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液相還原溫度對草酸酯加氫制乙醇酸甲酯銀硅催化劑性能的影響

        2022-01-26 11:19:00董桂霖羅祖?zhèn)?/span>曹約強周靜紅李偉周興貴
        化工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粒徑催化劑納米

        董桂霖,羅祖?zhèn)?,曹約強,周靜紅,李偉,周興貴

        (1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上海 200237; 2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聯(lián)合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237)

        引 言

        乙醇酸甲酯(methyl glycolate,MG)分子中含有羥基和酯基兩種官能團,使它兼具醇和酯的化學性質(zhì),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廣泛應用于化工、醫(yī)藥、香料、高分子材料等領域[1-4]?,F(xiàn)有的MG主要以石油及其衍生物為原料,制備方法包括甲醛羰化法、甲酸甲酯偶聯(lián)法、氯乙酸酯化法等[5-6],一般需要強酸或強堿為催化劑,以及高溫、高壓反應條件,存在副反應多、收率低的問題[7-10]。因此,開發(fā)一條可替代的MG合成的溫和路線對于推動其廣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由來源廣泛的合成氣經(jīng)由草酸二甲酯(DMO)催化選擇性加氫制備MG 是一種更經(jīng)濟和環(huán)境友好的非油基工藝路線,具有重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廣闊的市場前景[11-13]。Ag催化劑由于其相對較弱的氫解活性,可以避免產(chǎn)物過度加氫副產(chǎn)物的生成,是目前用于DMO加氫制MG最有效的催化劑[14-16]。本課題組[17]先前以氨基功能化修飾的介孔二氧化硅納米微球(NH2-MSNS)作為載體,乙醇作為還原劑和溶劑,采用液相還原的方法制得了NH2-MSNS負載的Ag催化劑(Ag/NH2-MSNS),其DMO 選擇性加氫制MG 性能優(yōu)于文獻中其他已報道的催化劑。值得指出的是,催化劑制備過程中液相還原溫度影響Ag納米顆粒成核生長過程,將對Ag催化劑的性能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系統(tǒng)研究液相還原溫度對Ag催化劑性能影響規(guī)律,對于設計和優(yōu)化Ag催化劑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基于此,本文繼續(xù)以表面氨基功能化修飾的介孔二氧化硅納米微球(AS)為載體,以AgNO3為前體,以乙醇為還原劑,通過調(diào)整液相還原溫度制備了系列Ag/AS 催化劑,對比研究不同還原溫度下制得的Ag/AS催化劑在DMO加氫制MG反應中的性能差異。結合X 射線衍射、透射電鏡、DMO 程序升溫脫附實驗和原位紅外光譜等催化劑表征技術,對這些Ag/AS 催化劑結構進行解析,探討還原溫度對催化劑結構和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分析催化劑的構效關系,以期為催化劑的設計與優(yōu)化提供一定借鑒。

        1 實驗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原料及儀器

        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99%)、正硅酸乙酯(98%)、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99%)、草酸二甲酯(AR),百靈威科技有限公司;三乙醇胺(AR)、環(huán)己烷(AR)、甲苯(AR)、甲醇(AR)、乙醇(AR)、硝酸銀(≥99.8%),國藥集團試劑有限公司;氫氣(99.99%)、氮氣(99.99%),液化空氣上海有限公司;實驗用水為超純水(電導率<10-6S·cm-1)。

        儀器: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DF-101)、真空干燥箱(DZF-6500),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臺式高速離心機(TG18G),湖南凱達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超聲波清洗器(UC-10),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催化劑微反評價裝置(WF-10),上海浦景化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氣相色譜儀(GC9890),上海靈華儀器有限公司。

        1.2 催化劑制備

        表面氨基功能化修飾的介孔二氧化硅納米微球(AS)的制備是采用課題組先前報道的制備方法[17]。以制得的AS為載體,采用原位還原法制備了Ag負載量為3%(質(zhì)量分數(shù),下同)的Ag/AS催化劑,具體制備方法如下:1.0 g AS加入90 ml乙醇中,通過超聲振蕩制成AS 的均勻分散的乙醇懸浮液。將0.049 g AgNO3溶于24.5 ml乙醇滴加至上述懸浮液,于30℃下攪拌4 h,然后升至不同的溫度進行液相還原,繼續(xù)攪拌至懸浮液顏色變?yōu)樽攸S色。離心分離,沉淀物用乙醇清洗,分離得到的棕黃色固體在氮氣保護下于60℃干燥12 h。最終得到的催化劑按還原溫度不同分別標記為Ag/AS_70、Ag/AS_75、Ag/AS_80和Ag/AS_85,數(shù)字分別表示還原溫度為70、75、80、85℃。

