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香山
(南京六合勵志學校 江蘇南京 211500)
在我國教育信息化、智能化飛速發(fā)展的過程中,新課標從不同角度對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便包括了對復習的高度重視。自古以來,溫故知新便是中國教育領域倡導的不二法門。優(yōu)質的復習課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對所學內容再學習,而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會變得更加深刻和全面。因而,單元復習課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就英語教學分析,國內普遍的英語復習課還停留在對本單元學習內容進行簡單復現(xiàn),基本操作為根據(jù)本單元內容設計練習題目,復習課幾乎變成了習題課。而從新知識直奔練習題的學習過程單調僵化,學生缺乏主動性,課堂效率不高,所學知識也難以向深度與廣度探索,這與素質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探討主題情境下的復習課設計有助于解決這個難題,彌補學習漏洞引導學生對知識結構進行二次完善[1]。
基于主題語境的初中牛津英語單元復習教學實踐應立足于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以單元話題為核心打造主題語境,以話題文本、視頻、圖片等多種內容形式為依托,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實踐、師生互動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學會運用關鍵詞、思維導圖、頭腦風暴等策略方法解答實際問題,同時提升聽、說、讀、看等語言技能,最終實現(xiàn)詞匯、語法、語篇等知識的內化,并且傳導單元內容所倡導的價值觀價,幫助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2]。
(1)制定課堂目標
復習處于新知識學習過程中的尾部階段,為學生提供再次排查知識盲點與漏洞的機會。基于主題語境的復習設計要有著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活動的設計和展開都要為有效完成教學目標而服務。但學生的掌握程度可能會因單元主題不同而不同,在設定課程目標前還需要以學生表現(xiàn)為依據(jù)有針對性地對具體的教學目標進行調整。教師為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在復習課前安排若干次題量適中的習題測驗或者課后作業(yè),習題既應該包括諸如選擇、辨析這類有客觀標準、易定量討論的客觀題,更應該包括作文、小組討論等發(fā)散性強、個性化強的主觀題。課前習題設計應與課程目標一致,有層次、有梯度。并且,教師在復習課堂中應為學生準備略帶難度的測驗內容,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以提升思維能力[3]。
主題是單元學習中師生討論的核心話題,各語篇文本以此為著眼點搭建合適知識點展開的具體場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與積極性?;谥黝}語境的初中牛津英語單元復習教學實踐需要教師深刻分析和整合文本知識點,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引導學生巧妙地發(fā)現(xiàn)和建立主題與知識點乃至實際應用的關聯(lián),促進知識內化。教師深入研讀文本后,應規(guī)劃課程主線,即課程發(fā)展的主要線索。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引入或提出與主題相關的討論來激起學生的知識儲備,并鋪墊必要的背景知識,再指引學生進入主題語境。隨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章,驗證預測,并鼓勵學生提取文本的文章脈絡,合作完成結構圖,梳理整合語篇結構。同時,主題語境的復習課還需要注意語境的重構,應與新學知識有關聯(lián)而又有差距,是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4]。
新時期的教育強調整體學習和思維訓練的重要性,學習的目的不僅在于簡單習得知識,還在于在學習過程中提升和鍛煉思維能力,以提高學習素養(yǎng)。思維塑造中較易操作的方法有頭腦風暴法和思維導圖法。
思維導圖法:記憶單獨一個單詞、語法或者句型無疑是比較困難的,學生不得已死記硬背,所學知識僵化難懂。而思維導圖則可以幫助學生將主題詞和圖像、色彩、數(shù)字、文字等建立聯(lián)系,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全面清晰地掌握行文思路,是提升復習效率的有效記憶工具,培養(yǎng)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于無形。
頭腦風暴法:除思維導圖外,在復習過程中也應該用頭腦風暴法去鍛煉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圍繞某一主題進行頭腦風暴,比一比誰的觀點更新穎,誰又從基礎知識中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這可以使枯燥的復習課程變得靈動有趣,對提高語法的掌握程度和增強詞匯的運用能力非常有益[5]。
