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晴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安徽省立醫(yī)院南區(qū)),安徽 合肥 230036)
老年干部病房患者,因為年齡原因,其視力與聽力水平均會下降,生活自理能力、行動能力較差,所以臨床護理工作就要求護士必須更加主動、積極為患者提供全方位護理服務[1]。對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通過主動實施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等,能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對治療工作帶來的影響,提高生活質量,促進疾病康復[2]。鑒于此,本文對我院老干部病房的部分患者行優(yōu)質護理,取得理想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入住我院的老干部病房患者20 例為研究對象,通過奇偶數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男女比例6∶4,年齡65~89 歲,年齡均值(73.06±3.40)歲,研究組男女比例5∶5,年齡65~90 歲,年齡均值(74.00±3.50)歲?;颊哔Y料差異(P>0.05),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護士保證患者病房內溫度與濕度適宜,叮囑患者遵照醫(yī)囑配合治療,給予飲食指導、疾病宣教等。
1.2.2 研究組接受優(yōu)質護理(1)環(huán)境干預。改進完成病房硬件設備設施,如將病床高度降低,根據實際需求安置扶手、護欄、呼叫器,放置沙發(fā)、電視,最大程度滿足患者護理需求。(2)優(yōu)質排班。采取扁平化排班,病床分組,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定適宜的護理方案。(3)優(yōu)化護理內容。護士將優(yōu)質護理落實到患者日常生活照料工作中的細節(jié)中,要更加認真細心。(4)優(yōu)化護理技能。護士全部參與優(yōu)質護理系統培訓,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5)健康宣教。護士主動同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身心狀況,對于患者問題耐心細致進行解答;根據患者飲食習慣為其制定適宜的飲食方案;針對復習情緒發(fā)生原因,靶向性疏導,緩解負性情緒;多給予關心、支持、安慰與鼓勵,提高依從性,使其主動配合治療與護理工作開展。
1.3 觀察指標(1)對比患者HAMA、HAMD 評分。借助HAMA、HAMD 評分量表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展開評價。HAMA、HAMD 總評分超過24 分代表焦慮與抑郁嚴重,總評分17~23 分代表中度焦慮與抑郁,評分7~16分代表輕度焦慮與抑郁,評分7 分及以下代表無焦慮與抑郁。(2)對比患者康復狀況??祻蜖顩r從生活質量方面進行評價。使用科室自制生存質量綜合問卷對患者生活質量情況展開調查,主要包括心理情感狀況、物質生活狀況、軀體功能狀況、社會功能狀況方面內容,總評分100 分,評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情況越理想。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0.0 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患者HAMA、HAMD 評分護理前患者HAMA、HAMD 評分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HAMA、HAMD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患者HAMA、HAMD 評分(分,±s)
表1 對比患者HAMA、HAMD 評分(分,±s)
組別例數HAMA 評分HAMD 評分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10 16.90±4.31 11.55±3.25 23.55±8.40 17.45±5.45研究組10 16.87±4.33 7.40±2.00 23.53±8.42 10.00±3.00 t 值/0.0133.0250.0053.342 P 值/0.9890.0100.9960.005
2.2 對比患者生活質量 護理后研究組生活質量總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患者生活質量(±s)
表2 對比患者生活質量(±s)
?
老年干部病房中的患者屬較特別的患者群體。患者的子女多因為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少有充足的時間陪護照看患者,患者經常會有孤單感覺[3]。因此,必須由護士提供相應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以促進疾病康復[4]。
本研究顯示,護理前患者HAMA、HAMD 評分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HAMA、HAMD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生活質量總分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認為,優(yōu)質護理通過完善改進病房硬件設備設施、優(yōu)化護士排班制度、優(yōu)化常規(guī)護理內容與護士護理技能,為患者提供系統全面的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服務,有效緩解了負性情緒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患者依從性,主動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工作的開展,生活質量隨之提高,有效促進了疾病康復[5]。
綜上所述,老年干部病房患者接受優(yōu)質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負性情緒對于治療工作造成的影響,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康復,該模式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