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霞 徐承云 陳艷 黃翀 邱敏姿 劉欣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腎臟內科(南昌330006)
魚精蛋白進行體外肝素抗凝時因魚精蛋白與肝素的半衰期不一致,有反跳性出血的風險[1]。因此,局部枸櫞酸鈉抗凝的方式具有非常大的臨床使用價值[2],局部枸櫞酸抗凝降低凝血因子Ⅳ,阻斷凝血酶原向凝血酶轉化的過程,達到透析中體外抗凝的要求[3]。枸櫞酸鈣復合物進入人體通過有氧代謝途徑的三羧酸循環(huán),代謝生成碳酸氫根,釋放鈣離子,體內抗凝作用不受影響,為良好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抗凝劑[4-5]。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局部枸櫞酸鈉抗凝用于HD 主要有兩種方式,單段和雙段,從已發(fā)表研究顯示,雙段的抗凝效果稍優(yōu)于單段的抗凝效果[6]。但雙段抗凝方式的操作更為繁瑣,單段操作更為簡便,且對總超濾量的影響更小。因此,本研究擬探討單段凝血的危險因素并建立預測模型,根據(jù)模型對單段治療是否發(fā)生凝血作出初步判斷。
1.1 研究對象回顧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因存在高危出血風險使用單段法行HD 治療的24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58例,女82例,平均年齡(57.31 ± 15.00)歲;單段發(fā)凝血發(fā)生率25.93%。納入標準:(1)具有高危出血風險或出血傾向,采用枸櫞酸鈉行HD;(2)完成4 h HD 治療;(3)2 名及以上醫(yī)師評估無枸櫞酸鈉抗凝禁忌癥;(4)血管通路滿足血流量要求。排除標準:(1)研究資料不完整;(2)未完成的治療例次;(3)HD 過程中更換透析器和(或)管路完成治療。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會審批同意。無低鈣、低血壓及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治療24 h 后未觀察到有新發(fā)出血事件或原有出血加重情況。
1.2 方法使用4008S 或DBB-27 透析機,德朗-14p 濾器,碳酸氫鈉透析液含Ca2+濃度1.5 mmol/L,透析液流速500 mL/min。4%的枸櫞酸鈉抗凝劑以血流量1.0~1.5 倍速度從動脈端泵入,HD 結束前15 min 停止泵入[7]。A 點(枸櫞酸鈉泵入前)和B 點(枸櫞酸鈉泵入后進入濾器前)采血,據(jù)Ca2+予以葡萄糖酸鈣補充,A點Ca2+低于1.0 mmol/L予葡萄糖酸鈣補充,以10~20 mL/h為單位調整枸櫞酸鈉速度。
1.3 觀察指標枸櫞酸鈉泵入速度與血流量比值(T/Q)和0 h A、0 h B、1 h A、1 h B、2 h A、2 h B、4 h A 點Ca2+濃度,使用的血管通路類型、總超濾量、血流量、動脈壓、靜脈壓、飲食及補鈣情況;飲食與平時相同記飲食良好,飲食少于平時1/2 記飲食欠佳;總超濾量為凈超濾量加枸櫞酸鈉量。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根據(jù)凝血程度分級[8],0~Ⅰ級為不凝血,Ⅱ級及以上為凝血。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6.0 軟件和R 4.04 軟件完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賦值:0=凝血、1=不凝血;0=動靜脈內瘺、1=頸內靜脈置管、2=股靜脈置管、3=長期置管;0=飲食良好、1=飲食欠佳;0=不補鈣、1=補鈣;余變量為連續(xù)變量。應用R 語言建立預測模型的列線圖,采用ROC 曲線評估回歸模型的預測價值,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單因素分析示,血管通路、總超濾量、血流量、T/Q、飲食、補鈣、0 h A、1 h A、1 h B、2 h A、2 h B、靜脈壓等危險因素變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示:血管通路、總超濾量、T/Q、飲食、2 h B點游離Ca2+濃度、靜脈壓為凝血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表1)。
表1 凝血的單因素和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Tab.1 Results of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coagulation
2.2 列線圖基于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將凝血的獨立危險因素納入預測模型繪制列線圖(圖1)。
圖1 單段枸櫞酸用于HD 凝血的列線圖預測模型Fig.1 Nomogram prediction model of single-stage citric acid for coagulation in general hemodialysis
