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秀 馮苑苓 黃菊珊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528000
近年來,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及經(jīng)濟水平的迅速提升帶來的不良生活習慣、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等,導致肺癌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現(xiàn)已成為高居首位的癌癥[1-2]。肺癌根治術是治療Ⅰ~ⅢA期肺癌的重要方式,可有效清除腫瘤病灶,促進良性轉歸,延長生存時間[3]。心理彈性是指個體在面對壓力、挫折、創(chuàng)傷等心理與行為表現(xiàn)的適應能力[4],對于肺癌患者而言,由于癌性疼痛、疾病軀體與心理負擔、昂貴的治療費用、工作與生活功能的下降及不確定的預后,導致患者心理壓力增加,心理彈性下降,造成負面的應對疾病行為,影響肺癌根治術的順利實施及降低圍手術期配合依從性,對預后造成不良影響。本文調(diào)查了我院近年來接收的擇期行肺癌根治術術前的心理彈性水平,旨在制定針肺癌根治術圍手術期的心理彈性改善方案提供參考,以提升患者對疾病與手術的應對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胸外科接收的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18周歲;(2)均經(jīng)病理學或細胞學檢查確診為肺癌;(3)肺癌分期為Ⅰ~ⅢA期,均為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治療,符合肺癌根治術的相關手術指征;(4)具備良好的理解、溝通能力,可配合完成相關量表的調(diào)查;(5)臨床資料完備;(6)知情知悉并同意本研究內(nèi)容。排除標準:(1)不可手術的晚期肺癌;(2)既往存在精神疾??;(3)伴認知功能異常;(3)伴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官病變、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其他惡性腫瘤;(4)吸毒、酗酒、阿片類藥物濫用/成癮史;(5)拒絕參與本研究者。
1.2 方法
1.2.1 調(diào)查內(nèi)容。包含:(1)人口社會學資料。 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diào)查表調(diào)查;(2)疾病特征資料。病理分型、TNM分期、病程、腫瘤直徑,由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讀取。(3)家庭關懷指數(shù)(Family care index,F(xiàn)CI)[5]與Herth希望指數(shù)(Herth hope index,HHI)[6]。采用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Smilkstein 編制的FCI量表評估家庭結構與家庭功能,該量表包含適應度、合作度、成長度、情感度及親密度5個條目,采用Likert 3級評分法評估,分為“幾乎很少”“有時這樣”“經(jīng)常這樣”,分別對應0~2分,總分0~10分,得分越高,代表家庭結構與家庭功能越好。該量表經(jīng)檢測Cronbach’α為0.80~0.83,效度為0.80[7]。HHI:采用HHI量表評估,該量表包含對現(xiàn)實和未來的積極態(tài)度(3個條目)、與他人保持親密關系(3個條目)、采取積極的行動(3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分為“非常反對”“反對”“同意”“非常同意”,分別對應1~4分,總分12~48分,得分越高,代表希望水平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α為0.87,效度為0.92[8]。(4)采用康納—戴維森韌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9]評估患者術前的心理彈性水平,該量表包含樂觀(4個條目)、自強(8個條目)與堅韌(13個條目)3個維度,共25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分為“完全不正確”“很少正確”“有時正確”“通常正確”“幾乎所有時候都這樣”,分別對應0~4分,總分0~100分,評分越高,代表心理彈性越好,以CD-RISC<50分代表心理彈性水平差,50~80分代表心理彈性水平中等,>80分代表心理彈性好。該量表經(jīng)檢測Cronbach’α為0.90,效度為0.80[10]。
1.2.2 調(diào)查方法。調(diào)查前向患者講明調(diào)查的目的與方法,取得其同意后,發(fā)放相關問卷調(diào)查表。由患者依據(jù)量表內(nèi)容及實際情況,如實作答;若存在閱讀困難的患者,則由調(diào)查者向其解釋量表相關內(nèi)容,由其作答。問卷填寫完畢后,檢查問卷填寫完整度,并現(xiàn)場回收。本次共發(fā)放問卷170份,回收有效問卷158份,回收率92.94%
2.1 CD-RISC現(xiàn)況 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患者的CD-RISC得分見表1。
表1 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患者的CD-RISC得分現(xiàn)況
2.2 擇期行肺癌根治術CD-RISC得分單因素分析 文化程度、婚姻狀況、TNM分期、病程、腫瘤直徑、FCI及HHI因子下的CD-RISC得分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患者的CD-RISC得分單因素分析(n=158)
2.3 CD-RISC得分線性回歸分析 以CD-RISC得分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子為自變量,行線性回歸分析,得出文化程度、TNM分期、婚姻狀況、病程、FCI、HHI為CD-RISC得分的相關影響因子,建立線性回歸方程y=42.425+3.281(X1)-4.866(X2)+3.160(X3)-0.482(X4)+1.320(X5)+0.593(X6)。詳見表3。
表3 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患者的CD-RISC得分相關因子的線性回歸分析
