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1978年10月中旬的一天,14歲的速滑運動員葉喬波和國家軍隊體育隊伍八一隊的小隊員們一起坐著大解放敞篷汽車,奔赴位于中國東北的黑河、嫩江、海拉爾、齊齊哈爾等地訓(xùn)練。他們不曾想到,兩個月后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大門,中國冰雪運動迎來了發(fā)展機遇期。
零的突破
1979年,中國奧委會恢復(fù)了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地位。1980年2月,中國冬季運動代表團首次走出國門,參加了在美國普萊西德湖舉行的第十三屆冬奧會,揭開了中國冰雪健兒冬奧征程和中國冰雪運動發(fā)展的序幕。
雖然因經(jīng)驗不足,服裝、設(shè)備差,中國冬奧健兒成績不佳,但這卻是新中國冰雪健兒首次登上國際體育舞臺。
20世紀80年代,滑冰和滑雪在中國都是小眾項目。1988年在加拿大卡爾加里舉辦的第十五屆冬奧會首次將比賽時間延長到16天。但由于中國未取得冰球參賽資格,高山滑雪、跳臺滑雪和現(xiàn)代冬季兩項的水平較低,而雪車、雪橇兩項又未開展,因此中國僅派出20人的代表團,參加了3個項目的競爭。雖然李琰在女子短道速滑表演賽中獲1000米金牌和500米、1500米銅牌,但中國代表團仍沒能在正式的比賽中獲得獎牌。
經(jīng)過12年的努力,在1992年法國阿爾貝維爾第十六屆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34名運動員參加了滑雪、滑冰、冬季兩項等34個小項比賽。葉喬波以40秒51獲得女子500米速滑亞軍,為中國代表團獲得了冬奧歷史上第一枚獎牌,實現(xiàn)了中國冬季項目獎牌“零的突破”。葉喬波憶起26年前的情景時不無遺憾地說:“我非常想贏得一枚金牌,但在比賽換道區(qū)意外出現(xiàn)了相撞事件,與金牌失之交臂,當時我既興奮,又遺憾!”此后她還在1000米比賽中,帶傷上陣,頑強拼搏,再次獲得銀牌。這屆冬奧會上,短道速滑名將李琰在女子500米比賽中,再為中國代表團拼得一枚銀牌;陳露在花樣滑冰比賽中,獲得了中國代表團在冬奧會花樣滑冰比賽中的最好成績第六名。
兩年后的第十七屆冬奧會在挪威利勒哈默爾舉行。年僅17歲、在上屆冬奧會上嶄露頭角的陳露在花樣滑冰女子單人滑比賽中,完成了全套包括5種共7個三周跳的高難度動作,為中國代表團獲得了第一枚花樣滑冰冬奧會銅牌,也使東方美韻終于在歐美人壟斷了上百年的花樣滑冰賽場上綻放異彩。
參加了多次冬奧會的中國隊,積累了一些參賽經(jīng)驗。1998年日本長野第十八屆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參賽人數(shù)達到新高,共有60名運動員參加了短道速滑、速滑、女子冰球、花樣滑冰、自由式滑雪、冬季兩項、越野滑雪等共40個單項的比賽,并獲得6枚銀牌和2枚銅牌,位列獎牌榜第16位。小將徐囡囡在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賽中奪得銀牌,為中國代表團實現(xiàn)了冬奧會雪上項目獎牌的零突破。
全面突破
改革開放20多年后,中國冬季運動競技體育迎來了輝煌時刻。在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奧會上,楊揚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賽中以44秒187的成績奪得冠軍,為中國代表團拿到冬奧歷史上第一枚金牌,實現(xiàn)了中國幾代冰雪人的夢想。
2006年都靈冬奧會,中國雪上項目參賽人數(shù)首次超過冰上項目。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成為這屆冬奧會上最活躍的力量。韓曉鵬在男子空中技巧比賽中依靠優(yōu)美的空中姿態(tài)和穩(wěn)定的落地,擊敗眾多聲名顯赫的歐美強手,為中國隊奪得了一枚預(yù)料之外的金牌。這不僅是亞洲選手首次問鼎自由式滑雪金牌,也是中國男子冰雪健兒首次在冬奧會上拔得頭籌,實現(xiàn)了中國雪上項目歷史性的突破。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短道速滑運動員包攬女子短道速滑比賽全部4個單項的金牌,實現(xiàn)大滿貫。其中,王濛不僅成功衛(wèi)冕了500米冠軍,還奪得了1000米金牌,與周洋、孫琳琳和張會組成的中國隊以4分06秒奪得女子接力冠軍,并打破世界紀錄。她也以4枚金牌和6枚獎牌的優(yōu)異成績,成為中國迄今獲得冬奧會金牌和獎牌最多的運動員。
與此同時,花樣滑冰隊也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已是第四次參加冬奧會的花樣滑冰雙人滑運動員申雪/趙宏博2000年曾宣布退役,并結(jié)為伉儷。但為了一圓冬奧會奪金夢想,他們兩年后復(fù)出。在溫哥華冬奧會上,他們?nèi)绨V如醉的表演獲得了全場觀眾長時間的喝彩,自由滑得到139.91分的高分,最終以總分216.57刷新了國際滑聯(lián)的最高分紀錄,成為當之無愧的冠軍。
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選手張虹在速度滑冰1000米比賽中奪得金牌,實現(xiàn)了中國速滑歷史突破。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男子短道速滑運動員武大靖在裁判條件非常不利的情況下,為中國代表團奪得了唯一的一枚金牌。
跨越式發(fā)展
2015年,中國成功申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國冬季體育運動迎來了一次重要的歷史發(fā)展機遇。如今,中國的滑雪場已達700多個,室內(nèi)冰場250多個,滑雪人口超過1500萬。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前主任趙英剛說:“國家開始重視冰雪運動,對冰雪運動項目的支持力度逐漸加大,運動員出國比賽次數(shù)增多,水平不斷提高?!?/p>
北京獲得冬奧會舉辦權(quán)時,許多冬季項目在中國還是空白,經(jīng)過3年突破常規(guī)的發(fā)展思路,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參加了55個小項的角逐,創(chuàng)造了參加冬奧會項目歷史之最。針對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國的目標是在109個小項中,爭取實現(xiàn)“全項目參賽”。在各方的努力下,覆蓋了全部109個項目的31支國家集訓(xùn)隊很快組建了隊伍,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冰雪隊伍人才短缺、冬季項目薄弱的問題。2020年,通過選拔、競爭和優(yōu)勝劣汰,中國冬奧備戰(zhàn)選手由4000多人精簡至1100多人。
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臨近,中國冰雪運動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局面,越來越多的大眾走上冰場、雪場,中國正在踐行申辦時“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