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澤敏
(遼寧省撫順市中心醫(yī)院糖尿病內分泌科,遼寧 撫順 113000)
2型糖尿病是一種典型的慢性疾病,好發(fā)于老年群體,若不及時治療,則會損害腎、眼部等,且易引發(fā)多種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fā)癥,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1]。據相關研究[2]證實,2型糖尿病多由內分泌代謝性出現(xiàn)問題引起的,故有效控制患者自身血糖、血脂水平是治療的關鍵。平格列美脲為新一代磺酰脲類降糖藥物,具有起效迅速、作用半衰期長的特點,對治療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義[3]。近年來,有研究[4]發(fā)現(xiàn),DPP-4抑制劑是一種新型降糖藥物,具有降低血糖及調節(jié)血脂的作用,在治療2型糖尿病中療效顯著。但關于DPP-4抑制劑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2型糖尿病的研究較少?;诖耍狙芯恐荚谔接慏PP-4抑制劑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對甲狀腺功能的影響,以期為該治療方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運用提供參考依據,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1例。對照組男23例,女38例;年齡50~73歲,平均年齡(62.64±7.32)歲;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34±3.26)年;BMI 25~33 kg/m2,平均BMI(28.34±2.86)kg/m2。研究組男24例,女37例;年齡51~75歲,平均年齡(62.73±7.40)歲;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03±3.31)年;BMI 25~32 kg/m2,平均BMI(28.29±2.91)kg/m2。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5]中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無嚴重糖尿病并發(fā)癥、手術創(chuàng)傷等應激因素;均為首次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感染性疾病者;存在嚴重精神疾病,依從性差者;合并心、腎等重要器官疾病者。
1.2 方法 治療前,兩組均食用低鹽、低脂、低蛋白的飲食,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為0.8 g/(kg·d),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含量<7.0 mmol/L,且做適當運動。
對照組予以格列美脲(江蘇萬邦生化醫(y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1079)口服治療,每天1次,每次4 mg。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磷酸西格列?。∕erck Sharp&Dohme Italia SPA,國藥準字H20100051)口服治療,每天1次,每次100 mg。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于干預前與干預1個月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TC、TG、FBG、LDL-C、HbAlc及2 h BG水平。②參照《中國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中相關標準,療效評價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血糖、血脂水平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血糖、血脂水平基本恢復正常;無效:病情無明顯變化甚至惡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③記錄治療期間發(fā)生低血糖、頭暈、心慌、憋氣不適、出汗癥狀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糖代謝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糖代謝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FBG、2 h BG及HbAlc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糖代謝變化情況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glucose metabol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糖代謝變化情況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glucose metabol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FBG,空腹血糖;2 h BG,餐后2 h血糖;HbAlc,糖化血紅蛋白。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組別對照組(n=61)研究組(n=61)t值P值FBG(mmol/L)治療前8.81±1.27 8.84±1.30 0.13 0.90治療后7.13±0.99a 6.09±0.98a 5.88 0.00 2 h BG(mmol/L)治療前14.29±2.17 14.25±2.19 0.10 0.92治療后9.09±1.19a 8.08±1.17a 4.77 0.00 HbAlc(mU/L)治療前8.71±2.06 8.75±2.09 0.11 0.91治療后7.23±1.18a 6.08±1.16a 5.47 0.00
2.2 兩組脂代謝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脂代謝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TG、TC及LDL-C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脂代謝變化情況比較(±s,mmol/L)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lipid metabol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mol/L)
表2 兩組脂代謝變化情況比較(±s,mmol/L)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lipid metabol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mol/L)
注:TC,總膽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組別對照組(n=61)研究組(n=61)t值P值TC治療前2.69±0.91 2.70±0.84 0.06 0.94治療后2.39±0.47a 1.99±0.46a 4.79 0.00 TG治療前5.71±1.01 5.74±0.97 0.17 0.87治療后4.84±0.59a 4.19±0.29a 7.79 0.00 LDL-C治療前5.71±1.76 5.75±1.79 0.21 0.84治療后3.08±1.26a 2.23±1.08a 5.94 0.00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8%,高于對照組的78.69%(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期間,兩組均未出現(xiàn)低血糖;研究組出現(xiàn)心慌10例,而對照組出現(xiàn)頭暈2例、心慌1例、憋氣不適2例、出汗1例,共6例。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6.39%)與對照組(9.84%)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31,P=0.13)。
2型糖尿病屬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并發(fā)癥多、病程長等特點。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我國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成為目前面臨的嚴重公共衛(wèi)生問題,故探尋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對減輕家庭、社會負擔具有重要意義[7]。
據相關研究[8]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主要與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缺陷有關,臨床癥狀以胰島素分泌障礙及胰高糖素分泌增多為主,存在雙激素缺陷,而DPP-4抑制劑具有葡萄糖依賴性,可有效預防機體高血糖與低血糖,此外其還可抑制胰島B細胞的凋亡,發(fā)揮調節(jié)血糖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8%,高于對照組的78.69%(P<0.05),說明聯(lián)合用藥增強療效,不僅可改善胰島素抵抗,還可加強機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最終達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
研究[9]表明,血糖、血脂水平是反映臨床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因此,通過有效治療對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FBG、2 h BG及HbAlc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TG、TC及LDL-C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DPP-4抑制劑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能有效調節(jié)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分析原因為,格列美脲通過結合磺酰脲受體,造成細胞膜去極化,引起鉀通道閉合、鈣通道開放,通過Ca2+內流,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最終達到降糖效果,而DPP-4抑制劑可有效延長胰高糖素樣生長因子1半衰期,降低其失活,進而增加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的分泌,故兩者聯(lián)用可發(fā)揮相互促進的作用[10]。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期間兩組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說明DPP-4抑制劑聯(lián)合格列美脲安全性高,分析原因為,DPP-4抑制劑避免了降糖藥物導致低血糖反應的發(fā)生,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對肝腎功能無損害。
綜上所述,DPP-4抑制劑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顯著且安全可靠,不僅能有效調節(jié)血糖、血脂水平,還能避免降糖藥物導致低血糖反應的發(fā)生,有助于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