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李田博
在新西蘭皇后鎮(zhèn)和瓦納卡鎮(zhèn)之間的卡德羅納山谷,有個著名的網紅景點——內衣墻(如圖)。顧名思義,這里有數不清的內衣,不同花色、不同尺碼的內衣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很多人不遠萬里來到這個地方,就是為了一睹內衣墻的風采。這里也成了當地有名的網紅打卡地。
內衣墻并不難找,開車沿著公路行駛,你會看到路邊掛著不少鮮艷的內衣,隨風舞動著,像是在跟路人打招呼。走近看看,便會發(fā)現,這些內衣真的是五顏六色、五花八門,紅的、黑的、藍的、粉的,還有豹紋的、波點的……有的內衣主人還在內衣上留下了屬于自己的特殊記號。
內衣墻是怎么來的呢? 據說在1999年的一個夜晚,卡德羅納山谷的柵欄上突然出現了四件內衣。有人說這是4個喝醉酒的姑娘搞的惡作劇。路過的人們看到之后覺得很有趣,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效仿。還有不少女性專門來到這里脫去上衣,為
這道內衣墻“添磚加瓦”。她們認為這是女性擺脫束縛的象征。久而久之,這里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內衣墻”景點,這也讓卡德羅納山谷的旅游業(yè)高速發(fā)展,每天都有不少的女游客前來這里“解開束縛”。
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有人居然打起了偷內衣的主意。有一天,人們突然發(fā)現,原本掛滿內衣的墻一夜之間變得光禿禿了。媒體報道了此事,這也使得內衣墻更出名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個景點。不少外地甚至外國游客慕名前來,內衣墻的名聲也一下子傳了出去。越來越多的內衣源源不斷地從世界各地涌來。
當地曾經想過拆除這道內衣墻,因為這個景點引發(fā)了一些問題。有人稱內衣墻有礙觀瞻,非常不雅,而且引發(fā)了不少交通事故。很多男性表示開車到這里根本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忍不住偷偷看幾
眼,還有很多駕駛員會被這里的內衣墻嚇到,甚至撞到了附近的鐵網上。迫于各界壓力,當地只好清理內衣墻。沒想到此舉引起了次性的抗議。她們認為這里已經是“不穿內衣文化”的圣地,是女性擺脫束縛的象征,也是一種女性權利的表達方式。有人清理走,她們就
繼續(xù)掛上。
2015年開始,這里啟動了一項關注女性健康的慈善項目,主要為乳腺癌慈善組織籌募捐款。一個帶有粉色蝴蝶結標志的捐款箱被安置在內衣墻一側,第一天就得到了將近200新西蘭元的捐款。有了公益色彩,內衣墻于是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支持。
如今這里已經成為一個有名的景點,景點工作人員都是在附近居住的志愿者,有些是農民,有些是商店店主。他們經常把收入所得捐贈到慈善項目中。
內衣墻并非是新西蘭獨有的,事實上,在澳大利亞也有類的景點。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就有兩道獨特的內衣墻:一道是號稱一百多公里長的內衣墻,它打破了世界最長內衣墻的紀錄;一道是布里斯班的內衣墻,它收集了20萬件女性自愿提供的內衣,打破了內衣數量最多的紀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