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冠書
自媒體的出現印證著信息技術2.0時代的來臨,也使大學生的聲樂藝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且多元。大學生應積極順應自媒體時代的發(fā)展需要,嘗試憑借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拓寬眼界,提升美聲聲樂表現能力。
在聲樂藝術學習中,學生需要詳細分析自媒體時代聲樂藝術學習的優(yōu)勢與劣勢,結合有效的自媒體應用手段提升自我,切實增強美聲藝術表現能力。在實踐中,學生需要關注藝術本身,借助自媒體資源拓展藝術學習形式;明確個人不足,在自媒體平臺上進行有效交流;增加線下實踐,在應用自媒體資源提升自我的同時,增強線下呈現效果;謹慎對待自媒體帶來的流量,找準個人美聲藝術定位點,切實提升藝術表現能力。由此可見,自媒體時代的來臨對美聲專業(yè)的學生而言有利有弊,學生需要認真甄別,積極發(fā)揮自媒體巨大效用,提升個人美聲藝術素養(yǎng)。
1.更豐富的學習資源
通過觀察不難發(fā)現,自媒體時代的聲樂藝術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多元。在傳統的美聲聲樂學習中,學生能夠接觸到的往往是教師的引領。單一化的教學資源不僅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疲憊感,還容易使學生在畏難情緒的學習漩渦中無法自拔。隨著自媒體資源的極大豐富,學生能夠獲得更為多樣的學習資源,也能在教師引領下,接受自媒體平臺上的多樣啟迪,進而拓寬眼界,為聲樂藝術表現力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2.更自由的交流環(huán)境
自媒體平臺是一個較為自由寬松的網絡環(huán)境,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此,學生不僅能夠在自媒體平臺上呈現自己對聲樂藝術的觀點和見解,還能夠與他人進行互動討論,針對聲樂藝術進行平等交流。在此過程中,以往從未出現在學生頭腦中的美聲聲樂藝術知識和看法將出現在學生的頭腦中,也將與學生原有的藝術觀點和看法進行融合和碰撞。這種借助自媒體平臺、擁有較高自由程度的藝術交流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美聲聲樂藝術的參與興趣,幫助學生切實達到個人眼界的拓寬及觀點的有效更新。
3.更廣闊的展示舞臺
在聲樂藝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較少、學生較多,藝術展示機會與平臺也頗為有限。因此,并非每位學生都有站在舞臺上當眾進行聲樂藝術呈現的機會,但是自媒體平臺的發(fā)展和興盛則有效改變了這種狀態(tài)。學生不僅能夠在自媒體平臺上從容展現自己的聲樂藝術表現能力,還能夠在平臺上收獲更多人的關注。同時,這種依托自媒體平臺得以實現的藝術展示舞臺能夠使學生更為自信、更為放松地參與作品呈現。這對學生發(fā)現自己的美聲聲樂藝術問題,提升聲樂藝術表現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1.過度關注階段流行音樂藝術
通過觀察,筆者發(fā)現部分大學生在利用自媒體資源時,對現階段流行的音樂作品過度關注,反而忽略了對傳統、經典的美聲藝術作品的學習,這種做法無疑是本末倒置的。當下流行的藝術作品雖然也有其審美價值,但是對經過歷史打磨的聲樂藝術作品而言不可同日而語。因為自媒體的廣泛流行,所以部分學生對階段流行音樂藝術過度關注,喪失了對美聲傳統藝術探究與學習的主動性。長久來看,并不利于其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
2.容易迷失于豐富的藝術模仿中
