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曦 郭國梅 董園園
(1.常州市農業(yè)會計服務中心 江蘇常州213000;2.常州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江蘇常州213000)
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和經濟安全的重要戰(zhàn)略物資,也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資料。 中美兩國均是世界糧食生產大國, 美國糧食出口大約占世界糧食出口總量的一半,在國際糧食市場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稻米產量、庫存量、進口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隨著中國農業(yè)邁入“高成本”時代,糧食生產受資源條件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雙重約束,農產品受“三價”(成本“地板”價、市場“天花板”價、國外進口價)擠壓也越來越嚴重,亟待探索現代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之路。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Sacramento 和中國江蘇省的常州市均為典型稻作生產區(qū), 且都以生產粳稻為主。 通過對比2 個區(qū)域水稻種植的產量、產值、成本、效益等,為常州水稻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新思路。
常州地處江南、 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 北緯31°09′~32°04′、東經 119°08′~120°12′,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地貌類型屬高沙平原, 山丘平圩兼有。 面積4 385 km2,2017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1.7 萬人, 全年實現GDP 6 622.3 億元,比2016 年增長8.1%,總量由全省第6 位升至第5 位,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13 位。常州農業(yè)現代化水平保持全省領先, 國家現代農業(yè)示范區(qū)建設水平位居全國地級市首位。 2017 年糧食播種面積 169.3 萬畝,糧食總產量81.4 萬t,糧食畝產480.7 kg,全市高標準農田面積占耕地面積比例達64%,農業(yè)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7%,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分別達到2 704 家和3 401 個。
Sacramento(薩克拉門托),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北部,是加利福尼亞州州府所在地,北緯 38°34′、西經 121°28′,面積 257 km2, 人口約 48.5 萬。 薩克拉門托河谷,是加州水果、蔬菜、糧食、乳、蛋、牛、雞的主要產地之一。 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農業(yè)最發(fā)達的州之一,加州農業(yè)占全美農業(yè)總產值的11.6%,其中種植農作物占15%。 農場總面積為2 540 萬英畝,平均面積2 000 畝以上。 農業(yè)用地占全州30%,主要為灌溉農業(yè)。 加州農業(yè)呈多樣化特征, 農牧產品超過400 種,奶制品為加州第一大農業(yè)產品,甘蔗、蔬菜、水果產量居全國突出地位,棉花產量第二,稻米產量第二。
由附圖可知,常州和Sacramento 的水稻產量、畝產值均達到 600 kg/畝、 1 800 元/畝以上, 屬于典型的水稻高產區(qū)。 從產量來看, 常州比Sacramento 低18 kg/畝,2 個地區(qū)稻米價格均為 2.9 元/kg,綜合計算畝產值常州低于Sacramento 61.8 元/畝。 常州水稻單產在全省“十連冠”的基礎上,近年來堅持提質增效、綠色生態(tài)發(fā)展目標, 加快轉變生產方式, 大力推進種植結構調整, 通過組織實施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創(chuàng)建、 集中育秧等項目, 大力開展新品種、 新技術、新模式試驗研究與示范推廣, 奠定了水稻的豐產豐收。 美國水稻生產則具有大面積、 高成本、 高產量、 高補貼、 高出口的特點。 與我國水稻生產大力推廣的機插秧技術不同, 美國水稻種植主要采用飛機直播的方式, 且水稻生產全過程采用機械化作業(yè), 包括激光平地、機械播種、飛機噴施(肥料、農藥、除草劑)、機械收獲和集中干燥,大大節(jié)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種植效率。
附圖 常州和Sacramento 水稻產量、產值對比(2017 年)
通過對比常州和Sacramento水稻種植效益(表1),可以看出,2 個地區(qū)水稻純效益分別為243.2 元/畝、250.0 元/畝,基本持平。 其中常州稻米總產值、總成本分別為 1 834.5 元/畝、1 591.3 元/畝,分別比 Sacramento低 61.8 元/畝、55.0 元/畝。水稻成本涵蓋種子、肥料農藥、灌排、農機、人工及土地租金。 2 個區(qū)域成本差異最顯著的因素有3 個: 一是農藥, 加州Sacramento 234.9 元/畝,高于常州 129.7 元/畝;二是灌排,Sacramento 175.6 元/畝,高于常州 109.9 元/畝;三是人工,Sacramento 128.2 元/畝,低于常州 307.4 元/畝。 說明Sacramento 在稻米種植中人工成本占優(yōu)勢, 常州農藥、灌排成本占優(yōu)勢。
