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金明
(廈門海投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型鋼混凝土結構是根據(jù)鋼結構特點結合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將大型鋼埋入鋼筋混凝土內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建筑結構體系,加強了鋼筋混凝土的強度和延展性,能夠實現(xiàn)較強的承載力和抗震能力,因此得以在大型建筑項目中廣泛使用。
漳州三寶廣場位于漳州市薌城區(qū),總用地面積為44 070.89 m2,總建筑面積為14.016 萬m2,結構層數(shù)地下一層、地上1~22 層,結構形式框架、框筒結構。項目由五星級酒店(框筒結構、21 層、建面約35726 m2、高度約95 m)、甲級寫字樓(框筒結構、22 層、建面約23 805 m2、高度約96 m)、街區(qū)商業(yè)(框架結構2~3 層、建面約4 370 m2、高度約9~14 m)、商業(yè)mall(框架結構、4 層、建面約37 449 m2、高度約23 m)、發(fā)電機房(框架結構、1 層、建面約50 m2、高度約5 m)、地下室(地下一層38 860 m2、高度約3.85~5.2 m)等組成。
本工程2#樓、3#樓主體結構形式為混凝土構件內包裹工字柱、H 型鋼柱、H 型鋼梁、鋼板梁,3#樓東入口鋼結構地下室部分結構形式為圓管鋼柱內澆筑混凝土。2#樓安裝高度標高為-5.3~+86.2 m,其中包裹H 型鋼柱、鋼梁大部分分布在-5.3 m~+24.0 m,鋼板梁分布在標高+24.0~86.2 m;3# 樓安裝高度從標高-5.3 m~+26.3 m,3# 樓東入口鋼結構地下室部分鋼柱安裝高度為標高-5.3 m~+1.300 m。2#樓鋼梁最大跨度為25.8 m,3# 樓鋼梁最大跨度為24.5 m。鋼柱、鋼梁施工時根據(jù)塔吊位置及塔吊起重參數(shù)進行分段安裝。
型鋼柱、型鋼梁包裹在混凝土中,施工工序需要鋼結構與土建相互配合:基礎施工→鋼柱預埋螺桿預埋安裝→型鋼柱、鋼梁安裝→綁扎鋼筋→安裝模板→澆筑混凝土→成品保護。
塔吊選型需兼顧鋼結構和土建兩個專業(yè)的特點,鋼結構要求塔吊能夠滿足鋼骨暗柱、暗梁的起重能力,汽車吊滿足整榀桁架梁的起重能力,同時滿足土建對現(xiàn)場的無縫覆蓋,需要考慮塔吊、汽車吊的獨立高度和附著方式滿足施工高度的要求。
十字形型鋼組合構件焊接:先將鋼板矯平,處理好后再數(shù)控精密下料進行切割,切割好的鋼板進行二次矯平,并對腹板坡口加工,再對拼板進行接長。按照設計要求對鋼板十字形組裝,再進行十字形的焊接,焊接完成后進行矯正和檢測,用端面機進行加工,再進行鉆孔,做好標識。
十字形型鋼組合構件組裝:先組裝H 形和T形構件,在專用H 形鋼自動組裝機上組裝成H 形和T 形構件,在專用H 形鋼生產線上的龍門式埋弧自動焊機上采用船形位置焊接。焊接按照工藝要求的焊接順序施焊,控制焊接變形。然后在鋼平臺上組裝胎架并抄平。在H 形鋼翼緣板和腹板上劃出定位中心線。與H 型鋼翼緣板連接的T 型鋼焊接完畢并通過UT 檢測合格后90°翻身繼續(xù)組焊與腹板鏈接的T 型鋼。全部焊接完成后,若變形超過規(guī)范要求,可進行火焰矯正。在十字形組合柱翼緣上放線,標出栓釘?shù)暮附游恢茫捎盟ㄡ敽附訖C按照栓釘焊接工藝進行焊接。
現(xiàn)場鋼結構梁吊裝分段安裝,利用模板腳手架作為支撐?,F(xiàn)有的塔吊作為包裹型鋼柱梁鋼結構安裝的機械,采用汽車起重機作為地下室部分鋼結構安裝的機械。型鋼結構安裝流程如圖1 所示。
圖1 鋼結構安裝流程
4.2.1 地腳螺栓預埋及首節(jié)鋼柱安裝
預埋錨栓安裝是錨栓預埋在土建底板結構施工中穿插進行。底板鋼筋及短柱鋼筋綁扎完成后移交工作面后測量放線,根據(jù)放線及首節(jié)鋼柱截面大小在底板面筋割洞,施工人員從洞口進入上下層鋼筋進行預埋。首先對模套進行定位,對好軸線、標高后,再安裝地腳螺栓,安裝后對地腳螺栓進行加固,上、下焊接兩排加固鋼筋于底板、短柱鋼筋上。完成后,拆除模套。
首節(jié)鋼柱(插入承臺的鋼柱)的安裝,首先鋼柱柱腳標高為-5.300 m,具體與承臺、地腳螺栓位置見圖2。
圖2 首節(jié)鋼柱、地腳螺栓、樁基示意
