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志琴,林敏君
(惠州學(xué)院 旭日廣東服裝學(xué)院,廣東 惠州 516007)
利用電腦橫機進行打版是毛衫生產(chǎn)中必要的程序,電腦橫機的起始模塊的標(biāo)準(zhǔn)化設(shè)計顯得十分重要,不僅便于制版師制版,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而起底模塊,是在毛衫衣片編織之前給織物一個拉力,起到維護毛衫衣片的作用,使得衣片的起底編織迅速,能夠使衣片單獨地、一片片地分開進行編織。但是從毛衫衣片開始編織到牽拉裝置對織片起作用的操作中,會耗費一定的資源(包括紗線、機器損耗等),才能使得編織出衣片的線圈較為均勻。編織下來的織片與衣片連接在一起,不利于衣片的縫合和保證毛衫的質(zhì)量;且起初編織的織片是要被舍棄的,也浪費了起始編織所消耗的紗線。因此,起底作為衣片編織之前不可或缺的間紗編織的一部分,其模塊的設(shè)計與選擇有著重要的作用。
電腦橫機的起始模塊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即無起底板的起始模塊設(shè)計和有起底板的起始模塊設(shè)計。而單面起始、雙面起始,是源于不同起始的織片。因此,不同的織片對起始模塊的設(shè)計是有所不同的。本設(shè)計以江蘇龍星電腦橫機為代表,以其v3·8·330-R 操作系統(tǒng)為示例,針對上述兩種起始模塊進行設(shè)計、實踐與分析。
起始模塊的起始主要是依賴于起底板,起底板是電腦橫機編織毛衫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附件,它是一塊平行于機床的板,這塊板上附有起底針(與針槽相似),在橫機編織織片之前,就是借助這塊板再加上所設(shè)計的起始模塊類型進行起始編織。在起始模塊開始編織的時候,起底板會通過機器指令升出針管,與此同時使鉤針鉤住紗線并且閉合針舌,下降到電腦橫機針床嘴口的下方,接下來就是對所設(shè)計的模塊類型進行編織,完成后,正式開始進行毛衫衣片的編織。
單面起始的起始模塊設(shè)計是毛衫生產(chǎn)常用模塊之一,對龍星電腦橫機制版系統(tǒng)v3·8·330-R 的制版截圖進行圖文分析,其制版方法如下。
編織單面起底的第一步是編織鳥眼組織。在鳥眼組織編織到足夠長度時,其織片會被電腦橫機的羅拉牽引并且羅拉會往下給織片拉力,當(dāng)鳥眼組織編織被羅拉完全拉住并且向下出布時,即可使用間紗方法開始編織起始模塊。最初,起始模塊繼續(xù)編織4 行(即2轉(zhuǎn))鳥眼組織;接著,電腦橫機將后針床鉤針上的線圈全部翻移至前針床對應(yīng)的鉤針里面,完成翻針動作之后,繼續(xù)編織6 行前編織,在完成前編織動作之后,便可進入單面起始。
2.2.1 1+1 羅紋起始模塊設(shè)計
雙面起始的起始模塊設(shè)計,采用1+1 羅紋起始。與單面編織一樣,雙面起始的第一步也是先編織鳥眼組織。1+1 羅紋雙面編織起始模塊的第一步,是編織4行的鳥眼組織,然后讓前針床織針上的線圈進行編織,緊接著再將后針床的鉤針線圈轉(zhuǎn)移到前針床對應(yīng)針槽的鉤針內(nèi),在把后針床上的線圈翻移至前針床上線圈的鉤針上之后,把前針床鉤針上的線圈編織1/2轉(zhuǎn),最后把電腦橫機的后針床鉤針?biāo)鶎?yīng)的前針床上鉤針的線圈向左移動一個針距。由于線圈的移動,最左邊的鉤針上會有兩個線圈重疊,緊接著進行4 行的前針床間隔交替編織,完成這一系列操作后,便可開始1+1 羅紋的編織。
2.2.2 2+1 羅紋無起底版的起始設(shè)計
單面2+1 羅紋與單面1+1 羅紋起底相似。前針床鉤針上的線圈先在前針床進行編織,編織之后再將前針床鉤針上的線圈翻移至后針床且再翻針至前針床鉤針上(向右移一針);再進行前針床上的線圈編織;后針床鉤針上的線圈編織;前后針床鉤針上的線圈都有編織。
起底板的起始模塊設(shè)計,跟單面編織一樣,1+1 羅紋起底板編織起始模塊,最初是用鳥眼組織編織一行再翻針至前針床編織2 行,接著1+1 羅紋所對應(yīng)的后床上的線圈編織1 行,緊接著進行前羅布,完成動作之后,就可開始1+1 羅紋起始。
電腦橫機的起始模塊多種多樣,羅紋種類很多,羅紋的抗脫散性優(yōu)于緯平針類的織物,抗卷邊性也大大優(yōu)于緯平類的織物。本設(shè)計中雙面起始模塊實踐主要采用1+1 羅紋起始模塊和2+1 羅紋起始模塊這兩類,不同起始模塊達到的針織效果也不相同。
1+1 羅紋在7 針機雙針床橫機上編織,需開啟全部起針三角。采用精梳棉,編織密度為20 行/5cm×30列/5cm,開針數(shù)為88,編織效果圖如圖1 所示。2+1 羅紋具有較小的寬度,較大的橫向延展性和良好的彈性。采用20 英支/2 的100%羊毛,在7 針機上進行編織,成品密度為4.2 縱行/cm×3.3 轉(zhuǎn)/cm。編織效果圖如圖2 所示。
圖1 1+1 羅紋雙面無起底起始模塊功能的織物圖
圖2 2+1 羅紋有起底版起始模塊功能的織物圖
對上述兩種起始模塊進行實踐分析,采用無起底板起底時,需要用大量紗線作間紗,而采用有起底板起底,由于起底板的作用,可提前進入起始編織,因此,有起底板的制版要比無起底板節(jié)省大量間紗,編織用料節(jié)省達50%。在實際生產(chǎn)中,有起底板起始很大程度地節(jié)省了間紗的成本,省卻了間紗的編織時間,不但大大降低了生產(chǎn)的時間成本,而且提高了實際生產(chǎn)的工作效率和生產(chǎn)效率。
通過有、無起底模塊的編織實踐,對比分析了不同起始模塊的工作原理及其達到的針織效果。實踐表明,電腦橫機的起底板技術(shù),不僅可以很方便使得起底線圈之間拉力均勻,而且很大程度上解決資源浪費問題。在毛衫實際生產(chǎn)中,有起底板起始不僅省卻間紗編織時間,降低了生產(chǎn)的時間成本,而且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實際生產(chǎn)的工作效率和生產(chǎn)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