化肥偏生產力是一個充分反映實際生產水平的重要指標, 能夠反映當地土壤基礎養(yǎng)分水平和化肥施用量的綜合效應。 由表2 可知,常州水稻生產投入的肥料多為固態(tài)的氮磷鉀三元復合肥及單質尿素,氮肥用量18.7 kg/畝,氮肥偏生產力為33.6 kg/kg,氮磷鉀總用量28.0 kg/畝,化肥偏生產力22.4 kg/kg。
表2 中美典型稻作區(qū)水稻肥料投入及肥料偏生產力對比
美國化肥投入的特點是濃度高、 養(yǎng)分全,82%的濃縮氨水一直是美國無機氮源的主流, 其生產成本低廉,且可通過管道進行運輸,適應了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的需要。 Sacramento 水稻生產氮肥投入量為13.86 kg/畝, 施用強度比常州低約26%; 偏生產力46.6 kg/kg,比常州高38%;氮磷鉀總用量20.3 kg/畝,比常州低27.5%;化肥偏生產力31.8 kg/kg,比常州高41.9%。 這說明Sacramento 單位肥料投入量獲得的水稻產量明顯高于常州, 化肥施用具有低量高效的優(yōu)勢,常州因土地資源利用強度大,仍然依靠增加肥料投入來提高產量水平。
常州普通農戶種植水稻享受的補貼主要有2 種:一是常州市農業(yè)生態(tài)水稻田補償,全市平均標準18 元/畝; 二是農業(yè)支持保護 (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標準為 115 元/畝,二者合計 133 元/畝。 該補貼標準不因種植戶產量及收益的變化而改變, 當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產量低于預期, 或水稻收購價過低的情況下,無法保障農戶的種植收益。
Sacramento 水稻生產的顯著特點是高補貼。主要包括:①直接補貼。 每一個從事水稻生產的簽約農戶均可獲得直接補貼,與產量和價格不掛鉤。 ②反周期性補貼。 當季平均稻谷價格低于某一標準時,與政府簽約稻農便有機會獲得政府的反周期補貼。 當季平均價格越低, 反周期補貼便會越高。 ③市場支持貸款。 稻農在當年稻谷出售以前可以根據當前的產量以保護價標準額度向政府借款。 當稻米國際調整價均低于借款保護價時,農戶可免于支付利息。 ④出口支持。稻農從政府對出口支持的項目中獲益。例如美國在最惠信用條件下出售其稻米(谷)并通過糧食援助計劃推廣稻米出口。
在美國, 聯邦作物保險大約覆蓋了 75%的水稻生產面積,政府提供了60%~65%的保險費用。 當農民水稻產量低于歷史平均產量, 或收入低于預先設定的目標時稻農便會獲得補償。
常州推進水稻生產綠色發(fā)展, 重顯農業(yè)綠色本色,關鍵需在“化肥農藥雙減行動”上持續(xù)發(fā)力。 通過推進精準施肥施藥、控制病蟲發(fā)生危害、調整化肥使用結構、改進施肥施藥方式、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推行病蟲害統防統治、拓展種植業(yè)廢棄物回收利用渠道七大技術路徑, 用健康的土壤和綠色的生產方式,增加綠色優(yōu)質農產品供給,變綠色為效益。
一是品種創(chuàng)新。 加速品種更新換代,創(chuàng)制培育優(yōu)質、抗逆、耐低氮、適應機械化種植模式的新型水稻品種。二是技術創(chuàng)新。從傳統的基于高產的基礎上轉移到優(yōu)質生態(tài)、輕簡高效的綜合性生產上。 推進水稻機械直播、緩釋肥料一次性施用、側根施肥等栽培管理技術,在耕作、栽插、收獲環(huán)節(jié)實現機械操作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探索施肥、植保、灌溉等環(huán)節(jié)機械化技術,實現水稻生產全程輕簡化種植,達到減輕勞動強度、緩和季節(jié)矛盾、省工省地、高效節(jié)本的效果。 三是模式創(chuàng)新。 加快“稻田+”模式研究,提出適合常州推廣應用的稻田養(yǎng)鴨、稻田養(yǎng)魚、稻田養(yǎng)龍蝦等種養(yǎng)殖模式,開展訂單農業(yè)、互聯網農業(yè)等模式研究,不斷提高常州稻米產業(yè)的綜合效益。
稻作是一個傳統產業(yè), 常州水稻要走高質量發(fā)展之路,必須與現代最新科技發(fā)展相結合,走一條新型的智慧稻作發(fā)展之路, 打造常州特色的 “智慧稻作”體系。 用大數據、傳感、衛(wèi)星定位導航實時洞察土壤質量、植株生長發(fā)育和天氣情況,依托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分析、遠傳控制、衛(wèi)星導航激光耕整土地、定點精準施肥用藥灌水,實現水稻耕、種、管、收、儲等全過程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
常州目前規(guī)模水稻種植基地或大戶有200 多家,一家一個牌子,是有牌無品的稻作。 一家種植多個品種,多的種植面積有5 000 多畝,少的不足50 畝,這不利于種植智能化,也不利于品牌創(chuàng)建。 常州十大農產品品牌雖然有2 個是大米,但受規(guī)模和產量的影響,很難實現“常州大米,香飄天下”的目標。 可以依托良好的種植基礎, 以優(yōu)質稻育種為核心, 創(chuàng)建地域特色突出、產品特性鮮明的水稻區(qū)域公共品牌“常牌大米”或“常州大米”,明確種植品種、模式、標準,逐步培育一個品質好、叫得響、占有率高的知名常州大米公共品牌,進一步增強常州稻米的市場競爭力。
常州水稻生產有耕地地力保護、農業(yè)保險、農機購置、生態(tài)補償、綠色高質高效、集中育供秧、高標準農田建設等補貼,這些補貼極大地促進了水稻生產。但遇自然災害和價格波動,農民歉收嚴重,種田跑路撂荒時有發(fā)生。 可以整合各類農業(yè)扶持資金,擴大保險范圍,將災害保險的農業(yè)保險,擴大到價格波動保險,穩(wěn)定種田農民的收益,提高種稻人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