        1.3 催化劑表征

        采用ASAP 2020 型物理吸附儀(Micromeritics 公司)在-196℃下測量樣品的N2物理吸附。所有樣品在300℃真空脫氣3 h,移除物理吸附的雜質(zhì),然后進行測量。根據(jù)Brunauer-Emmett-Teller(BET)方法計算其比表面積。使用脫附等溫線數(shù)據(jù),采用Barrett-Joyner-Halenda(BJH)方法計算其介孔孔徑和孔容。催化劑樣品的實際Ag負載量采用5110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ICP-OES,Agilent 公司)進行測定。采用JEM-2100F 型場發(fā)射透射電子顯微鏡(TEM,JEOL 公司)對樣品微觀形貌進行表征,加速電壓200 kV,配備Gatan GIF Tridium 型能量過濾器。催化劑物相結構性質(zhì)采用布魯克AXS公司的D8 Advance型X 射線多晶衍射儀(XRD)進行表征,使用波長為0.15418 nm 的Cu Kα射線,掃描步長0.02°,掃描2θ為10°~80°。采用Thermo Fisher 公司的K-Alpha 型X 射線光電子能譜儀(XPS)分析催化劑中Ag的電子結構,以Al Kα射線(hν=1486.6 eV)作為激發(fā)光源,以污染碳C 1s結合能(284.6 eV)為外標校正樣品的荷電效應。

        采用配有原位紅外透射樣品池的Frontier 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PerkinElmer 公司)進行DMO吸附原位紅外實驗。將30 mg 干燥后的樣品研細均勻后壓成薄片,放入樣品池支架上。350℃下用流量為50 ml·min-1的10% H2/Ar 還原3 h,然后抽真空去除表面吸附氫和樣品池殘留的氫氣,降至80℃。在飽和器中裝入5.0 g DMO,加熱至80℃,將其熔化為液體。通過真空泵將DMO 蒸氣吸入樣品池,維持1 h,使得DMO 在催化劑樣品表面吸附飽和。關閉飽和器出口閥,繼續(xù)抽真空以除去弱吸附的DMO。升溫至220℃,采集吸附DMO 后的原位紅外譜圖。掃描波數(shù)范圍4000~400 cm-1,分辨率4 cm-1,信噪比5000∶1,波數(shù)精度0.02 cm-1,掃描次數(shù)64??鄢尘昂蟮墓庾V,即得到DMO吸附的原位紅外光譜。

        在Autochem Ⅱ2920 型化學吸附儀(Micromeritics Instrument公司)上通過N2O 化學吸附與H2程序升溫還原(H2-TPR)組合測定樣品中Ag 的分散度(D)。具體為稱量100 mg 樣品,在350℃下用流量為50 ml·min-1的10%H2/Ar 中還原3 h,在He 氣氛下降溫至90℃。隨后,將樣品置于純凈的N2O中,流量為30 ml·min-1吹掃1 h,確保表面金屬銀原子完全氧化為Ag2O。再用流量為30 ml·min-1的Ar 吹掃樣品0.5 h,以排出吸附的N2O,冷卻至室溫。然后,引入流量為50 ml·min-1的10% H2/Ar,以10℃·min-1的升溫速率將樣品加熱到800℃,在此過程中使用熱導檢測器(TCD)監(jiān)測耗氫量,基于此并根據(jù)文獻的方法計算Ag 的分散度[17]。樣品表面Ag 原子先被N2O 氧化成Ag2O,然后在H2程序升溫還原(H2-TPR)過程中被還原為Ag原子,反應過程為:

        式中,Y為還原過程中氫氣的消耗量;MAg為Ag的摩爾質(zhì)量,107.868 g·mol-1;W為固體樣品質(zhì)量,g;WAg為ICP-OES 法測定的固體樣品中Ag 的質(zhì)量分數(shù),%;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6.022×1023;1.15×1019為金屬Ag的表面原子濃度,m-2。