初中英語教學一直存在著重輸入、輕輸出,重知識、輕能力的問題,而解決這個難題的核心便在于提高學生的聽說素養(yǎng)。主題語境與聽說素養(yǎng)有著很完美的銜接,在對知識進行復習的過程中,聽說能力也在提高。教師可以在聽前創(chuàng)設真實語境,激發(fā)學生聽的欲望;在播放音頻時,鼓勵學生內化語言信息,抓住音頻要點,挖掘文本意義;聽后更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學為我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越真實越貼近學生生活,學生的試聽素養(yǎng)與社交技能就會更加出色,使知識點真正能學以致用。
英語教學與語文教學有著相同之處,都蘊含著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引導。主題情境下,學生可以在與老師和同伴的互動中探究主題意義、了解主題內涵,在學習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依據(jù)。英語教育不應只是著眼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還應體現(xiàn)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幫助學生形成國際視野和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增強愛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
2011年11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太湖流域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我國第一部關于重要江河湖泊流域綜合管理和保護的行政法規(guī),標志著太湖流域綜合治理工作納入了法制軌道,為保障太湖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tài)安全,推動流域經(jīng)濟社會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法制支撐。日前,本刊記者就《條例》的貫徹實施情況采訪了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葉建春局長。
探索主題語境下的英語復習設計是以精細化管理為主線,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主陣地,逐步完善“雙減”的長效機制,可以切實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主題情境下的基于主題語境的初中牛津英語單元復習教學實踐意在引導學生保持學習興趣,愛學習,勤思考,勇創(chuàng)新,健康快樂成長。這樣的復習設計適應雙減節(jié)奏,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鼓勵學生去探索生活的方方面面[6]。
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嚴峻,中小學生居家隔離,線上教育教學全面開啟。主題語境的課程設計可以使學生在家也能享受優(yōu)質的英語學習體驗,它聚焦“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持續(xù)高效、輕負高質地學習成長。
本課例為《英語》(譯林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My day的單元復習,旨在引導學生在學完單元內容后再次聚焦這一話題,在已有認識和單元學習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進一步鞏固各板塊學習內容,綜合操練語言項目,明晰語言功能,深化學生對于主題意義的理解。
本講以校刊向學生征稿My happy day為主線,并以“What's your happy day like?”為導入,鼓勵學生暢談自己認為開心的一天是什么樣的。通過課本中主人公Millie的校園生活引出話題,同時也介紹外國學生Mark的工作日和周末活動和相關時間點,并鼓勵學生找出他們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在復習回顧的基礎上,將話題進行提煉、整合,再遷移,并通過各種課堂活動讓學生不斷進行回顧、操練、遷移等,讓學生在話題的基礎上對語法、詞匯、短語、句型以及語篇進行鞏固、創(chuàng)新。
環(huán)節(jié)一:學情分析以及課前準備
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日?;顒酉嚓P表述,有了基本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但掌握的強度不夠?;趯W情,教師設置以下課程目標: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和網(wǎng)絡資源,進行詞匯教學,詞不離句,形散而神不散,讓學生掌握日?;顒拥挠⒄Z表述;學生理解并辨析at,in,on三個時間介詞的用法;學生掌握often,sometimes,seldom等頻率副詞的用法;糾正并促進學生發(fā)音情況,提升視聽說素養(yǎng),同時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可以鞏固所學知識,掌握用正確的語言結構表達日?;顒有枰?。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前查找日?;顒拥挠⑽谋磉_,并將文中的部分詞匯進行自主學習,為后續(xù)閱讀掃清障礙。
環(huán)節(jié)二:課程導入