在自媒體平臺上,我們能夠看到海量的藝術作品模仿成果,這些成果有的具備獨特藝術風格,有的完全以娛樂性質嘩眾取寵。而大學生在自媒體平臺瀏覽中,往往會被這些趣味化的作品模仿吸引,從而迷失其中,進而忘卻自己使用自媒體平臺的初衷。同時,數量豐富的作品模仿成果容易使學生喪失美聲藝術學習的嚴謹性,忽略技術與藝術的融合,僅僅以娛樂性獲取他人的關注和認可。久而久之,學生不僅無法憑借自媒體獲得正向的藝術引領,還容易迷失在作品模仿中。
3.受控于藝術無用論的思想傾向
通過觀察,自媒體平臺上還存在一定的藝術無用論內容。這些內容大肆宣傳藝術無用論,鼓吹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藝術并未做出突出貢獻,抹殺了思想藝術作品在人類精神文明及道德教化層面的突出貢獻。而部分學生受這些內容及言論的影響,對個人聲樂藝術專業(yè)學習產生了負面情緒,進而不愿投入精力參與美聲聲樂藝術學習和訓練。
不論學生采用何種方式應用自媒體資源,都需要在關注聲樂藝術本身的基礎上加以實踐,只有保持本心,才能不斷獲得提升和進步。因此,學生需要關注美聲聲樂藝術本身,嘗試從提升基礎能力等視角出發(fā),有效利用自媒體資源,豐富學習成果。
憑借對自媒體資源的有效利用,學生的聲樂知識學習范圍,從課堂上拓展到整個網絡范圍。學生不僅可以從中獲取多樣化的學習資源,還能夠在實現技術提升的同時,了解更加豐富的聲樂藝術知識,從知識技能素養(yǎng)層面實現全面的提升。例如,某次筆者在練習《小河淌水》時,總覺得“差點味道”。在自媒體平臺上求教,一位藝術大V 表示是“口形扁”導致的,要求筆者在唱到“亮旺旺”“阿”“哥”等詞語時,保持口型飽滿狀態(tài),進而演唱。這些關注藝術本身的學習和探討使筆者獲益頗豐。由此可見,借助自媒體資源,學生不僅能夠有效增強聲樂藝術學習效果,還能夠在專注狀態(tài)下,拓寬藝術眼界,了解和學習更為豐富的美聲聲樂知識和技能。
學生在使用自媒體資源之前,需要明確個人在美聲音樂藝術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進而在平臺上進行有效交流。學生在了解自己商業(yè)藝術表現存在問題的同時,可以與自媒體平臺上的大V 及其他教師進行溝通和互動,并針對個人聲樂藝術表現中存在的問題加以互動討論,以便得出有效的能力提升和有針對性訓練方法。
無論在教師的幫助還是自媒體平臺其他專業(yè)人士的輔助下,學生將及時明確個人不足,找出自己在美聲聲樂藝術表現中存在的問題,繼而有針對性地進行交流。有效交流能夠幫助學生少走彎路,使其不必深陷于自我探索的泥潭中無法自拔,而且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藝術訓練。在他人的積極幫助下,學生將找到明確的前進方向,繼而憑借有針對性的訓練逐步確立個人藝術風格。
如果說自媒體平臺中的線上藝術展示容易使學生迷失自我,那么線下實踐則能將學生有效拉回現實,因此,學生可以嘗試通過線下實踐展現個人聲音的藝術表現力,并將作品上傳到自媒體平臺,進而通過線下實踐、線上傳播的形式,傳遞藝術魅力,建立個人自信。同時,線下實踐活動的積極參與與線上藝術的持續(xù)傳播,使更多的人領略到美聲藝術的魅力,將美的藝術傳遞到更廣闊的社會空間。
與自媒體平臺投放模式不同,線下表演藝術憑借優(yōu)雅的演藝氛圍、優(yōu)質的音響效果及美妙動人的歌聲,深深感動了懂得美聲藝術的人群,也有可能吸引對美聲藝術一無所知的人群,使更多的人了解美聲藝術的呈現形式,感受其獨特的美感。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自媒體平臺的實踐應用中,需要謹慎對待流量帶來的紅利,以理性客觀的眼光看待自媒體平臺給予個人的成就和榮耀,認識到這些掌聲和歡呼往往是短暫的,不足以支撐個人發(fā)展,需要謹慎對待流量,找準個人提升重點,以日復一日地練功夯實基礎,提升能力,切不可因為一日之成就而放松對自我的要求。
