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峰,張曉磊,劉 林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111)
開展“全產業(yè)鏈、全壽命周期、全溯源鏈、前瞻性”的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提升高速列車產業(yè)關鍵領域、關鍵設備的計量測試和量值傳遞技術能力,是支撐、促進、引領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高速列車產業(yè)計量測試體系的關鍵。本文通過對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校準技術的研究,形成了規(guī)范的校準方案,解決了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的校準難題。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主要用于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是配合動車組轉向架生產組裝及相關尺寸檢測的試驗設備。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采用電液伺服加載方式模擬車體質量,通過對輪重差、軸距、保壓以及各種功能的檢測或參數的測量,實現對動車組轉向架的性能檢測[1]。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的性能穩(wěn)定可靠至關重要,為此開展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校準技術的研究,通過周期校準保證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性能,以滿足生產需求和保障動車組的運營安全。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是具有焊接機座的框架結構,在此基礎上安裝了鐵軌和車輪測量單元,在結索中安裝有液壓測試汽缸,通過手輪可使其橫向移動。具體組成如圖1所示。
1.測試汽缸 1;2.測試汽缸 2;3.輔助結索;4.設備基座;5.車輪測量單元C;6.車輪測量單元D;7.車輪測量單元A;8.車輪測量單元B;9.結索。
如圖2所示,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配備了控制箱和工業(yè)電腦,安裝了專用測試軟件,通過觸摸屏或鍵盤控制所有設備功能及機械測試。
圖2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控制箱和工業(yè)電腦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配備了液壓動力裝置,通過可調節(jié)軸向柱塞泵調節(jié)設備壓力[2]。電子監(jiān)控系統(tǒng)可通過對油位和油溫進行檢測防止油溫持續(xù)過熱;次級泄壓閥可有效防止液壓過大;內置過濾器可防止設備污染,從而確保機器長期無故障運行。液壓動力裝置結構如圖3所示。
圖3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液壓動力裝置
校準環(huán)境要求如下:
(1) 校準環(huán)境溫度為0~30 ℃;
(2) 校準環(huán)境相對濕度≤80% RH;
(3) 校準環(huán)境周圍無影響校準結果的震源、電磁干擾和腐蝕性介質;
(4)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不得有影響校準結果的外觀缺陷。
(1) 標準測力儀主要用于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力值的校準,要求精度等級為0.3級及以上;測量范圍應覆蓋試驗臺滿量程的要求;示值重復性相對誤差和長期穩(wěn)定度均不大于0.3%;示值進程、回程相對誤差不大于1.5%。
(2) 激光干涉儀通過與不同的光學組件結合,可以實現對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直線度、垂直度、角度、平面度、平行度等多種幾何精度的測量,要求測量范圍不小于40 m,最大允許誤差為(0.5×10-6L) μm,線性分辨力為0.001 μm。
(3) 水準儀用于測量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輪重單元高度差、聯軸節(jié)高度尺導軌高度差等,要求測微器最小分格值為0.05 mm,水準管軸與視準軸投影在垂直面上所形成的夾角誤差(以下簡稱i角誤差)不大于12″。
(4) 量塊用于聯軸節(jié)高度尺示值誤差的測量,精度等級為5等及以上可滿足校準要求。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校準項目如表1所示。
表1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校準項目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加載和稱重測量單元校準時,選取校準點不得少于5個,一般按測量范圍的20%、40%、60%、80%、100%均勻分布選取。采用液壓式加載,校準時將標準測力儀和試驗臺的示值調至零點,沿標準測力儀受力軸線逐點遞增施加試驗力值,至校準點保持穩(wěn)定后讀取進程示值,校準過程連續(xù)重復進行3次,其校準技術指標計算方法如下:
示值相對誤差q按式(1)計算:
(1)
F——與力標準器示值對應的試驗力。
示值重復性相對誤差b按式(2)計算:
(2)