教師可在微課開始時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英語課,學生視聽感受明顯,在欣賞和享受中學習,同時教師以“what's your happy day like?”這類開放式話題會話為引導,鼓勵學生對此話題進行思考討論,激發(fā)閱讀興趣。接著用色彩豐富的圖標表示enjoy the sunshine,eat delicious food這些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活動,利用圖片帶來的視覺吸引學生注意力。該環(huán)節(jié)既突出互動合作,又體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有利于調動各個層面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同學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7]。
環(huán)節(jié)三:語篇閱讀分析
教師以“your happy day”校刊征文為線索,學生在之前學習時已經(jīng)對本次需要的基本詞匯與詞組有了一定印象,因此在初次閱讀信件時能夠運用帶入新詞匯的基本詞意來理解文章大意,以此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構建語句的同時引出了Millie的來信——Millie's day at home,并引導學生閱讀文本。Millie在信中詳細地闡述了自己校園生活,為更好地理清行文思路,讓學生歸納總結知識點,將信的內容劃分為time和activity兩類,因勢利導,有利于開啟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無形之中提高了對文本的加工程度,
視覺回顧和聽覺輸入都是復習知識的重要方法,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著重強調了語音編碼對短時記憶的強化作用,因而用視頻進一步介紹了Millie的一天。并以表格形式再次深加工文本內容,尤其可以加強學生對日?;顒又T如have lunch,do homework英語表述的掌握。
而引導學生將Millie與Mart的一日計劃進行比較,更是依據(jù)學生的注意特點設置的小細節(jié)。相較于簡單閱讀文本,查找語句中的錯誤或不同更能提高學生的注意程度,避免長時間開展課程所導致的注意分散或轉移。
環(huán)節(jié)四:引導價值
教師將問題投向學生what do you often do at home on weekends?what do you often do at school on weekdays?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插入don't chase in the street.Don't run the red light.該環(huán)節(jié)基于聽說訓練之上,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課堂內強化目標語言。教師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既有效地控制了難易梯度,又不失時機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互相學習的機會,給予學生合適的價值引導并規(guī)范學生日常行為。教師多角度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元素,融入德育內容或西方文化,幫助學生在拓展人文視野的同時更深刻地理解英語閱讀文本的現(xiàn)實意義,讓學生在學習英語基礎知識過程中深刻理解文章的意蘊內涵,由此來促進他們的人格品質與人文修養(yǎng)得到良性發(fā)展。
環(huán)節(jié)五:語法教學
語法方面的教學主要包括對時間介詞at,on,in的辨析和頻率副詞always,usually,seldom,often,sometimes,never的學習。介詞是英語的重點,但知識點比較繁雜。教師先有區(qū)分度地將各時間介詞的適用范圍標出,再分別編制語句練習題活學活用。如在講解in時條例清晰地列出它的適用范圍:parts of day;month;years;seasons。通過看圖學頻率副詞清晰易懂,直觀地展示出了各副詞的不同。語法使用范圍講完后進入操練環(huán)節(jié),由預設的填空、選擇、判斷題入手,通過簡單的預設題目增強學生使用該條語法規(guī)則的信心。
環(huán)節(jié)六:實際應用
在具體復習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上,本講關注了以語篇為依托,語篇類型包括對話、短文、視頻等,為提高學生對生活中的問題有發(fā)表觀點的能力,鼓勵學生結合南京的生活,讓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語言知識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表述,增加了實用性和真實性。在具體復習主題意義深化上,突出探討了一天的意義和如何過好每一天,這種正能量、高價值的引導在某種程度上達到育人價值的意義。
環(huán)節(jié)七:教學反思
基于主題語境的英語復習需要對課程節(jié)奏有著深刻的掌握。教師要通過語言的情感節(jié)奏,調節(jié)學生的情感律動,使他們全身心地進入最佳的學習情境中。同時也應該使復習過程張弛有度。張弛有時候也表現(xiàn)為課堂上的氛圍,學習挑戰(zhàn)為張,學習簡單為馳。一味地張,一味地馳;都是過猶不及,好的課堂節(jié)奏一定是張弛有度。疫情當前,線上教學成為大趨勢,這也對教師掌握課堂節(jié)奏的提出了新的要求。
主題情境的牛津英語復習教學旨在使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意義的交流,用問題撬動語言的學習和學生的思維,借助語境拉近孩子與文本的距離,帶動學生進行文本的學習和感知,使學生在體驗和運用活動中活用語言,合理的情感滲透達到了學科育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