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鵬
高中時期的地理學習相較于之前有所不同,一方面,在高中階段,地理的知識變得復雜且系統(tǒng),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高中地理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學生掌握更深刻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規(guī)律。為此,教師應當設計多元化的作業(yè),讓學生深入理解地理原理和地理規(guī)律的深層含義,并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地理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一、設計信息收集類的作業(yè)
所謂信息收集內容作業(yè),就是教師讓學生根據(jù)重點方向去搜集相關的信息,并將所收集的信息進行處理、匯總。這種方式能夠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地球的圈層結構”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該部分內容的重點知識,讓學生先明確重點知識。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圈層,地球的內部圈層可以分為三個圈層。在講解完這些知識之后,教師要讓學生自主去收集地球的外部圈層有哪些?地球的內部圈層又有哪些?地球的外部圈層分為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內部圈層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通過讓學生完成自主收集信息類作業(yè),學生能夠親自挖掘地理知識,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二、設計動手探索類的作業(yè)
高中地理是一門復雜且獨特的學科,它較初中階段,知識更加系統(tǒng)、抽象,學生難以充分掌握和理解?;谶@種情況,教師可以布置探索性的作業(yè),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索的方式,理解背后深層次的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
例如,在學習“地球的運動”這一內容的時候,首先,教師給學生講述最基本的知識,給學生打好相應的基礎,讓學生對于地球的運動有著最基本的認知。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轉動,從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轉動。地球繞著太陽進行公轉,周期為一年。在講解完這些基礎的知識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制作地球模型以及地球與太陽的位置模型。在學生觀察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近日點和遠日點分別在哪?黃赤交角到底是什么?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養(yǎng)成相應的地理思維,提升自身的地理水平。
三、設計調查問卷類的作業(yè)
設計調查問卷類作業(yè)的主要作用是讓學生從自身的生活出發(fā),體會生活中的地理。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學習完每個章節(jié)之后,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
例如,在學習“人類活動與環(huán)境問題”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環(huán)境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學校周圍是否存在垃圾污染的現(xiàn)象?人們對于垃圾的普遍認識是什么樣的?通過這些問題,設計調查問卷,其中要涵蓋生活中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和問題的解決方法。在設計完相應的調查問卷之后讓學生進行調查和訪問。針對學生所得出的方案教師要進行評價,給學生滲透人類發(fā)展與保護環(huán)境之間的重要關系,增強學生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從而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現(xiàn)階段我們應當重視作業(yè)設計情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特點,尋找學生樂意完成的作業(yè)內容。同時積極探索多元化的作業(yè)風格,保證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有效反饋途徑。在學生完成作業(yè)之后,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反思教學內容上存在的不足,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自主學習更多的地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