        同樣在Autochem Ⅱ2920 型化學吸附儀上進行DMO 的程序升溫脫附(DMO-TPD)實驗。樣品在350℃下用流量為50 ml·min-1的10% H2/Ar 還原3 h除去表面氧化物。然后在300℃下,用Ar吹掃2 h除去表面吸附的雜質(zhì)。降溫至80℃,Ar 攜帶DMO 蒸氣吹掃樣品1 h 直至DMO 吸附飽和,后用Ar 繼續(xù)吹掃1 h排出弱吸附的DMO。然后,以10℃·min-1升溫速率將樣品加熱至800℃進行程序升溫脫附。DMO的脫附量通過在線質(zhì)譜儀(OmniStar 200),在多離子檢測(MID)模式下檢測,質(zhì)荷比m/z=59。

        1.4 催化加氫反應考評

        稱取0.5 g 催化劑填充至內(nèi)徑為8 mm 的固定床反應器的不銹鋼反應管恒溫區(qū),在350℃,H2流量為30 ml·min-1條件下還原活化4 h。然后將溫度降至考評溫度220℃,通過背壓閥將系統(tǒng)壓力調(diào)整為催化劑考評壓力2.0 MPa。將汽化器溫度升高到200℃。根據(jù)考評需要的氫酯比(H2/DMO),通過氣體流量計將H2流量調(diào)整到適合流量。根據(jù)考評需要的液時空速(LHSV),設定好高壓計量泵的DMO進料流量(液相料液為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的DMO 甲醇溶液),啟動計量泵開始進料。生成的產(chǎn)物經(jīng)冷凝器冷凝后進入產(chǎn)品罐,待系統(tǒng)反應穩(wěn)定后,通過氣相色譜對產(chǎn)物進行分析。色譜檢測器為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色譜柱為KB-Wax 型毛細管柱(30 m×0.45 mm×0.85 μm)。

        式中,W為DMO甲醇溶液中DMO的濃度,mol·L-1;V為DMO甲醇溶液的流量,L·h-1;CDMO為反應中DMO的轉化率;NAg為所用催化劑中Ag的總量,mol;D為采用N2O化學吸附和H2-TPR測量獲得的催化劑中Ag的分散度。為了獲得催化劑的本征活性,調(diào)整進料量在高LHSV條件下,DMO轉化率保持在20%以下。

        2 實驗結果與討論

        2.1 催化劑的微觀結構

        圖1 為不同還原溫度下得到的Ag/AS 催化劑的TEM 圖。從圖中可以看出,不同還原溫度得到的Ag納米顆粒均良好地分散在AS載體上,且隨著還原反應溫度的升高,Ag 粒徑呈現(xiàn)逐漸增大的趨勢。對Ag納米顆粒的粒徑進行統(tǒng)計,其結果如圖中的粒徑分布直方圖所示。由圖可知,當還原溫度分別為70、75、80、85℃時,Ag 納米顆粒的平均粒徑分別為5.5、7.3、11.4、20.6 nm。Ag 納米顆粒的粒徑與還原溫度的關系如圖2 所示,從中可以明顯看出Ag 納米顆粒大小隨還原溫度的升高而成指數(shù)型增大的趨勢。這可能是由于溫度升高,Ag的成核生長速度快速加快。此外,隨著還原溫度的升高,催化劑的比表面積(SBET)、孔容(Vpore)和孔徑(Dpore)逐漸減小(表1),這是由于Ag 粒徑的增大對載體孔道的堵塞程度逐漸加劇。進一步通過N2O 化學吸附和H2-TPD 測試得到的Ag 分散度和Ag 比表面積也隨還原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表1),與TEM測得的粒徑大小結果一致。

        圖1 不同還原溫度制得的Ag/AS催化劑的TEM圖及其對應的Ag粒徑分布Fig.1 Typical TEM images of the Ag/AS catalysts reduc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histograms of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表1 Ag/AS催化劑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Table 1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g/AS catalysts

