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山西高平科興龍頂山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 高平 048400)
綜采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煤壁失穩(wěn)是常見的應力顯現(xiàn)現(xiàn)象。煤壁失穩(wěn)主要表現(xiàn)在煤壁片幫,煤壁片幫后不僅影響正常采煤機進刀割煤,影響刮板輸送機穩(wěn)定運輸,而且煤壁片幫后端面空頂距加大,導致支架支護不及時,很容易出現(xiàn)頂板破碎垮落事故。傳統(tǒng)綜采工作面出現(xiàn)煤壁片幫現(xiàn)象時,主要采用及時移架、降低采煤機切割深度等措施,但是對于大面積片幫煤壁采用傳統(tǒng)技術措施控制效果差,不利于綜采工作面安全穩(wěn)定生產(chǎn)。本文以龍頂山9101 工作面為例,對工作面片幫機理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控制技術[1-5]。
山西高平科興龍頂山煤業(yè)有限公司9101 工作面位于+901 m 水平910 采區(qū),北、南、西三面均為實體煤,以東為運輸大巷。9101 工作面設計走向長度為2317 m,傾向長度為180 m,工作面回采煤層為9#煤層,煤層平均厚度為1.6 m,平均傾角為4°。煤層頂板多為泥巖、砂質泥巖,少量為細砂巖、鋁土泥巖,底板多為泥巖、砂質泥巖,少量為細砂巖、粉砂巖。9101 工作面采用MG330/730-WD 型采煤機(滾筒截深為800 mm,滾筒直徑為1400 mm)割煤,刮板輸送機前移配合裝運煤到橋式轉載機、可伸縮皮帶輸送機運出。采煤機進刀方式為端頭斜切進刀,進刀距離為20 m。
9101 工作面回采至447 m 處位于14#支架前方煤壁揭露F7 斷層,斷層落差為1.5 m,傾角為48°,斷層與工作面煤壁夾角為51°,斷層從14#支架向頭部逐漸揭露,對工作面影響長度為44 m。
9101 工作面回采至450 m 處位于斷層上盤處煤壁出現(xiàn)嚴重破碎現(xiàn)象,煤壁片幫嚴重。當工作面回采至458 m 時位于5#~14#支架前方煤壁最大片幫深度為2.3 m,片幫長度為6.0 m,片幫后煤壁成“滑坡”狀,導致端面空頂距達2.4 m,且支架無法及時支護。
(1)9101 工作面受F7 斷層影響破壞了原煤穩(wěn)定結構,構造應力在斷層裂隙處進行卸壓釋放,導致兩盤煤體出現(xiàn)應力擴張破壞作用,兩盤煤體裂隙發(fā)育且向煤體內(nèi)部延伸,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在前方10~15 m 范圍內(nèi)產(chǎn)生超前應力區(qū),超前應力對裂隙煤體產(chǎn)生向工作面方向垂直煤壁的水平剪應力破壞作用,從而導致煤壁片幫現(xiàn)象。
(2)工作面片幫后導致端面距加大,支架無法及時支護,頂板無法有效承載上覆巖體重力及回采應力,端面頂板承載能力降低,頂板垂直應力沿頂板向煤壁傳遞,造成煤壁產(chǎn)生垂直向下的剝離破壞作用,從而加劇了煤壁片幫力度。
(3)9101 工作面回采煤層厚度為3.6 m,工作面沿煤層底板進行回采,回采高度為3.5 m。受F7斷層影響后,1#~14#支架前方煤體為斷層上盤,煤體上移,工作面在回采上盤煤體時,受采煤機割煤擾動破壞作用,煤體成整體一次性片幫現(xiàn)象。
3.1.1 注漿加固機理
對斷層附近帶裂隙煤體高壓注漿,注漿液在裂隙帶內(nèi)滲透,進行粘接凝固,對煤體裂隙進行有效的填充和粘接,對裂隙煤體進行二次重組,提高煤體整體穩(wěn)定性。注漿后的凝固體具有足夠的強度和韌性,保證了注漿后煤體具有高強度承載能力。
3.1.2 注漿材料選取
根據(jù)工作面煤壁破壞特征,決定采用雙液注漿材料,注漿液采用硫鋁酸鹽水泥熟料、石膏、石灰混合注漿液,其中三種骨料配比為:1:1:7。為了保證混合注漿液具有足夠的黏度、流動性以及縮短漿液凝固時間,需在注漿液中添加減水劑、增稠劑、緩凝劑等添加劑,添加比例分別為1.0%、0.9%、0.6%。
3.1.3 注漿工序
(1)注漿鉆孔布置參數(shù)。工作面鉆孔采用淺深孔邁步式布置方式。深孔布置在距頂板1.0 m 處,鉆孔直徑為45 mm,深為6.0 m,鉆孔間距為3.0 m,鉆孔以45°仰角布置。深孔主要對工作面頂板進行超前預注。淺孔布置在距頂板1.5 m 處煤壁上,鉆孔深度為3.0 m,直徑為45 mm,鉆孔間距為3.0 m,仰角為30°。淺深孔交錯成邁步式布置,如圖1。
(2)注漿施工。注漿鉆孔施工完后,對鉆孔內(nèi)安裝注漿花管,埋入注漿軟管,并對鉆孔孔口處采用止?jié){塞封孔處理,注漿軟管與ZBQS 雙組分氣動注漿泵連接進行注漿施工,注漿壓力控制在1.5~2.0 MPa,注漿期間發(fā)現(xiàn)煤壁有漿液滲出時立即停止注漿。
由于9101 工作面直接頂主要以泥巖為主,工作面煤壁出現(xiàn)片幫后,端面空頂距加大,頂板承載能力降低,很容易出現(xiàn)頂板垮落,決定對端面頂板施工錨索吊棚支護。
(1)為了便于工作面回采后直接頂能夠一次性垮落,降低支護成本費用,端面頂板施工的錨索吊棚主要由玻璃鋼加長錨桿、聚氨酯梯形梁、玻璃鋼托盤等部分組成。
(2)每架梯形錨棚配套三根玻璃鋼錨桿,錨桿長度為3.5 m,直徑為25 mm,錨桿抗拉強度為355 MPa。聚氨酯梯形梁長度為3.0 m,寬度為0.4 m,采用模具一次性澆筑而成。梯形梁具有較強的柔性,可適用大變形圍巖中。
(3)梯形錨棚沿工作面傾向布置,布置間距為1.5 m,相鄰兩排錨棚布置排距為2.0 m,且成交錯式布置,如圖1 所示。
圖1 9101 工作面片幫煤壁聯(lián)合支護平面示意圖(mm)
(1)對煤壁注漿加固后,控制了裂隙帶范圍擴大,提高了煤體膠結穩(wěn)定性,削弱了煤體內(nèi)部剪應力擴張破壞作用和剝離破壞作用,減少了煤壁片幫。
(2)對端面頂板施工聚氨酯梯形錨棚支護,提高了端面頂板穩(wěn)定性,防止了因支架支護不到位,導致端面破碎嚴重、頂板垮落等事故發(fā)生。
(3)9101 工作面過F7 斷層影響區(qū)期間,煤壁片幫現(xiàn)象得到有效控制,最大片幫深度控制在0.6 m 以下,片幫長度控制在0.9 m 以下,端面距控制在0.5 m 以下,保證了工作面安全快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