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chǎn)業(yè)》記者 殷柱山
□ 陳國昀
平魯人把土豆稱為山藥。山藥,在東北、河北、內(nèi)蒙稱土豆,兩湖地區(qū)稱洋芋,江浙一帶稱洋山芋,廣東稱之為薯仔,閩東地區(qū)則稱為番仔薯。山藥是中國五大主食之一,其營養(yǎng)價值高、適應力強、產(chǎn)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和玉米。
平魯人都知道,山藥其實是另外一種蔬菜,但祖祖輩輩還是把土豆稱為山藥。平魯人叫它山藥,因為它確實是一味藥,中醫(yī)認為山藥“性平味甘,能健脾和胃,益氣調(diào)中,緩急止痛,通利大便。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腸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暢的患者效果顯著”?,F(xiàn)代研究證明,山藥對調(diào)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便秘、心腦疾病和“三高”患者們可是常服用的“良藥”。
山藥的種植歷史相當久遠。據(jù)有關資料介紹,在距今大約七千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東部遷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脈,在湖區(qū)附近安營扎寨,以狩獵和采集為生,是他們最早發(fā)現(xiàn)并食用了野生的土豆。
剛開始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人們還沒有種植、食用山藥。在當時的上流社會,人們把山藥視作鮮花,其花朵呈白色或藍紫色,形狀小巧玲瓏,葉片茂盛濃綠,貴族家庭將其作為裝飾品。可以想象,那時的山藥肯定有一個美麗的名字。
十六世紀,山藥開始在法國和英國種植,隨后傳入美國和俄國。據(jù)有關史料記載,山藥在明朝時傳入我國。明朝萬歷年間,各地災荒不斷,餓殍遍野。遠在菲律賓的華僑見國人饑寒交迫,就把易栽培、產(chǎn)量高的山藥引入中國。經(jīng)過各地試種,發(fā)現(xiàn)山藥最適合在高寒地區(qū)生長,且適宜在種植莜麥的地區(qū)大量種植,可以為十年九旱廣種薄收的山區(qū)人民提供生活保障。
從營養(yǎng)角度來看,山藥與大米、面粉相比,具有更多的優(yōu)點,能供給人體大量的能量,可稱為“十全十美的食物”。山藥的營養(yǎng)成分極為全面,營養(yǎng)結構合理。山藥塊莖水分多、脂肪少、單位體積的熱量相當?shù)停木S生素C、B是蘋果的4倍,各種礦物質(zhì)含量是蘋果的數(shù)倍,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質(zhì)、脂肪和優(yōu)質(zhì)淀粉等營養(yǎng)元素。
山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因此胃腸對山藥吸收較慢,食用山藥后,停留在腸道中的時間比米飯長,因此更具有飽腹感。同時山藥還能幫助帶走胃腸中一些油脂,具有良好的通便排毒作用。
膳食中某種營養(yǎng)多了或缺少都會引發(fā)疾病。同樣的道理,調(diào)整膳食,多吃山藥,就可以“吃”掉相應疾病。專家們研究發(fā)現(xiàn),在許多國家著名的長壽之鄉(xiāng),人們的主食就是山藥。
平魯最早成立的科研技術單位不是研究煤炭,也不是研究教育,而是研究推廣山藥種植的馬鈴薯脫毒中心,足以看出山藥在平魯?shù)貐^(qū)的重要性?,F(xiàn)在,山藥已經(jīng)被培育出幾百個品種,有紫色、紅色、黑色、黃色、白色等各種顏色的山藥。
吃山藥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山藥,含有一種叫生物堿的有毒物質(zhì),人體攝入大量的生物堿,會引起中毒、惡心及腹瀉等反應。這種有毒的化合物,集中在山藥皮里,因此食用時一定要去皮,特別是要削凈已變綠的皮。此外,發(fā)了芽的山藥更有毒,食用時一定要把山藥上的芽和芽根挖掉,并放入清水中浸泡。燉煮時宜大火。
山藥是平魯?shù)娜龑氈?,另外兩寶是莜面和大皮襖。
山藥是一種極其普通的食物,普通到在影視劇中,反面人物的代號都叫“土豆”,要么是“洋芋”,而正面人物都是“銀杏、蘋果、黃河……”
為什么普通的山藥能成為平魯?shù)膶毮??大體上原因有三:首先平魯人吃飯頓頓離不開山藥;其次平魯?shù)纳剿幒贸裕@里的沙壤土、坡梁地、溫差大這三個條件長出的山藥最好吃;再次平魯人的性格像山藥一樣質(zhì)樸。
平地、水澆地和其他土質(zhì)種植的山藥不沙、不綿,淀粉含量少,口感不好。同時具備沙壤土、坡梁地和溫差大這些條件的地方較少,只具備其中一種條件的土地長出的山藥也不好吃,正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這就是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這也是大自然的寬容與厚愛。