式中:Fimax、Fimin——分別為試驗臺第i校準點3次進程示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輪重單元高度差校準時,校準點應在輪重單元使用范圍內均勻選取不少于2個點。校準時將平尺和靶標放置在稱重單元支撐輪上,分別測量每個輪重單元高度,測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為輪重單元高度差。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聯軸節(jié)高度尺導軌高度差校準時,校準點應在輪對軸距方向使用范圍內均勻選取不少于3個點,校準時將水準儀固定安裝,并調試至水平,將靶標放置在被測軌道使用點上,通過水準儀讀取數值并記錄,測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為聯軸節(jié)高度尺導軌高度差。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輪重單元線性位移校準時,校準點應在其使用量程范圍內均勻選取不少于4個點,校準時將輪重單元在導軌上移動,將移動的距離與激光干涉儀顯示距離進行比較,其差值即為輪重單元線性位移示值誤差。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加載油缸線性位移(垂直)校準時,校準點應在其使用范圍內均勻選取不少于3個點,校準時將橫梁由上向下移動,將移動的距離與激光干涉儀顯示距離進行比較,其差值即為加載油缸線性位移(垂直)示值誤差。
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聯軸節(jié)高度尺示值誤差校準時,校準點應在其測量范圍內均勻選取不少于3個點,校準時使用5級及以上量塊,在每個選取的測量點讀取尺身讀數并記錄,其測量值與量塊標稱值之差即為聯軸節(jié)高度尺示值誤差。
由上圖6可見,方法1其色譜圖的分離程度不高,方法2色譜圖的峰形較好,因此選擇第二種方法進行進一步的優(yōu)化。
校準測量結果是否準確,通常根據被測量和測量值的誤差來描述,然而被測量的真值不是已知的,所以準確定量的難度很大。測量不確定度是與測量結果關聯的一個參數,用于表征合理賦予被測量值的分散性,是對測量結果質量和水平的科學表達,可以評價校準方法的合理性。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的校準同樣需要給出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價[3]。
5.1.1 評定方法
在環(huán)境溫度在10~35 ℃、相對濕度不大于80%的條件下,將激光干涉儀(最大允許誤差為±(0.5×10-6L) μm)反光鏡固定在導軌桁架上,激光發(fā)射方向與導軌運行方向相同。零位同時清零后,每運行50 mm,導軌系統(tǒng)與激光干涉儀分別記錄一次數據,導軌系統(tǒng)記錄的數據減去激光干涉儀的數據即為該位置的定位精度,建立數學模型如式(3)所示:
ΔL=L-L0
(3)
式中:ΔL——導軌定位精度;
L——被測位置導軌系統(tǒng)讀數;
L0——被測位置激光干涉儀讀數。
5.1.2.1測量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μ1的評定
在重復性條件下對400 mm尺寸連續(xù)測量10次,測量值分別為400.07 mm、400.05 mm、400.07 mm、400.07 mm、400.04 mm、400.08 mm、400.05 mm、400.07 mm、400.09 mm、400.11 mm。單次試驗標準偏差s為:
式中:Li——第i次被測位置導軌系統(tǒng)讀數;
n——連續(xù)測量次數,n=10。
則μ1=s=0.020 5 mm。
5.1.2.2激光干涉儀示值誤差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μ2的評定
激光干涉儀本身精度受環(huán)境的影響變化可以忽略不計,還可根據被檢導軌的環(huán)境變化進行數據的修正,因此不考慮溫度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5.1.3 合成不確定度評定
5.1.3.1主要測量標準不確定度分量
線性位移定位精度主要測量標準不確定度分量如表2所示。
表2 線性位移定位精度主要測量標準不確定度分量
5.1.3.2合成標準不確定度μc
以上各項標準不確定度分量相互獨立不相關,則:
5.1.3.3擴展不確定度U
取置信因子k=2(置信概率為95%),當L=400 mm時,U=0.02×2=0.04 mm。
5.2.1 評定方法
在規(guī)定環(huán)境條件下,用0.1級標準測力儀對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進行直接測量,可得到與標準值相對應的試驗臺負荷示值。該過程連續(xù)進行3次,3次示值的算術平均值與標準測力儀示值之差,即得到該測量點的示值誤差,建立數學模型如式(4)所示:
(4)
式中:Δ——測量單元的示值誤差。
5.2.2 輸入量的標準不確定度評定
5.2.2.1測量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μ1
對轉向架綜合試驗臺100 kN點進行測量,在重復條件下連續(xù)測量10次,測量結果分別為100.30 kN、100.26 kN、100.27 kN、100.27 kN、100.28 kN、100.24 kN、100.29 kN、100.23 kN、100.24 kN、100.29 kN。
通過計算得到標準偏差為0.024 kN,3次平均值的標準偏差為0.014 kN,則測量重復性帶來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μ1=0.014 kN。
標準偏差s(x)為:
則測量重復性帶來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μ1=0.014 kN。
5.2.2.2標準測力儀示值誤差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μ2
5.2.3 合成不確定度評定
5.2.3.1主要測量標準不確定度分量
測力示值誤差主要測量標準不確定度分量如表3所示。
表3 測力示值誤差主要測量標準不確定度分量
5.2.3.2合成標準不確定度μc
由于以上各量彼此獨立,互不相關,則:
5.2.3.3擴展不確定度U
經過實踐證明,上述動車組轉向架靜載試驗臺校準的方法切實可行,檢測及校準精度滿足預期使用的要求,滿足設備現場校準、校準設備安裝攜帶方便、測量準確度高、檢測數據處理簡單快捷等技術要求和特點,適合在軌道交通領域廣泛應用。該項校準技術研究,也填補了高速列車產業(yè)校準技術領域的空白,有力支撐了高速列車產業(yè)計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