        圖2 Ag納米顆粒粒徑與還原溫度的關系Fig.2 Ag particle size as a function of reduction temperature

        采用XRD對不同還原溫度制得的催化劑晶體結構進行表征,結果如圖3所示。四種催化劑在2θ為23°處的寬衍射峰歸屬于無定形SiO2(PDF 82-0512)[19],而在2θ為38.2°、44.3°、64.5°和77.6°處的衍射峰,分別歸屬于面心立方相Ag 的(111)、(200)、(220)和(311)面的特征衍射峰(JCPDS PDF 87-0720)[20-21]。當還原溫度為70℃時,其對應Ag/AS_70 催化劑XRD 譜圖僅在2θ為38.2°處觀察到歸屬于Ag(111)晶面的微弱衍射峰,表明載體上負載的Ag納米顆粒粒徑較小且分散良好[22]。隨著還原溫度的升高,催化劑在2θ為38.2°、44.3°、64.5°和77.6°處的衍射峰逐漸增強,意味著Ag 納米顆粒粒徑逐漸增大[23]。基于Ag(111)晶面的特征衍射峰,通過Scherrer 公式計算得到了Ag納米顆粒的平均粒徑。除了Ag/AS_70 催化劑上的衍射峰強度較弱無法計算外,Ag/AS_75、Ag/AS_80和Ag/AS_85 催化劑上的計算得到的Ag 納米顆粒平均粒徑分別為6.7、11.0、20.4 nm,與TEM 的分析結果吻合。此外,四種催化劑的XRD 譜圖中,除了面心立方相Ag 晶體的衍射峰外,沒有其他Ag 氧化物等物種的衍射峰存在,表明還原法制備催化劑的過程中前體AgNO3中的Ag+全部還原為單質(zhì)Ag。

        圖3 不同還原溫度制得的Ag/AS催化劑XRD譜圖Fig.3 XRD patterns of Ag/AS catalysts synthesized at different reduction temperature

        由上述結果可看出,不同還原溫度下制得的Ag/AS 催化劑粒徑差異明顯不同,可能會引起Ag 電子結構的顯著變化?;诖?,采用XPS 對不同Ag/AS 催化劑電子結構進行解析。如圖4 中Ag 3d的XPS 譜圖所示,Ag/AS_85 催化劑在368.2 eV 結合能處的峰歸屬于Ag03d5/2[24-25],且隨著還原溫度的降低,對應的Ag/AS 催化劑中Ag03d5/2的峰向高結合能方向偏移。這主要是由差分電荷效應導致的:小金屬納米顆粒的表面原子配位數(shù)較低,其電導率小于大金屬顆粒的電導率,內(nèi)部電子不能夠及時有效地補償因光電子發(fā)射引起的表面正電荷累積,從而導致觀察到的結合能明顯增加[26-27]??梢姡S著還原溫度的升高,Ag 顆粒粒徑增大導致其表面Ag 原子配位數(shù)增大,使得Ag 3d 軌道XPS 峰向低結合能方向偏移。高倍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M)表征結果也可以證實這一結論。從圖5中Ag/AS催化劑中Ag納米顆粒的HRTEM 圖中可以觀察到,不同催化劑中Ag納米顆粒的清晰晶格條紋,可分別屬于面心立方Ag 的(111)或(200)面的晶格間距。其中,當還原溫度為70℃時,其對應的Ag/AS_70 催化劑的HRTEM 圖顯示出不規(guī)則的晶格條紋,具有較多的攣晶缺陷和原子空位等,意味著Ag原子的配位數(shù)較低。隨著還原溫度升高,對應的催化劑上Ag納米顆粒粒徑增加,晶格條紋變得規(guī)則,呈現(xiàn)了晶體特有的長程有序、周期性重復排列的空間點陣結構特征,意味著Ag原子的配位數(shù)相對增加。配位數(shù)較低Ag位點對反應物吸附往往比較強,容易與反應物分子作用,進而表現(xiàn)出較高催化反應活性[28-30]。因此,不同還原溫度引起的Ag 納米顆粒的微觀形貌結構的差異可能會導致顯著不同的DMO催化加氫制MG的反應性能[31]。

        圖4 不同還原溫度制得的Ag/AS催化劑Ag 3d XPS譜圖Fig.4 Ag 3d XPS spectra of Ag/AS catalysts synthesized at different reduction temperature

