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娟娟
(日照市中心醫(yī)院新生兒科,山東 日照 276800)
新生兒肺炎分為感染性和吸入性兩種,該病屬于臨床中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引發(fā)該病的病因有胎糞、羊水吸入及病毒,患兒肺部會發(fā)生炎癥,從而發(fā)生憋喘和吐泡沫情況,嚴重時會發(fā)生中毒癥狀,甚至器官衰竭,一旦患兒發(fā)生4個及以上器官衰竭則致死率為100%[1]。考慮到新生兒的機體各部分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抵抗外界微生物入侵方面的能力較弱,因此,新生兒患肺炎風險較高。據數據統計[2],全球每年約有200萬新生兒死于肺炎,肺炎臨床治療屬于兒科醫(yī)學重點研究內容。目前臨床上治療新生兒肺炎通常使用抗感染和霧化治療,可起到一定的臨床療效。因此,探尋治療新生兒肺炎的高效聯合用藥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2例新生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治療新生兒肺炎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2例新生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1例。優(yōu)質組男23例,女18例;日齡3~27 d,平均(15.1±1.8)d;足月新生兒29例,早產新生兒12例。一般組男24例,女17例;日齡3~28 d,平均(15.3±1.9)d;足月新生兒28例,早產新生兒13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患兒臨床資料完整;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兒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重要器官原發(fā)性疾病;患兒對研究藥物有過敏反應。
1.2 方法 兩組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需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以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采取營養(yǎng)支持,進行嚴格的心電監(jiān)測,進行吸痰操作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配合使用多巴胺藥物維持血壓穩(wěn)定。一般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氨溴索藥物(石家莊鵬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53133)治療,取2 ml 0.09%的鹽水與7.5 mg氨溴索混合配置藥液,氧氣驅動下應用霧化吸入治療,氧氣流量設置為5~7 L/min,持續(xù)霧化治療20 min左右,每天2次。優(yōu)質組在常規(guī)組基礎上,使用2 ml 0.09%的鹽水與7.5 mg氨溴索、1 ml布地奈德(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552)混合配置藥液,借助氧氣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氧氣流量設置為5~7 L/min,持續(xù)霧化治療20 min左右,每天2次,兩組連續(xù)治療1周[3]。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呼吸指標,包括呼吸頻率、潮氣量與達峰時間比,指標值越大表明患者呼吸功能越好。②比較兩組癥狀緩解時間與住院治療時間,癥狀包括濕啰音、口唇紫紺、咳嗽與氣促。③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患兒治療后各項癥狀均消失,影像檢查肺部陰影消失;有效:患兒治療后癥狀減輕,肺部陰影大部分消退;無效:患兒癥狀無好轉或出現惡化傾向。④比較兩組用藥治療后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呼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呼吸頻率、潮氣量和達峰時間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呼吸頻率、潮氣量和達峰時間比均高于一般組,且優(yōu)質組高于一般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呼吸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respiratory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呼吸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respiratory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組別優(yōu)質組一般組t值P值例數41 41呼吸頻率(次/min)治療前61.04±7.16 61.02±7.14 0.973 8>0.05治療后53.38±5.42 41.65±5.48 9.745 1<0.05潮氣量(ml/kg)治療前5.64±1.35 5.62±1.47 0.953 7>0.05治療后7.98±1.32 6.82±1.27 9.172 9<0.05達峰時間比(%)治療前26.58±4.32 26.82±4.23 0.923 6>0.05治療后36.97±5.18 30.02±5.26 9.351 8<0.05
2.2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及住院治療時間比較 治療后,優(yōu)質組各癥狀緩解時間及住院治療時間均短于一般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與住院治療時間比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symptom relief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
表2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與住院治療時間比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symptom relief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
組別優(yōu)質組一般組t值P值例數41 41濕啰音消失時間4.67±1.19 6.15±1.37 9.091 4<0.05口唇紫紺消失時間3.46±0.52 4.32±0.78 9.173 8<0.05咳嗽消失時間4.02±1.15 5.62±1.37 9.352 6<0.05氣促消失時間3.32±0.21 4.27±0.89 9.174 5<0.05住院時間8.79±2.12 11.65±2.73 9.058 3<0.05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優(yōu)質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一般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治療后,兩組未發(fā)生明顯的過敏、咳嗽不良反應,組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新生兒肺炎疾病屬于新生兒死亡的常見病因,該病發(fā)病早期由于新生兒呼吸道解剖結構尚未完全形成,因此,臨床癥狀不明顯,患兒咳嗽次數少,同時,由于呼吸肌較為軟弱,導致患兒的呼吸運動較淺,因此,患兒發(fā)生誤診風險較高。當新生兒肺炎早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發(fā)展為感染性肺炎后,患兒呼吸道中黏液的分泌量將顯著下降,而患兒纖毛運動量下降,相應地機體清除外來異物的能力也會大幅降低[4-5]。新生兒肺炎病情嚴重的患兒通常會出現體溫下降、呼吸困難癥狀,患兒會出現拒絕進食的情況,病情持續(xù)加重的情況下患兒會發(fā)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一旦引發(fā)多器官衰竭將會危及患兒生命。臨床上治療新生兒肺炎需遵循擴張支氣管、抗感染及吸氧治療原則,可采取霧化吸入方式給藥[6]。
本研究中一般組應用氨溴索治療,氨溴索在臨床中應用范圍較廣。氨溴索屬于黏液溶解劑藥物,使用該藥物治療后患兒纖毛及痰液的黏著力均會下降,進而顯著增強黏膜纖毛運動能力,可加快患兒積存在肺部的痰液排除速率,有效保護呼吸道黏膜。氨溴索還具備一定程度的抗氧化作用,在機體內可抑制肺部炎性介質釋放,能在一定程度上收縮呼吸道平滑肌,通過調整漿液、黏液分泌,有效降低支氣管分泌量,維持患兒呼吸道通暢狀態(tài)[7-8]。布地奈德配合氨溴索治療方案屬于臨床常用治療新生兒肺炎的一種聯合用藥治療方案。本研究中,治療后,優(yōu)質組呼吸頻率、潮氣量和達峰時間比均高于一般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yōu)質組癥狀緩解及住院治療時間均短于一般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yōu)質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一般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聯合用藥治療方案用于治療新生兒肺炎可取得理想的臨床療效。兩種用藥方案用于治療新生兒肺炎均未發(fā)明顯的用藥不良反應,表明這兩種藥物治療新生兒肺炎的安全性較高。布地奈德屬于糖皮質激素藥物,具備較好的抗炎功效和高選擇性,可抑制患兒呼吸道中存在的炎性介質,有效緩解呼吸道高反應性[9-10]。布地奈德具備較好的親脂性,可高效透過細胞膜與特異性受體相結合,通過主動調控核糖核苷酸對基因轉錄過程,發(fā)揮抗炎功效。布地奈德的抗炎效果為氫化可的松的一百倍,能促進患兒呼吸道血管收縮,降低黏液分泌量,緩解黏膜水腫。
綜上所述,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治療新生兒肺炎臨床療效顯著,具備較高治療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