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筆者發(fā)現,部分學生一旦在自媒體平臺上獲得了大量關注和點贊后,就容易迷失自我,不再專注于專業(yè)教師的指導,反而認為自己的美聲音樂藝術表現能力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殊不知美聲音樂藝術表現力,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因此,學生需要謹慎對待流量帶來的紅利,也需要針對個人的藝術發(fā)展能力找準目標,不斷進步,不斷借助自媒體平臺中的收獲,鞭策自己進步、成長。
首先,在自媒體時代聲樂藝術學習中,學生容易出現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因為自媒體平臺上擁有過多引人入勝的資源和內容,所以學生十分容易在利用多媒體資源進行聲樂藝術學習時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直接投身于其他事物關注和欣賞的狀態(tài)。
其次,自媒體時代聲樂藝術學習中容易出現輕信一家之言的問題。眾所周知,每個人的美聲藝術水平及欣賞能力都受個人眼界的限制呈現出不同狀態(tài)。因此,學生憑借自媒體資源進行美聲藝術學習時,不僅容易受到單一言論的影響,還容易在一家之言中迷失藝術學習初心。
再次,自媒體時代聲樂藝術學習中容易令學生出現驕傲自滿的心態(tài)。當學生在美聲音樂藝術學習中,嘗試將自己的聲樂作品傳遞到自媒體平臺上,往往會收獲他人的贊賞和喜愛。此時如果不加甄別,學生十分容易被自媒體平臺上的贊賞打動,也容易在此過程中產生驕傲自滿的心態(tài),意識不到自己在美聲藝術呈現中存在的問題,而沉溺于他人的贊同和喜愛。這不僅不利于學生提升個人聲樂藝術表現力,還有可能使學生無法找到美聲藝術學習的明確方向。
針對上述自媒體在聲樂藝術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甄別能力,也需要在自媒體時代背景下不斷改進個人聲樂藝術學習狀態(tài),切實發(fā)揮自媒體平臺的正向教育價值。
首先,在應用自媒體資源之前,學生需要保持專注的學習狀態(tài),保證自己在聲樂藝術學習中全身心投入,不受外界的影響,認真投身于從自媒體平臺發(fā)掘聲樂藝術資源的良好學習狀態(tài)。
其次,學生需要嘗試在自媒體平臺上聆聽百家之言,能夠積極從豐富的聲樂藝術資源中汲取教育養(yǎng)料,而不會受制于一家之言,通過聆聽百家之聲,將其與教師日常的美聲音樂藝術教育理念進行整合分析,找出適合自己的聲樂藝術訓練方向。接著,學生則可以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進勢頭,提升個人美聲藝術表現能力。多樣化的自媒體資源應用,將使學生的眼界更為開闊,也能幫助學生形成平和淡定的心態(tài),促使其積極參與美聲藝術訓練和學習活動。
最后,學生需要始終以謙卑的心態(tài)面對個人美聲藝術學習過程。對于學生而言,取得進步和成長是必然的,也是聲樂藝術學習中必須經歷的階段,而始終保持謙卑理性的心態(tài)則是學生不斷進步的保證。
綜上所述,大學生需要積極結合隨處可見的自媒體資源不斷提升自我,也可嘗試將不斷提升的美聲歌唱能力呈現在自媒體平臺上,在經受檢驗的同時取長補短,砥礪前行。其次,大學生需要具備媒體資源的篩選能力,嘗試從海量的自媒體資源中選取對提升個人美聲歌唱能力有益的資源加以利用,不斷獲得提升和進步。再次,自媒體平臺上的聲樂藝術作品良莠不齊,學生可以借此內容鍛煉個人聲樂藝術欣賞和審美能力,對選出的藝術作品加以模仿和學習,針對其中存在不足的美聲聲樂作品加以自檢和規(guī)避。久而久之,學生將憑借對自媒體資源的運用,實現個人聲樂藝術表現能力的提升,也能更加自信、平穩(wěn)地進行美聲聲樂藝術作品的呈現。相信在自媒體資源豐富的今天,美聲聲樂專業(yè)的學生必能合理利用,有效提升自己,切實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