平魯人做事不張揚,經(jīng)常埋頭苦干,不會宣傳和包裝自己,多少真才實學的人才像山藥一樣,被埋沒在土里。平魯人從外表到內(nèi)里,都和山藥一樣的樸實無華。老實厚道的性格聞名遐邇,外地人很喜歡與平魯人共事。不論家境多么貧困,都會大大方方地招待客人。平魯人說話嗓門較高,不懂得“舌頭打個滾,夸人不虧本”,不會抬舉,就會抬杠。直言直語,有什么話當面都要說完,掏心掏肺地與人共事交往。
山藥放在家里,儲在窖里,甚至口袋朝下倒進窨子里,毫無怨言。平魯人很實在,無論人們說的話對不對,都會隨聲附和。對于不正確的主張,很少有人提出不同意見,這也影響了平魯?shù)貐^(qū),耽誤了發(fā)展機遇。個人受了委屈,也苦在心里,表面上還要露出微笑。
平魯人吃山藥,山藥改造平魯人。山藥耐瘠薄,適應性強;平魯人過慣了苦日子,受慣了苦力活,再苦再累都不吱聲。有時他們就像一頭蒙著眼睛拉磨的驢,思路一條線。山藥幾乎無所不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平魯人下煤窯、種地,外出打工,只要國家需要,什么苦都能受。
平魯山藥十幾年都是一個樣,缺少一些改良培優(yōu)的方法。平魯人思想、生活較為傳統(tǒng),很少出去創(chuàng)業(yè),他們習慣“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富豪大亨極少投資發(fā)展新興產(chǎn)業(yè)。老百姓經(jīng)商也只是開飯店、商店。所以大家常說,平魯人的思想應該更加開放,進一步開闊眼界,轉型發(fā)展任重道遠。
山藥幾乎可以和任何蔬菜、米面搭配,不計較是主還是輔,而且味道絕佳。平魯人祖祖輩輩善良淳樸,為人處世和和氣氣,不愿因為爭名奪利而傷了和氣,更不會爾虞我詐、計較得失。即使遇到實在委屈的事,也是當面鑼對面鼓說清楚,哪怕是干一架,完了各回各家,一切煙消云散。
山藥自古土眉土眼,從未進行過文化包裝。平魯人不重視由人化文,以文化人。企業(yè)不景氣,表面上是管理和技術原因,實質(zhì)上是企業(yè)文化和企業(yè)家精神不足。旅游、飲食缺乏一定的文化內(nèi)涵,家庭缺少適當?shù)奈幕?,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長久動力。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證明,物質(zhì)上不能貧困,精神上也不能貧困,只有物質(zhì)和精神都富有,才能發(fā)展壯大。
平魯人豪爽大氣。山藥是個小地球,地球就是一個大山藥。一個山藥,一粒米,一大一小,一豪一微。平魯人久住塞外,緊鄰長城,長期的金戈鐵馬烽火狼煙練就了他們豪爽的氣魄。各民族交往融合,全國各地南來北往的商販,平魯人都與其大方相處。
山藥的吃法有幾百種,可能是世界上花樣最多的食材。最好吃的還是山藥拿糕,有道是:“吃飯拿糕,打架鐮刀?!睒欠康拿簹忮佋钭霾缓媚酶?。想吃地道的拿糕,要在農(nóng)村的大鐵鍋里做。先在鍋里盛上半鍋水,把山藥洗凈去皮切成塊,放入鍋里,煮到八成熟,把莜面均勻地撒入水面上,蓋好鍋蓋,燜五分鐘左右。
做山藥拿糕的關鍵是燜好后的“纏”“攪”“鏟”。用結實的鐵匙,在鍋里把山藥鏟爛,將山藥和莜面攪在一起,不停地攪拌,若鍋底有了鍋巴,及時將鍋巴鏟起來,纏入拿糕內(nèi),就這樣不斷地攪拌、不斷地鏟鍋巴,至少需要十幾分鐘時間,做出來的拿糕才筋道好吃。誰家的煤氣灶、小鍋灶能承受如此長時間、大力度的攪拌、鏟動?也只有農(nóng)村的大鐵鍋可以做到了。
2019年,平魯?shù)纳剿帿@得了歷史大豐收,有的山藥重達十幾斤。有個膽小的村民,起山藥時,看到山藥的個頭越來越大,而且奇形怪狀,撒腿就跑回家。不停地喃喃自語道:“見鬼了,見鬼了……不起了,不起了,不起了……”
平魯區(qū)掌柜窯村的趙生厚,經(jīng)過十幾年的研究試驗,發(fā)明了山藥非油炸休閑食品——烏龍蛋。他深知我國是山藥種植大國,但不是加工大國,山藥的經(jīng)濟價值還遠遠沒有體現(xiàn)出來。以山藥作為原料的休閑食品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人們對它的需求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該產(chǎn)品立足平魯山藥主產(chǎn)地,開發(fā)山藥深加工,拉動當?shù)剞r(nóng)民收入。
烏龍蛋的主要加工流程是:清洗去皮,預處理,脫水脫毒,腌制調(diào)味,高溫蒸熟,最后進行真空包裝。加工出來的產(chǎn)品,很像頭年山藥地里沒有撿盡,第二年遺留下的黑山藥。
這項發(fā)明,趙生厚已經(jīng)申請了專利。
為什么叫烏龍蛋?在掌柜窯村南二十里,有一個烏龍洞,是龍王之子烏龍額的修煉之地,民間傳說:先有烏龍洞,后有五臺山。早年,烏龍洞香火旺盛,外地本土的善男信女,求取功名、祈雨抗旱、生兒育女、避難化兇等等,紛紛來到烏龍洞虔誠地上香許愿。烏龍洞現(xiàn)在是平魯?shù)穆糜尉包c,人們經(jīng)常去滴水洞取“神水”,他們相信,喝上“神水”,將會強身健體,無病無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