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案例背景與概述
小Y,是我院大二年級的學生,我作為駐樓公寓輔導員,2020年11月晚該同學的同寢室友找到我說他們寢室發(fā)生了矛盾,起因是該同學因為寢室其他同學很晚都還沒有熄燈就寢,且第二天早上還有課程,嚴重影響了她的作息時間。這使她情緒非常的激動,并且于其他人發(fā)生了爭吵,還動起手來。據了解該同學平時對待人事物也比較的敏感,對于室友出于關心說的一些安慰的話,會被她認為沒有站在她的角度看待問題,沒有體會她的感受,有時還會覺得寢室其他三個人在排擠她,這也讓她的情緒崩潰,作出了偏激的行為。由于當時已經是凌晨一點,在了解事情經過之后,考慮到學生第二天還要早起上課,我讓她們先冷靜下來回去睡覺,第二天再對該同學進行疏導。
二、案例分析與應對
此案例是一起因宿舍生活作息習慣不同、個人心理健康問題等因素引發(fā)的心理危機事件。此案例需要關注的重點如下:
1.大學生自我意識突顯,缺乏溝通意識與溝通能力
他們原本在家里生活舒適,家長較為寵愛,驟然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學校園,接觸到來自天南海北性格迥異的寢室室友,難免會有各種沖突與摩擦,而隨著時間的推遲,很多小矛盾將繼續(xù)激化,發(fā)展成為不可修復的裂痕。
2.個體差異致使產生不和諧的人際關系
由于人際交往能力有差異,利益沖突不同,生活習慣各異,在人生觀、價值 觀、道德觀等方面也各不相同,該生比較敏感,對于室友的一些言語,她會認為室友沒有考慮她的感受,因此需要鑒別該生目前的心理狀況。
對此提出應對方法:
1.及時介入,剖析原因
輔導員第一時間約談該生,穩(wěn)定情緒,掌握該生近期心理狀況,深入詢問,注重傾聽與理解,幫助其發(fā)泄不良情緒,利用合理情緒療法引導學生調整不合理認知;統(tǒng)一戰(zhàn)線,共同尋找突破口,剖析問題產生原因,尋找解決路徑;與學生共同演繹“快樂=能力-期待”公式,引導學生換位思考,知曉宿舍人際交往原則,把握宿舍人際交往距離,提高集體生活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同時向該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進一步了解該生的相關情況,建議家長平時與小Y多交流、多溝通。
2.約談學生,內部解決,輔助干預
對于出現(xiàn)矛盾的寢室,不同的問題和情況應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適當的運用一些技巧,讓學生自己認識到問題的原因所在,只有學生積極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做出改變,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逐一約談該生的三位室友,認真傾聽她們對于宿舍關系的陳述,多方了解和掌握宿舍矛盾產生的成因,并對她們的陳述進行分析提煉和梳理辨別,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學會尊重、理解、包容,嘗試化解矛盾。
3.深入寢室,傾聽交流,助力成長
和學生接觸最多和最頻繁的就是學校的輔導員,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也是輔導員的責任。小Y同學心思敏感,又比較內向,不太愿意主動釋放情緒,因此和學生多交流,傾聽一下學生的心聲,在拉近師生之間額距離的同時還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從而引導學生正確的處理寢室的人際關系。
三、案例反思與啟示
1.做好預防,及時處理
寢室矛盾對于同學之間的團結和學業(yè)有著很大的危害,不僅僅影響寢室團結的問題,還會衍生出許多的危害,如校外住宿,和學生的肢體沖突,對學生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處理好寢室矛盾維系好寢室關系是大學生活中學習和健康生活的保障,寢室矛盾的成因存在著多元性,復雜性。我們要做好預防和處理好寢室矛盾,老師、學生要正確的掌握處理寢室矛盾的方法,處理好寢室矛盾。創(chuàng)造和諧文明的校園生活。
2.增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輔導員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對學生的挫折教育和為己引導。培養(yǎng)學生客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良好穩(wěn)定的情緒、堅韌不拔的毅力、有效的人際交往技巧等。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有助于學生走向社會后能夠充滿自信的迎接各種挑戰(zhàn)。
3.加強家校聯(lián)系,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學生在學校的行為和表現(xiàn),與其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有者密不可分的關系,輔導員應該天氣按做好基礎工作,深入細致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基本情況,加強對特殊學生的關注。加強與教師以及學生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綜合情況同時要加強與家長的互動溝通,在發(fā)生突發(fā)事件后,及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提前做好家長工作。
總而言之,高等學校作為培養(yǎng)高等素質人才的基地,必須高度重視心理素質教育,積極引導大學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作者簡介:吳詩怡(1993—),女,漢族,浙江溫嶺,助教,研究生學歷,浙江金融職業(yè)學院,研究方向:金融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