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敏
2021廣州車展上,廣汽傳祺挾主場之利,全力出擊。傳祺GS4 PLUS、傳祺M8四座榮耀版及尊貴福祉版、傳祺影豹、第二代雙擎GS8、概念車EMKOO聯(lián)袂參展。
近兩年,傳祺在細分車型上已經開始領跑,開辟“輕跑”領域,獨闖跨國廠商視為“自留地”的中大型SUV領域,在競爭激烈的緊湊型SUV領域敢于“搏浪一擊”。
但是,這些信息畢竟是在一兩年的時間里逐步釋放的,其戲劇性遠比不上傳祺在車展上釋放的新信息更有爆炸性。廣汽傳祺管理層披露,傳祺品牌的戰(zhàn)略方向,將全面轉向混動化。
這在中國品牌中,應該算是很出位的。大家習慣于混動在各家車企的新能源戰(zhàn)略中唱配角,以至于提到新能源,幾乎等同于電動化。
實踐出真知。跨國車企對待電動化的反映是拿基礎車系來拼,而利潤較高的中大型SUV和轎車,不約而同地謀求混動化轉型。
傳祺也是如此。第二代GS8(包含燃油版和混動版)1個月內積累了受限訂單超過1萬輛,而且多數是頂配混動版。很多客戶連車都沒看到就下單,即傳說中的“盲訂”。中大型SUV混動有這么香嗎?
其實在傳祺看來,幾乎所有車系混動都香,只不過中大型車更香而已。
客戶看重的是體驗。今年1至10月,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250萬輛,同比增長1.8倍,目前全國新能源車累計已超過700萬輛。充電排隊、充電樁安裝難等情況也頻頻出現。
今年以來每逢節(jié)假日,高速充電站一樁難求,最長的等待4小時之久。數據也支持這一點,截至今年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車樁比為3.05:1,與2020年底的2.93:1相比,實際上車樁比更低了。
更糟糕的是,在車輛集中使用的時間和空間中,補能設施需求也是集中的。
北京的私樁、共用樁設施已經相對完善。但是,最近有電動車主反映,很多小區(qū)已經停止安裝充電樁,200多臺車,物業(yè)只裝了60個私樁,就不再允許新裝。原因是一個私樁(非高壓樁)相當于一戶居民用電,目前配電容量已滿,除非新建逆變器和增加輸電容量。
全國其他城市也存在停車位緊張、電容不足、改線成本高的問題。目前,全國有40%以上的電動車主沒有私樁。補能設施增長趕不上新能源車增長速度,幾年內,充電體驗將變得更差。
但脫碳關系到人類福祉。COP26(《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的中美聯(lián)合宣言,再次重申了大國減排決心,并要求締約方制定出減排路線圖。
我國已經提出“3060雙碳戰(zhàn)略”,汽車產業(yè)是重要一環(huán)。官方預測稱,到203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約為4.3億輛。也就是說,2020年至2030年的十年間,國內汽車增量可能會達到1.5億輛左右,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控制汽車增量中的電氣化比重至關重要。
企業(yè)普遍對2030碳達峰有充足的信心,但對于更遠期的“碳中和”感覺缺乏行動指引。汽車是碳排大戶,不能指望和國家要求的時間點(2030)同步,應該提前壓平碳排增長曲線。不光是提前一兩年碳達峰的問題,而是增長曲線必須變緩,這樣才能為難度更高的碳中和爭取時間。
如何在客戶體驗和國家戰(zhàn)略中找到平衡?廣汽傳祺已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全系混動化。承接國家的雙碳戰(zhàn)略,結合企業(yè)自身技術優(yōu)勢,滿足客戶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傳祺在集團大戰(zhàn)略指導下,決定2025年實現全系車型混動化,2030年混動車型銷量占比超過60%,積極探索清潔能源動力的推廣應用,挑戰(zhàn)2045年實現“碳中和”。
這樣的路線圖,貌似提前量很大,實際將企業(yè)置于戰(zhàn)略主動地位。有人猜想,傳祺將踐行HEV、有條件EV(前提是生產周期充分脫碳),向FCV(氫燃料電池車)進化?!笆奈濉彪A段,低碳混動將成為現實路徑。
雖然燃油車的理論熱效率為55%(奧拓循環(huán)),但在工程實踐中,大家發(fā)現45%、46%有技術路徑,卻已經非常不經濟。因此,43%是量產上限。
而在混動架構下,發(fā)動機只工作在高效區(qū)間(低速為EV模式),提升了平均熱效率。大功率工況下,電機+發(fā)動機雙驅動,動力更強,因此實現了碳排和動力猛的雙重優(yōu)勢。
