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
(遼寧省撫順市傳染病醫(yī)院五療區(qū),遼寧 撫順 11300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種常見的肝病,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細胞癌等,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該病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抗病毒、抗炎、免疫調節(jié)、抗纖維化治療等[1]。乙型肝炎病毒的主動復制是肝損傷和發(fā)病的原因,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需長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以改善肝細胞炎性壞死和肝纖維化,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抗病毒治療能長期有效抑制病毒復制,延緩肝病的進展[2]。替諾福韋酯與恩替卡韋均為常用藥物,但臨床上針對二者的療效仍存在一定爭議。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6例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旨在探討替諾福韋酯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及對肝功能指標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6例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年齡、性別組間具有可比性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3例。對照組男35例,女28例;年齡18~66歲,平均(43.54±6.35)歲;病程3~12年,平均(7.65±1.63)年。觀察組男36例,女27例;年齡19~65歲,平均(43.68±6.43)歲;病程2~13年,平均(7.53±1.42)年。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乙型肝炎相關診斷標準[3];無精神疾??;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對本研究藥物過敏;合并腎、腦、肺、心功能疾病者;中途改變、放棄治療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予以恩替卡韋(福建廣生堂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172,規(guī)格:0.5 mg)治療,口服,每次0.5 mg,每天1次,連續(xù)治療48周。
1.3.2 觀察組 觀察組予以替諾福韋酯(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3185,規(guī)格:0.3 g)治療,口服,每次300 mg,每天1次,連續(xù)治療48周。
1.4 觀察指標 ①肝功能指標:采用全自動化儀(日立7600型)分別檢測兩組治療前、治療48周后肝功能指標,包括血清中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總膽紅素(TBiI)、白蛋白(ALB)指標水平。②乙肝病原學指標:采用熒光分析儀(美國ABI 7300)測定脫氧核糖核酸(HBV DNA),采用生化儀(日本SANYO公司AU2700)檢測患者ALT水平;采用電化學化工分析儀(德國cobase-601)測定乙肝5項,計算HBV DNA陰轉率、HBeAg陰轉率及ALT復常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AST、ALT、TBil、AL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AST、ALT、TBiI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ALB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liver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liver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AS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L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TBiI,總膽紅素;ALB,白蛋白。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對照組(n=63)觀察組(n=63)t值P值對照組(n=63)觀察組(n=63)t值P值AST(U/L)149.23±38.17 146.35±37.64 0.426 0.671 76.34±30.22a 57.21±20.39a 4.165 0.000 ALT(U/L)114.52±29.13 121.37±24.26 1.434 0.154 53.19±9.65a 28.53±7.48a 16.031 0.008 TBiI(μmol/L)51.28±8.36 50.42±8.29 0.580 0.563 19.15±5.63a 15.78±5.28a 3.466 0.001 ALB(g/L)30.39±1.35 30.12±1.26 1.161 0.248 32.39±1.46a 35.95±0.56a 18.070 0.000
2.2 兩組治療后乙肝病原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ALT復常率、HBV DNA陰轉率、HBeAg陰轉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乙肝病原學指標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pathogenic indexes of hepatitis B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n(%)]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種臨床上難以治愈的慢性傳染病,誘發(fā)因素是人體內的病毒尚未完全清除,長期潛伏在患者體內。該病因遺傳、免疫等因素對肝細胞的病理損傷,并發(fā)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慢性乙型肝炎治療時間長,且易復發(fā),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4-5]。因此,尋找有效的治療藥物,特別是安全性及可行性均較高的單一用藥方案具有重要意義[6]。
目前,替諾福韋酯與恩替卡韋是常用的治療藥物,可有效抑制HBV多聚酶,還可通過磷酸化成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鹽[7-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AST、ALT、TBiI均低于對照組,ALB、HBV DNA陰轉率、HBeAg陰轉率、ALT復常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替諾福韋酯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指標,有助于提高細胞免疫功能,調節(jié)機體異常的免疫功能,進而提高HBV DNA轉陰率及HBeAg轉陰率[9]。分析原因為,替諾福韋酯與恩替卡韋是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類似物,HBeAg陽性是HBV復制的標志,當患者HBeAg轉陰時,HBV復制減少,感染性降低,病理改變停止[10]。恩替卡韋具有病毒突變率低、安全性高、病毒抑制作用強等特點,臨床運用廣泛,但也有研究[11]表明,為達到最大的療效,建議因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重型肝炎患者或有重型肝炎傾向的患者使用。替諾福韋酯是新型的治療藥物,該藥可有效對抗病毒,耐藥率低,可有效作用于HBV DNA聚合酶正鏈,抑制反轉錄酶及其活性,阻止HBV DNA復制,具有起效快、抗病毒、不易產生耐藥性及耐受性強等特點[12]。
綜上所述,相比恩替卡韋治療,采用替諾福韋酯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HBV DNA陰轉率及HBeAg陰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