3.1 擇期肺癌根治術術前心理彈性現(xiàn)況分析 陳玉梅等[11]報道顯示心理彈性水平與癌性疲乏、應對方式、負面心理、生活質量密切相關,較低的心理彈性水平可加重癌癥負擔,誘發(fā)或加重負面情緒,在面對疾病時出現(xiàn)逃避與屈服,并降低生活質量。較高的心理彈性水平,可讓患者在面對疾病時,保持積極、穩(wěn)定、正向的心理狀況,正確、客觀地看待病情,并激發(fā)內(nèi)在的與疾病斗爭的信念,保持良好的遵醫(yī)行為。鐘夢詩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較低的心理彈性水平可誘發(fā)患者抗拒治療、自殺意念、冷漠、軀體化等復雜心理,并影響院內(nèi)治療與護理計劃的執(zhí)行。因此,對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采取積極干預措施,提升其心理彈性水平,有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并促進良性轉歸。武一彥等[13]報道顯示,Ⅱ~Ⅳ期肺癌患者的CD-RISC得分為(55.49±11.86)分; Alarcón等[14]報道癌癥的CD-RISC得分為(66.69±10.15)分。本文結果顯示,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患者的CD-RISC量表下樂觀、自強、堅韌評分及總分分別為(9.45±1.99)分、(20.13±4.79)分、(30.56±7.64)分及(60.14±11.68)分,心理彈性水平處于中等水平。本文CD-RISC得分高于武一彥的報道,原因主要為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患者TNM分期多為Ⅰ~Ⅱ期,而文獻中納入Ⅲ~Ⅳ期肺癌患者較多,TNM分期是反應疾病程度的客觀評價指標,TNM分期越高,意味著疾病負擔越重,預后越差,給患者造成的心理應激反應越高。本研究患者的CD-RISC得分低于Alarcón的報道,原因可能與文化差異、宗教信仰及社會因素等有關。
3.2 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患者心理彈性得分影響因素 本文中對CD-RISC得分行線性回歸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文化程度、TNM分期、婚姻狀況、病程、FCI、HHI為CD-RISC得分的相關影響因子。說明文化程度、TNM分期、婚姻狀況、病程、FCI、HHI水平是影響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患者心理彈性的重要因素,上述因素與心理彈性的關聯(lián)可能為:(1)文化程度越高,患者在面對癌癥時更易形成理性的思維,更為客觀地看待疾病,并從中找出積極的意義,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建立并維持應對疾病的良好心理彈性;其次患者文化程度越高,在經(jīng)濟收入、人際交往中有更大的優(yōu)勢,在應對疾病時更容易獲得社會支持,良好的社會支持在協(xié)助其建立及維持良好的心理彈性有所幫助;最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更多的從事腦力職業(yè),在長期的腦力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困境應對方式,在面對癌癥時更為積極、樂觀,心理彈性水平越高。(2)TNM分期越高,臨床表現(xiàn)如咳嗽、咳痰、癌性疼痛、精神狀態(tài)差、體重下降、氣體交換減少或障礙等愈發(fā)明顯,嚴重的臨床癥狀將增加患者軀體負擔,造成心理彈性水平下降;其次TNM高分期預示著患者工作能力下降、人際交往圈縮小、生活質量下降,更易引發(fā)或加重失落、沮喪、悲觀、絕望、無助等負面心理,造成心理彈性水平下降。(3)婚姻是建立家庭的方式,家庭是最小、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單元。在婚患者應對疾病威脅時,更易獲得家庭成員的協(xié)助,無論在生活照料、陪護、情感支持、鼓勵、關心等層面上,與未婚或離異/喪偶患者比較均有優(yōu)勢,心理彈性水平更高;其次在婚患者有更高的回歸家庭、回歸社會、與家人團聚的期望,這些期望對于其建立及維持正面的應對疾病態(tài)度、配合治療依從性及良好的希望水平有重要幫助,積極正面的態(tài)度可提升心理彈性水平。(4)病程越長,肺癌進展程度越高,TNM分期越高,給患者造成的心理應激反應越強烈,患者對轉歸的預期越差,心理彈性水平越差;病程越短,肺癌進展程度越低,TNM分期越低,患者對轉歸的預期較高,心理彈性水平越高。(5)當患者面對疾病負擔時,家庭成員提供關心、關愛、關懷、支持、照料、幫助、情感慰藉是建立及維持患者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重要支持手段。良好的家庭支持可提升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幫助患者由負面的心理向正向轉化,有利于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建立與維持,進而提升心理彈性。(6)希望可提升個體的正性積極力量,引導患者建立正確的健康行為傾向,讓其主動地適應并戰(zhàn)勝疾病。Chen等[15]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肺癌患者的HHI水平與焦慮、抑郁得、生活質量分呈現(xiàn)顯著的負相關性,與積極應對方式有顯著的正相關性。高HHI水平反映了患者的積極心理信念,高HHI可減輕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擔憂情緒,緩解其癥狀困難,還有助于其建立應對心理危機、疾病危機的積極應對方式,這對于改善心理彈性有重要幫助。
綜上所述,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患者術前的心理彈性處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TNM分期、婚姻狀況、病程、FCI、HHI是影響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患者術前的心理彈性水平的重要影響因子。在今后對擇期行肺癌根治術患者的干預應關注其心理彈性,并針對相關因子,加強護理干預,全方位促進患者良性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