據單元標題“二戰(zhàn)后的世界變化”,可以采用第一種方法,結合單元標題中的重點詞眼,如世界變化,結合這一關鍵信息,教師可以對二戰(zhàn)后世界各國發(fā)生了什么大事件、具體起因經過與結果是如何、對世界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等問題展開知識梳理,從而引入《冷戰(zhàn)》的相關內容,在進行復習時,根據冷戰(zhàn)出現的背景,拉開冷戰(zhàn)的序幕,冷戰(zhàn)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的具體表現以及冷戰(zhàn)的最終結果和對世界的影響這樣的先后順序為學生開展具有邏輯性和串聯性的系統(tǒng)梳理和復習,讓學生對冷戰(zhàn)這一歷史事件形成系統(tǒng)性的認識。同時,教師還需要進行總結,課堂總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單元復習而言,單元總結同樣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對冷戰(zhàn)的知識進行梳理和復習之后,教師還應當帶領學生進行總結,在冷戰(zhàn)的背景之下,世界被劃分成為以美國為首和以蘇聯為首的兩極,對于世界和平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但同時也在這一過程中推動了世界科技的發(fā)展,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蘇聯的解體也對世界各國帶來了深刻啟示,只有維護世界和平才能確保各國的長久發(fā)展,雖然許多國家都處于蘇聯和美國冷戰(zhàn)的陰霾之中,但同樣也有其他的國家獲得發(fā)展新生,從而讓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并提升學生維護世界和平的意識,從而增強其歷史核心素養(yǎng)[7]。除此以外,在復習這一課程時,教師還應當為學生補充關于蘇聯與美國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的發(fā)展背景,并對這個時期較為突出的國家知識進行適當補充,如德國、英國等,從而不僅鞏固學生的舊有知識,還能為其拓展新的知識。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多媒體技術已成為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教師在采用多媒體設備與技術時,要把握好一定的度,不能全程依靠多媒體,應當將PPT 與黑板板書結合起來,相互輔助、相互彌補。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根據復習內容制作PPT 時,不能將復習內容和知識點全盤呈現在PPT 上,導致PPT 整頁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內容,這樣不僅不能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促進作用,反而容易讓學生產生抗拒和排斥心理。因此,在制作時教師應當重點使用PPT呈現主題框架和核心知識點,然后再結合板書對相應的框架和知識點進行補充說明,從而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復習措施。除此以外,在歷史課堂中,教師講解知識內容固然重要,但是在進行單元復習時,教師還需要明白復習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深度掌握、查缺補漏。因此,還需要注重練習的作用,在講解的過程中融入相應的習題練習,從而幫助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鍛煉實際應用能力,做到講解與練習相統(tǒng)一。如在復習《冷戰(zhàn)》這一課時,教師需要根據冷戰(zhàn)的發(fā)展順序將其大體框架通過PPT 的形式呈現出來,如冷戰(zhàn)的表現之一杜魯門主義,再通過板書的形式延伸其對世界的影響——標志冷戰(zhàn)正式開始。并且,在復習講述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根據該課程的內容設計相應的練習環(huán)節(jié),可以采用提問和做題的方式進行,為了使課堂復習不再枯燥乏味、使學生不再害怕和恐懼課堂練習,教師在設計練習時可以通過加分制的方式展開,通過練習主題“今天你被歷史課愛(A)了嗎,今天你被歷史課斃(B)了嗎”,答對為A,答錯為B,最后通過對比A 和B 的數量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如向學生提問:冷戰(zhàn)的政策內容不包括什么?如果學生答對則評價其今天被歷史愛(A)了,獲得一個A,如答錯則評價今天被歷史斃(B)了,獲得一個B,從而提升課堂練習的趣味性,使得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積極參與練習,大大提升復習效率[8]。
綜上所述,單元復習對于學生鞏固舊知識和學習新知識具有重要意義,在進行單元復習時,教師要明確單元復習的目的,不能將單元復習課簡單地歸為課時知識重現和復述,而是要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有層次性地開展復習,對復習內容進行提煉和濃縮,將重點內容提煉,將較容易的部分以及學生掌握較好的部分進行適當刪減,并制定相應的復習主體,根據主題框架結構開展復習,同時還需要合理使用多媒體與板書,并在講述的過程中融入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