地腳螺栓完成后,對承臺面筋鋼筋網(wǎng)在鋼柱軸線3 m 范圍內及短柱鋼筋進行加固,再進行鋼柱的吊裝。調整好垂直度,復核鋼柱的軸線與標高。確保無誤后,再對鋼柱及柱腳對進行加固。
4.2.2 承臺上或樓層上鋼柱安裝
先進行柱腳安裝,在底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進行首節(jié)鋼柱安裝,鋼柱安裝到位后進行測量校正,經過測量校正,鋼柱定位尺寸與圖紙吻合,此時對鋼柱采取固定措施,安裝過程中,采用全站儀對其進行測量定位,澆筑混凝土后對鋼柱定位進行復核。
再進行鋼柱安裝,上節(jié)柱安裝時先進行測量放線,計算吊裝鋼柱柱頂觀測點坐標值,并查取上段柱柱頂焊后復測數(shù)據(jù),以指導吊裝鋼柱安裝就位。然后做好吊裝前準備,清理柱底對接坡口處的雜物等,并將柱身測量標示引測至柱頂,于柱底端標示構件就位的大致方向,以指導鋼柱就位;完成綁鉤工作,綁縛鋼爬梯、掛設防墜器,并準備主梁的連接夾板、高強螺栓。鋼柱吊裝時,塔吊緩慢起鉤,并轉動塔吊大臂、移動小車將鋼柱調運至安裝位置后,再緩慢降鉤至吊裝鋼柱靠近上段鋼柱;依據(jù)就位方向標示,調整鋼柱靠近姿態(tài),通過塔吊吊運配合人工牽引的方式引導吊裝鋼柱與上節(jié)鋼柱完成對接就位;就位后,及時用連接夾板及高強螺栓將吊裝鋼柱與上節(jié)鋼柱臨時連接起來。
4.2.3 鋼梁安裝
鋼梁的吊點設置上,鋼梁吊裝采用二點吊,吊點位置距離梁端為梁長的1/4,吊點的構造形式采用在梁上直接用綁扎兩圈千斤繩,繩頭用吊環(huán)捆扎鎖死。吊點位置見圖3。
圖3 吊點位置
為了防止鋼構件邊緣的稅利棱角在吊裝時損傷吊繩,應在鋼構件吊索綁扎處墊以麻袋、橡皮或木塊防護。
鋼梁安裝的豎向順序是按同一節(jié)柱的安裝高度,先上層梁、再中層梁、最后下層梁。鋼梁就位前對應的鋼柱必須校正完畢(包括標高、位移、垂直度、扭轉)。鋼梁吊裝就位后,在每個節(jié)點上用兩只過鏜沖對齊節(jié)點板上的上、下螺孔。出現(xiàn)不能滿足沖孔要求的情況時,則采用調節(jié)方法:若間距小,用鋼榫榫大間距;若間距過大,用倒鏈拉小間距。調節(jié)的原則必須保證鋼柱的垂直度在允許偏差范圍內,若無法保證,則進行擴孔(嚴禁氣割割孔,采用機械擴孔)或更換連接板處理,擴孔時,其最大容許擴大范圍不得超過1.5 mm。若超過1.5 mm,則按照JGJ82—91 《鋼結構高強度螺栓連接的設計、施工及驗收規(guī)程》修補。節(jié)點滿足沖孔要求后,原則上直接安裝高強螺栓,如有部分高強螺栓不能自由穿孔時,進行個別處理。
4.2.4 高強螺栓的安裝
扭剪型高強螺栓經檢驗后,檢查摩擦面并進行清理,將與高強螺栓配套的吊裝對正螺栓孔,再將高強螺栓放入孔內,并對高強螺栓進行緊固。一般分兩次進行,第一次為初擰,緊固至螺栓標準預拉力的60%~80%,第二次為終擰,緊固至螺栓標準預拉力,偏差不大于±10%。初擰、終擰均采用電動板手。
4.2.5 鋼結構現(xiàn)場焊接
鋼框架的焊接包括箱型柱接頭焊接、H 型鋼柱的接頭焊接,柱與梁的焊接及梁與梁的焊接,由于節(jié)點很多,所以應采用合理的焊接順序。一個標準框架柱結構空間一般有鋼梁,一個吊裝節(jié)鋼框架單元的立體空間的總體焊接順序為:上層鋼梁平面的梁-柱、梁-梁及支撐焊接→中間層鋼梁平面的梁→下層鋼梁平面的梁-柱、梁-梁及支撐焊接→柱對接焊接。在每一層平面上的焊接順序為先焊鋼梁與箱形柱連接焊縫,再焊鋼梁與H 形柱連接焊縫。對于兩端都與柱焊接的主梁。應先焊梁的一端焊縫,等其冷卻后再焊另一端。
在型鋼安裝完成后,進行混凝土施工。根據(jù)工作聘請的第三方專業(yè)檢測機構對項目型鋼混凝土進行質量檢測,主要是對多層及高層鋼結構安裝質量、高強度螺栓緊固度、焊接質量以及栓釘焊接點開展檢測,再選取受力較大的型鋼混凝土截面部位(柱底截面、柱頂截面)等進行檢測。經檢測后顯示型鋼的焊接安裝符合各項設計和質量控制要求,未發(fā)生明顯質量問題,型鋼混凝土內密實、緊固,型鋼與混凝土有效結合,未發(fā)生脫落、松散、裂縫等情況,檢測結果質量合格。
本工程使用了大量的H 型鋼柱、鋼梁混凝土結構,通過對型鋼的組合焊接、鋼結構安裝等各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控制,項目型鋼混凝土結構得到了廣泛應用,解決了大型建筑結構承載力和異形結構件混凝土澆筑施工等難點,強化了項目整體結構質量,保證了項目的順利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