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偉
江西省上饒市立醫(yī)院呼吸內科,江西上饒 334000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疊綜合征(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ACOS)為呼吸系統(tǒng)常見疾病,此病主要由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這兩類疾病重疊所致,并存在共同疾病特征[1]。近年來,ACOS 患病率較高,由于此病具有進展快、發(fā)病急等特點,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影響較大[2]。臨床對于ACOS 患者主要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但因其潛在機制尚未明確,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案尚未完全統(tǒng)一[3]。布地奈德吸入劑能夠有效抑制呼吸道炎癥反應,而噻托溴銨作為一種抗膽堿能類藥物,可抑制平滑肌收縮而舒緩支氣管痙攣?;诖?,本研究主要研究二者聯(lián)合對ACOS 患者免疫及肺通氣功能的影響,旨在探討二藥聯(lián)用對ACOS 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上饒市立醫(yī)院收治的94 例ACOS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7 例。對照組中,男26 例,女21 例;年齡21~45 歲,平均(30.44±5.24)歲;病程1~5年,平均(3.14±0.36)年;吸煙者13例。研究組中,男25 例,女22 例;年齡22~46 歲,平均(31.22±4.27)歲;病程1~6年,平均(3.21±0.15)年;吸煙者15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患者符合ACOS 相關診斷標準[4]。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充血性心血管疾病者;②存在精神類疾病者;③肝腎功能障礙者;④近期使用其他影響治療藥物者。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兩組患者均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布地奈德吸入劑(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XGPV)治療,2 吸/次,2 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噻托溴銨(正大天晴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10313202)治療,劑量為18 μg,1 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6 周。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治療前后的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標及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①臨床效果[5]。顯效為臨床癥狀消失,肺功能改善,1 周內哮喘未發(fā)作;有效為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好轉,1 周內哮喘發(fā)作減少50%;無效為氣促與喘憋癥狀無改善,且肺功能未發(fā)生變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肺功能指標。使用德國耶格肺功能儀(Master Screen Pneumo)監(jiān)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6 周后的肺功能指標,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xiàn)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吸氣分數(inspiratory capacity/total lung capacity,IC/TLC)、第1 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③免疫功能。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6 周后免疫功能指標變化。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使用美國BD 公司生產的FACSCanto Ⅱ流式細胞儀測定輔助性T 細胞1 型(T helpar cell 1,Th1)、輔助性T 細胞2 型(T helpar cell 2,Th2)、Th1/Th2 水平。④不良反應。包括口干、心悸、感染、排尿困難。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EV1、FEV1/FVC、FVC、IC/TLC 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FEV1、FEV1/FVC、FVC、IC/TLC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s)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
組別 例數 FEV1(L)治療前 治療后FVC(L)治療前 治療后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47 47 1.47±0.24 1.46±0.51 0.122 0.904 2.78±0.45a 1.83±0.22a 13.002<0.001 2.21±0.19 2.23±0.20 0.497 0.620 2.84±0.41a 2.30±0.32a 7.118<0.001 70.64±5.21 70.68±5.25 0.037 0.971 88.93±6.38a 76.51±5.67a 9.976<0.001 IC/TLC(%)治療前 治療后36.87±3.51 36.59±3.94 0.364 0.717 51.28±4.97a 41.65±3.37a 10.995<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h1、Th2、Th1/Th2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h1、Th2、Th1/Th2 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細胞免疫功能水平的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細胞免疫功能水平的比較(±s)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Th1(%)治療前 治療6 周后Th2(%)治療前 治療6 周后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47 47 11.59±2.23 12.17±1.96 1.339 0.184 34.78±4.49a 25.61±2.27a 12.495<0.001 2.49±0.47 2.51±0.42 0.218 0.828 3.15±0.69a 2.82±0.23a 3.111 0.003 Th1/Th2治療前 治療6 周后5.25±1.37 5.29±1.45 0.137 0.891 12.36±1.31a 10.62±1.51a 5.967<0.001
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心悸。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的比較[n(%)]
ACOS 發(fā)病主要特點為持續(xù)性氣流受阻,可造成患者氣流以及肺部功能異常,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高,患病率也隨之升高[6]。臨床治療中以止咳化痰、解痙平喘藥物為主,其治療原則為改善患者肺功能與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7]。近年來多使用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進行治療[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FEV1、FEV1/FVC、FVC、IC/TLC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王寧等[9-10]的研究結果相似。分析其原因為,布地奈德在緩解氣道、抗炎、肺部通氣功能上療效突出,通過改善患者肺組織與呼吸道功能的異常,使其呼吸功能恢復正常[11-12]。而噻托溴銨具有抑制其乙酰膽堿生成作用,并選擇性阻斷平滑肌M3 受體,利于支氣管擴張,從而緩解患者因氣道受阻所導致的一系列不良癥狀,如呼吸困難、喘息,從而使其肺部功能得以改善[13-14]。兩類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促進肺功能恢復,進而提高療效。
臨床研究認為,T 淋巴細胞亞群在氣道慢性炎癥反應中作用明顯,Th1、Th2 細胞亞群失衡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紊亂,是導致哮喘發(fā)病的主要機制之一[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h1、Th2、Th1/Th2 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布地奈德吸入劑聯(lián)合噻托溴銨治療更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狀態(tài),考慮與布地奈德較強的抗炎效果有關。炎癥反應在ACOS 患者疾病進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T 淋巴細胞呀群在氣道炎癥反應中作用明顯,具有抗炎作用的布地奈德聯(lián)合具有擴張支氣管作用的噻托溴銨,可有效維持機體Th1、Th2 平衡,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應用布地奈德吸入劑聯(lián)合噻托溴銨治療,在提高臨床療效的同時并未明顯增加不良反應,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在ACOS 患者中聯(lián)合應用噻托溴銨和布地奈德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在提高臨床療效的同時不增加不良反應,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