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廖桂新
(德陽市特種設備監(jiān)督檢驗所,四川 德陽 618000)
目前,大型加氫反應器選用的主體材料一般為2.25Cr1Mo-0.25V,此種材料相比以前的Cr-Mo鋼焊接性較差,但具有優(yōu)良的耐熱性、高溫抗腐蝕性能以及力學性能。所以,隨著加氫反應器使用材料的發(fā)展進步,制造過程中對焊接工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某臺容器產品生產過程中,該焊縫焊接完后產生了很多裂紋,嚴重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工序的推進。
主體材料為2.25Cr1Mo-0.25V大型加氫反應器中,殼體部分(包括上封頭+上過渡段+筒體+下過渡段+下封頭)均為鍛件,與之相焊的裙座筒體(Ⅱ)為同材質的鋼板卷制而成。該產品殼體外徑φ4449mm,最小壁厚δ=217mm,容器總重580t?,F(xiàn)殼體部分已經裝焊完成,之后組焊裙座筒體(Ⅱ)與下過渡段,其外徑與殼體相同,用同材質66mm厚的鋼板卷制而成,如下圖1。
圖1 某臺加氫反應器裝焊過程簡圖
裙座筒體(Ⅱ)卷制完成后縱縫先進行點焊固定,然后,通過工裝吊耳與殼體下過渡段組裝。下過渡段坡口有一圈寬24mm的直邊(厚度4mm),裙座筒體(Ⅱ)裝配時將其卡緊。裝配后,采用焊條電弧焊進行點焊固定,這樣裙座筒體(Ⅱ)與下過渡段之間就形成“V”形坡口,之后采用埋弧焊進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將直邊氣刨去除,打磨平滑,最后再焊接裙座筒體(Ⅱ)上的縱縫。
在某臺容器的實際生產中,該環(huán)焊縫按工藝進行消氫后,出現(xiàn)很多裂紋,且肉眼可見,垂直于焊縫方向,為橫向裂紋,長度約80mm,共8處,無規(guī)則地分布在環(huán)焊縫圓周上,貫穿于整個焊縫寬度。在清除裂紋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裂紋延伸到焊縫根部。如下圖2、圖3所示(圖3是圖2中裂紋局部放大圖)。
圖2 產生裂紋的焊縫
此前,該廠生產的容器產品母材大多數(shù)為16MnR或2.25Cr1Mo。前者材料焊接性非常好,焊接工藝參數(shù)范圍大,且一般不會產生裂紋;后者材料焊接性也較好,焊接過程中注意預熱溫度、焊接層間溫度以及焊后熱處理等,產生裂紋傾向也不大。
圖3 焊縫裂紋
現(xiàn)在該廠生產的加氫容器母材一般都為2.25Cr1Mo-0.25V,相比上述2.25Cr1Mo材料,加入了金屬元素”V”。在增加了母材耐熱性和高溫抗腐蝕性的同時,使材料本身的焊接性變差,即焊接時產生裂紋(特別是熱裂紋、冷裂紋及再熱裂紋)傾向大大增加,如果焊前裝配不當或焊接過程中溫度控制不好都會引發(fā)裂紋的出現(xiàn)。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原工藝對下過渡段與裙座焊縫采用的焊接工藝如下表1所示。該焊接規(guī)范與之前做的焊接工藝評定中參數(shù)并無區(qū)別,由此可見,采用的焊接工藝參數(shù)是符合要求的,關鍵是該焊縫在焊接過程中工藝執(zhí)行情況是否嚴格。
表1 下過渡段與裙座焊縫的焊接工藝參數(shù)
(1)焊接材料選用。在焊接過程中,使用的焊材為德國進口的蒂森埋弧焊絲和配對的焊劑,焊材入庫的復驗結果均符合相應技術條件。但是,在焊接的過程中,焊縫成型不是很美觀,焊道脫渣也較困難,尤其是焊道兩邊的熔合線部位,容易造成夾渣的焊接缺陷,為下道焊縫熔合埋下病根,引起裂紋的產生。(2)焊接過程中溫度控制。工藝要求采用天然氣加熱的方式進行焊前預熱和保證焊接層間溫度。按照以前操作人員的加熱方法,使用約為筒體1/6的圓弧形加熱工裝,在底部中心圓周上進行加熱,在焊接過程中,筒體在慢慢轉動,加熱工裝不能覆蓋全部焊縫,會影響焊縫在圓周方向受熱均勻性。
焊縫的焊接過程中,存在著拘束應力、熱應力和焊接殘余應力,這些都是影響焊縫的重要因素。(1)受拘束力。下過渡段為鍛件,所有尺寸都是通過立車機械加工符圖,而裙座是由采購的同材質鋼板下料,在三輥卷板機上卷制成型,坡口也是在鋼板下料時數(shù)控氣割而成。鋼板成型時,必然會存在一定的橢圓度,在與下過渡段裝配后,裙座筒體(Ⅱ)限制了焊接過程中下過渡段的自由收縮,受拘束度較大。在裙座筒體與下過渡段裝配完后,在焊縫背面采用焊條點焊固定,之后直接進行埋弧自動焊接。下過渡段直邊厚度只有4mm,在進行埋弧自動打底焊接時,由于結構限制及焊接應力的存在,第一層打底焊后很容易產生微裂紋,且焊接操作者無法看見。(2)熱應力。該焊縫是相同厚度的鍛件和鋼板相連接,材質相近,雖然下過渡段鍛件壁厚存在一定長度的過渡區(qū),但是,焊接受熱時,熱膨脹速度仍有一定差異。另外,雖然鋼的牌號都一樣,但鍛件的化學成分和各種物理性能與采購的鋼板也存在較大區(qū)別,所以,使得下過渡段與裙座筒體的線膨脹系數(shù)存在差異。熱膨脹的不同會引起更大的熱應力。
通過上述分析,加釩鋼壓力容器在現(xiàn)場生產過程中,下過渡段與裙座焊縫的裂紋主要是由于焊前裝配(點焊固定)、焊接材料以及焊接過程中溫度的控制造成焊縫缺陷所致。在后續(xù)產品的制造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改進。
(1)根據實際生產情況,使用更好的焊材,使焊縫成型優(yōu)良,容易脫渣。
(2)采用圖8中改進后的裝焊方式,小焊條多道多層焊打底,打底焊過程中,不允許焊條做橫向擺動,盡可能采用小電流焊接,之后將焊縫打磨圓滑。
(3)在加熱時,盡量使整條圓周焊縫受熱均勻。
經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后續(xù)過渡段與裙座筒體的焊縫未出現(xiàn)過裂紋,大大提高了焊接質量和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