依托廣汽集團的技術力量,廣汽傳祺將通過“綠擎技術”+雙電機,充分兌現混動優(yōu)勢。搭載廣汽雙電機技術的混動車型,既兼顧動力性能,保證節(jié)油性,還兼?zhèn)潇o謐性、操控以及舒適,這也證明了傳祺的研發(fā)實力。
傳祺握有兩大王牌混動組合,對接下來將要開啟的混動時代,有充分的信心。第一張王牌,在第二代GS8上有充分體現。
燃油車發(fā)動機、燃油平臺變速箱的動力組合,變成混動專用發(fā)動機、雙電機DHT(混動專用變速箱)、混動專用電池。這意味著傳祺代表中國品牌奪得技術優(yōu)勢,老牌跨國企業(yè)在燃油車上的技術優(yōu)勢不再。
混動專用發(fā)動機,日美韓車企先行,但是不壟斷,傳祺擁有獨特技術。雙電機DHT,中國品牌技術領先于歐美企業(yè)。
在2030年前壓低碳排增長曲線的同時,傳祺混動戰(zhàn)略至少令其與跨國企業(yè)在技術上不遑多讓,同時擁有部分領先子系統(tǒng)。傳祺在不斷擴大混動規(guī)模之后,專用電池和DHT采購價格隨之下滑,一旦到達HEV或PHEV與燃油車價格基本一致的時候,無須政府強制淘汰燃油車,消費者將對其進行自發(fā)淘汰。
第二代GS8混動版,采用了豐田的第四代增強版THSⅡ混合動力系統(tǒng),目前該系統(tǒng)和第四代漢蘭達混動版使用的系統(tǒng)技術來源相同。豐田的混動系統(tǒng)不但功率密度和效率高于同類產品,而且累計銷量多達18000萬輛,可靠性經過長期檢驗。新GS8采用豐田的鎳氫電池,不但低溫性能好,而且即使在最惡劣的情況下電池也不會著火,安全無憂。
廣汽傳祺與豐田強強聯(lián)合,搭配傳祺自研的第三代2.0TM發(fā)動機,使之與THS混動系統(tǒng)適配。在擁堵蠕行、高速行駛、輕越野和60公里等速多工況下,都能實現經濟性和體驗的雙重優(yōu)勢。
其實經濟性也意味著減少碳排。全新第二代GS8雙擎系列0-100km/h加速時間為6.9s。NEDC工況油耗5.3L/100km,綜合工況節(jié)油率達到30%以上,一箱油可跑超過1000km。
值得一提的是,傳祺引以為豪的2.0TM發(fā)動機,采用米勒循環(huán),高達350bar高壓直噴系統(tǒng)(相當于柴油共軌直噴的壓力),不但扭矩高達320N·m,最高熱效率也達40.23%。匹配雙電機混動系統(tǒng),如虎添翼,讓這輛大型SUV體態(tài)輕盈,動力源源不斷。
據悉,THSⅡ+2.0TM發(fā)動機適合傳祺從A+級、B級一直到C級車型,在中大型SUV上使用該系統(tǒng),相得益彰。
在打造更懂國人的混動系統(tǒng)問題上,傳祺更打出另一張王牌,即廣汽自研的GMC 2.0混動系統(tǒng),這是綠擎技術的“另一極”。
GMC 2.0系統(tǒng)擁有多檔位DHT和2.0ATK專用混動發(fā)動機。前者采用雙電機串并聯(lián)(P4)技術,在純電動、増程、混動、燃油直驅等多種能量分配模式,熱效利用系數高達95.5%。也就是說,該DHT系統(tǒng)發(fā)熱非常小。其獨有的變壓技術,為電機和電池小型化贏得了裕量。后者則憑借超高壓縮比和精確冷卻系統(tǒng),實現42.10%有效熱效率。在中小型混動專用發(fā)動機技術上,傳祺站在世界的前沿。
傳祺的2025計劃,非常仰仗這款動力組合。因為GMC2.0可以拓展HEV、PHEV多種模式,適配不同車型。到2030年,單車碳排將比2020年下降40%。
在傳祺展臺上,讓人無法不注意到造型未來感十足的概念車EMKOO。這種科幻造型被傳祺稱之為科技工業(yè)美學的新主張:“跨速邊鋒”。它的造型跳脫出設計主流范式,整體前低后高的車身姿態(tài),滿弦造勢的車身曲面,加上躍遷光柵、科幻尾翼、光劍尾燈等等細節(jié)加持,極具賽博未來感。不難看出,傳祺意在引領下一代SUV的設計趨勢。
簡單說就是XEV+ICV。前者代表橫跨多種新能源方案,后者則代表智能網聯(lián)能力。兩者融合,將從根本上增強新能源的產品力,一舉超過燃油車。當種種體驗遠遠超過燃油車之后,消費者就會自然萌生替代想法。因此,致力于碳排減少,提高新能源產品的價值,是治本之道。
在EMKOO身上,可以明顯感知到傳祺“混動化+智能化”雙核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正在落實到產品上,而且給人的遐想空間巨大。如果未來能如EMKOO描述的那樣,雙碳戰(zhàn)略就從任務變成了在享受生活的過程中促進人類福祉。
廣汽傳祺將步步為營,兌現它對國家和消費者的雙重責任,而這些責任已經融入到2025-2030的混動戰(zhàn)略中。傳祺握有如此之多的技術牌,可以搭配出萬花筒般的產品技術組合。如此,“一祺智行 更美好“的口號作為戰(zhàn)略的形象表達,也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