        圖5 不同還原溫度下制得的Ag/AS催化劑高倍透射電鏡圖Fig.5 Typical HRTEM images of Ag/AS catalysts synthesized at different reduction temperature

        2.2 催化劑的性能考評

        在壓力為2.0 MPa,溫度為220℃,H2/DMO(mol/mol)為80 的條件下,對比研究了不同還原溫度制備的Ag/AS催化劑的性能,結果如圖6所示。隨著液時空速(LHSV)的增大,所有催化劑上的DMO轉化率逐漸降低;MG選擇性逐漸升高并最終穩(wěn)定在97.5%左右,而EG選擇性逐漸降低并最終穩(wěn)定在1.5%左右。這主要是由于DMO 加氫為串聯(lián)反應,低LHSV 時DMO在催化劑上的停留時間較長,容易導致DMO深度加氫生成EG;而LHSV增大時,DMO在催化劑床層停留時間縮短,可以減緩DMO 深度加氫生成EG 副產(chǎn)物[32]。對比不同還原溫度制得的Ag/AS 催化劑性能發(fā)現(xiàn)[圖6(a)],它們的催化活性存在顯著差異,從DMO轉化率上可以看出,Ag/AS催化劑加氫活性隨著還原溫度的升高而逐漸降低。此外,當還原溫度較低時,其對應Ag/AS 催化劑上MG 選擇性相對較低,而EG選擇性相對較高,這可能是由于加氫活性高導致DMO相對容易發(fā)生深度加氫反應生成EG。

        圖6 2.0 MPa、220℃、H2/DMO為80時Ag/AS催化劑在DMO加氫制MG反應中的性能考評Fig.6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g/AS catalysts in DMO hydrogenation to MG under 2.0 MPa,220℃,H2/DMO 80

        對比不同Ag/AS 催化劑上MG 收率發(fā)現(xiàn),在不同LHSV條件下,催化劑上MG收率隨著還原溫度變化的趨勢與DMO的轉化率一致,即隨著還原溫度的升高,MG 收率下降。對比LHSV 為0.5 h-1時不同還原溫度制得的Ag/AS 催化劑的性能發(fā)現(xiàn)[圖6(d)],隨著還原溫度的升高,Ag/AS 催化劑在DMO 轉化率和MG 收率上明顯降低,而EG 選擇性差異不明顯?;贒MO加氫性能評價結果,可以進一步計算得到催化劑上DMO 轉化的轉換頻率(TOF)對比催化劑本征加氫活性。為了排除傳質(zhì)對反應的影響,提高LHSV 使得DMO 的轉化率低于20%,使得反應處于動力學控制。計算得到的TOF 結果列于表1,Ag/AS催化劑的TOF 隨還原溫度的升高而顯著降低,降低還原溫度有利于提高Ag/AS 催化劑上DMO 加氫反應的本征活性。這可能是由于還原溫度降低時,催化劑上Ag 納米顆粒粒徑較小,Ag 的配位數(shù)降低,更有利于反應物的吸附活化。