2.3 logistic 回歸模型的建立根據(jù)多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結果(表2),構建單段枸櫞酸鈉治療凝血的風險預測模型為:Logit(P)=-7.419+1.565×(頸內靜脈置管)+0.822×(股靜脈置管)-2.161×(長期置管)-0.001×(總超濾量)+0.129×(T/Q)-1.665×(飲食)+7.868×(2 h B 點游離Ca2+濃度)-0.033×(靜脈壓)。
表2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Tab.2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2.4 logistic 回歸模型預測效能模型對凝血預測的AUC 為0.997(95%CI:0.993~1,P<0.001),提示該模型預測效能良好。據(jù)ROC 曲線計算約登指數(shù)最大值為0.977,其對應的預測指數(shù)0.661,故選0.661 為截斷點,此時模型的靈敏度為0.983,特異度為0.994,見圖2。
圖2 凝血預測模型的ROC 曲線分析Fig.2 ROC curve analysis of coagulation prediction model
低分子肝素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長,常用于HD 的抗凝[9],但對于HD 患者合并嚴重出血傾向及圍手術期的出血風險,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存在出血的風險,因此合理抗凝劑的選擇非常重要[10]。局部枸櫞酸鈉用于HD 治療是一種重要的抗凝技術[11]。枸櫞酸鈉抗凝能夠快速在體內進行代謝,被譽為安全型的局部抗凝劑[12]。局部枸櫞酸抗凝技術在HD、HDF 中應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良好[13-14]。雷麗靜等[15]研究結果顯示單段法凝血發(fā)生率為24.55%,雙段法凝血發(fā)生率為10.53%。LIN等[16]研究結果顯示單段法凝血發(fā)生率為46.15%,雙段法凝血發(fā)生率為6.82%。陽柳等[17]發(fā)現(xiàn)無肝素組透析器抗凝有效率為83.33%,靜脈壺抗凝有效率為58.33%。GOET 等[18]采用無鈣透析液進行局部枸櫞酸鈉抗凝的治療發(fā)現(xiàn)抗凝效果良好,無不良事件發(fā)生。
本研究采用1.5 mmol/L 鈣離子透析液,結果顯示單段法HD 治療凝血發(fā)生率為25.93%,單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血管通路、總超濾量、血流量、T/Q、飲食、補鈣和0 h A、1 h A、1 h B、2 h A、2 h B 點游離Ca2+濃度以及靜脈壓等為凝血發(fā)生的危險因素。總超濾量為單段法凝血的危險因素,雖雙段法凝血發(fā)生率低于單段法,但對于靜超濾量大的患者,雙段法的優(yōu)勢可能不明顯,操作繁瑣,枸櫞酸鈉使用量大,增加治療成本。單段法與雙段法各有優(yōu)缺點,但枸櫞酸鈉抗凝的優(yōu)勢明顯,因此也推動枸櫞酸鈉抗凝技術在HD 治療中的應用。
國內外的局部枸櫞酸鈉抗凝用于HD 的方案未達成共識[19-20],有研究為枸櫞酸鈉的流速固定,有的為T/Q 固定,均存在局限性,未考慮個體差異性,臨床特征不同、血流動力學差異以及超濾量不同的特點[21-22],均可能對抗凝效果產(chǎn)生影響。本研究發(fā)現(xiàn)T/Q 是影響枸櫞酸鈉抗凝的獨立危險因素,提示T/Q 與抗凝效果有關。
席春生等[23]采用雙段法對139 例326 例次HD治療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透析管路的靜脈壺部位是局部枸櫞酸抗凝出現(xiàn)凝血的主要部位,T/Q 和超濾率是導致抗凝有效性的危險因素,其研究采用的是Ca2+濃度為1.25 mmol/L 的透析液,透析液流量為300 mL/min。本研究采用的是Ca2+濃度為1.5 mmol/L的透析液,透析液流量為500 mL/min。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提示單段法血管通路、總超濾量、T/Q、飲食、2 h B 點游離Ca2+濃度、靜脈壓為凝血的獨立危險因素,提示在HD 過程中需要密切監(jiān)測2 h B 點游離Ca2+濃度,盡量糾正飲食、總超濾量等可控因素,減少單段法凝血的發(fā)生,受研究樣本量的限制,進一步擴大樣本量的前瞻性研究可能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本研究利用logistic 回歸分析方式初步建立了單段法凝血的預測模型,并且ROC 曲線下面積為0.996,具有較高的預測價值。單段法有進一步優(yōu)化的空間,及時對可防可控指標進行調整優(yōu)化,提高單段法抗凝的有效性,防治透析管路的靜脈壺及透析器凝血,保證HD 治療的順利進行,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同時也值得更多的進一步研究進行不斷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