        2.3 催化劑構效關系分析

        為了探究Ag/AS 催化劑上反應物分子DMO 吸附活化行為,本文采用原位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對不同催化劑表面DMO 吸附進行分析。圖7 為220℃下的催化劑上DMO 吸附的原位FTIR 譜圖。在純的氣相DMO 分子的FTIR 譜圖中,1805 和1775 cm-1處的吸收峰分別歸屬于C====O 雙鍵的不對稱伸縮振動νas(C====O)和對稱伸縮振動νs(C====O),1472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CH3(甲基)的不對稱變角振動δas(CH3),1234和1184 cm-1處的吸收峰則分別歸屬于C—O—C 的不對稱伸縮振動νas(C—O—C)和對稱伸縮振動νs(C—O—C)[32]。當DMO 在Ag/AS催化劑上吸附后,DMO 中C====O 和C—O—C 的伸縮振動特征峰都向低波數(shù)方向移動,特別是C====O 基團的峰,而—CH3基團的吸收峰保持不變,表明DMO是通過C====O 和C—O—C 基團吸附在催化劑的Ag位點上。隨著還原溫度從70℃升高到85℃時,Ag/AS 催化劑上吸附的C====O 和C—O—C 的伸縮振動特征峰分別從1753 和1722 cm-1逐漸藍移到1799和1766 cm-1。這種現(xiàn)象表明,隨著還原溫度的升高,DMO 在Ag/AS 催化劑上的吸附逐漸減弱[33-34]。這主要是Ag 粒徑隨著還原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對應的表面Ag 原子配位數(shù)升高而使得吸附能力減弱所致[21]。此外,圖8 中不同還原溫度制得的Ag/AS 催化劑上DMO-TPD 曲線也顯示出不同的DMO吸附性質(zhì)。在前期的研究中已經(jīng)證明,相比催化劑,AS 載體對DMO 沒有明顯的化學吸附,從而排除了載體對DMO 吸附的影響[17,35]。在300~500℃范圍內(nèi)觀察到脫附峰為催化劑上DMO 的脫附峰[36-37],而當還原溫度從70℃升高到85℃時,對應的Ag/AS 催化劑上DMO 脫附峰溫度從472℃降低至318℃,表明DMO 在催化劑上的吸附隨著還原溫度的升高而降低,與原位FTIR 的分析結果一致。因此,結合上述催化劑結構分析結果,可以看出Ag/AS 催化劑制備過程中的還原溫度升高導致了Ag 納米顆粒粒徑的增大,對應的Ag 配位原子數(shù)目增大,弱化了DMO 在催化劑表面的吸附,進而降低了其催化DMO 加氫制MG 的性能。

        圖7 氣相DMO分子的FTIR譜圖和DMO吸附于Ag/AS催化劑上的FTIR譜圖Fig.7 FTIR spectra of the gas-phase DMO molecule and the adsorbed ones on the Ag/AS catalysts

        圖8 Ag/AS催化劑上的DMO-TPD曲線Fig.8 DMO-TPD profiles for the Ag/AS catalysts

        3 結 論

        本文以表面氨基功能化修飾的介孔二氧化硅納米微球(AS)為載體,采用乙醇為還原劑,通過改變液相還原溫度制得了系列Ag/AS催化劑,對比研究了其催化DMO加氫制MG反應性能,并結合詳細的催化劑結構表征手段,探明了還原溫度對催化劑結構及其性能的影響機制。TEM和XRD等分析結果表明,Ag/AS催化劑隨著還原溫度的升高Ag顆粒的平均粒徑呈指數(shù)型增大。HRTEM和XPS表征指明,隨著還原溫度的升高Ag粒徑增大,對應的表面原子配位數(shù)增大,而DMO吸附的FTIR光譜和DMO-TPD分析表明這一結構特征的改變顯著影響了DMO在Ag催化劑上的吸附行為。其中,還原溫度升高時Ag粒徑增大,對應的表面原子配位數(shù)的增大減弱了DMO 在催化劑上的吸附,因而導致了其DMO加氫制MG的活性明顯降低。

        猜你喜歡
        粒徑催化劑納米
        納米潛艇
        木屑粒徑對黑木耳栽培的影響試驗*
        直接轉化CO2和H2為甲醇的新催化劑
        基于近場散射的顆粒粒徑分布測量
        新型釩基催化劑催化降解氣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劑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5:06
        V2O5-WO3/TiO2脫硝催化劑回收研究進展
        納米SiO2的制備與表征
        Oslo結晶器晶體粒徑分布特征的CFD模擬
        SAPO-56分子篩的形貌和粒徑控制
        亚洲处破女av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 东风日产系列全部车型| 美女扒开内裤让我捅的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观看| jk制服黑色丝袜喷水视频国产| 五月婷婷开心五月播五月| 男人添女人囗交做爰视频| 影视先锋av资源噜噜|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第一页|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日韩在线不卡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夫妻自偷自拍第一页| 亚洲av综合av一区|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五月天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久久精品伊人无码二区|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4hu四虎永久免费地址ww416| 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一本大道久久精品 东京热| 国产成人美涵人妖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热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www| 久久精品国产88久久综合| 国产丝袜爆操在线观看| 免费看黑人男阳茎进女阳道视频| 亚洲夜夜骑| 蜜桃人妻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网友自拍亚洲av| 亚洲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站| 天天夜碰日日摸日日澡|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 日本女优中文字幕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