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雷,王利祥
(1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甲乳外科,河南 洛陽 471000;2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乳腺甲狀腺科,河南 焦作 454001)
乳腺癌在世界范圍內(nèi)均是一種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隨著對乳腺癌發(fā)病機制認識的深入,目前該病的治療也從外科手術(shù)治療為主轉(zhuǎn)變?yōu)榫C合治療的新模式[1]。化療以靜脈給藥途徑為主,且化療周期往往較長,合適、通暢的靜脈通路是化療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雖然新型的經(jīng)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和植入式靜脈輸液港(IVAP)在惡性腫瘤化療中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傳統(tǒng)的中心靜脈導管(CVC)仍然是重要的化療靜脈通道[2],如何保持導管的通暢是臨床的難題。采用肝素鈉封管液封管是最常用的封管方法,對預防管路堵塞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不同濃度的肝素鈉封管液均有應用于臨床,本研究探討不同濃度肝素鈉封管液在乳腺癌患者中心靜脈導管封管中的應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收治的150例乳腺癌化療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女性患者;②符合乳腺癌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3];③置入頸內(nèi)靜脈中心靜脈導管接受化療。排除標準:①既往接受過放化療者;②頸內(nèi)靜脈嚴重狹窄、局部皮膚感染致使中心靜脈導管無法置入頸內(nèi)靜脈者;③凝血功能障礙、肝腎功能障礙、嚴重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將患者隨機分為A組、B組、C組,分別使用高、中、低濃度的肝素鈉封管液封管,每組50例。A組年齡30~59歲,平均年齡(38.76±7.45)歲,腫瘤位于左側(cè)27例,右側(cè)23例;B組年齡33~61歲,平均年齡(39.17±7.83)歲,腫瘤位于左側(cè)25例,右側(cè)25例;C組年齡30~62歲,平均年齡(38.08±8.19)歲,腫瘤位于左側(cè)24例,右側(cè)26例。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三組患者均于常規(guī)超聲引導下置入頸內(nèi)靜脈中心靜脈導管,導管均為同一型號。A組使用高濃度肝素鈉封管液封管,濃度為125 U/mL;B組使用中濃度肝素鈉封管注射液(慧銘5 mL∶500 U,獨立小包裝,山東省惠諾藥業(yè)有限公司)封管,濃度為100 U/mL;C組使用低濃度肝素鈉封管液封管,濃度為50 U/mL。
1.3 觀察指標記錄并比較三組的導管留置時間、堵管發(fā)生率,以及置管后的凝血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凝血功能指標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APTT)。生活質(zhì)量的評價工具為歐洲癌癥研究及治療組織的生活質(zhì)量量表(QLQ-C30),選擇其中的軀體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及社會功能5個維度,分數(shù)越高則說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導管留置時間A組與B組的導管留置時間分別為(25.84±3.45)d和(24.73±4.01)d,顯著長于C組的(14.88±3.14)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與B組的導管留置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堵管發(fā)生率A組與B組的堵管發(fā)生率分別為10.00%(5/50)、14.00%(7/50),均顯著低于C組的32.00%(16/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與B組的堵管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凝血功能指標A組的PT、TT、APTT顯著高于B組和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與C組的PT、TT、APTT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s)
表1 三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s)
注:與A組比較,*P<0.05。
組別 n PT TT APTT A組 50 17.13±1.32 19.79±2.98 48.26±2.12 B組 50 14.68±1.29* 16.13±1.64* 39.14±2.45*C組 50 14.94±2.46* 16.21±1.60* 38.85±3.19*F值 5.392 6.778 7.325 P值 <0.05 <0.05 <0.05
2.4 生活質(zhì)量三組的QLQ-C30中認知功能、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三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認知功能 軀體功能 情緒功能 角色功能 社會功能A組 50 68.42±8.44 65.28±7.48 68.37±9.36 71.32±8.51 61.32±5.68 B組 50 67.29±9.65 64.66±9.37 67.39±8.49 70.53±9.75 62.54±8.12 C組 50 68.24±7.53 65.23±8.53 68.44±8.46 71.65±8.77 61.67±9.43 F值 0.749 1.230 0.811 0.824 0.94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乳腺癌以外科手術(shù)為主、多學科綜合治療是目前公認的治療原則[4],其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治療方案為化療,中心靜脈通路是保證藥液安全輸注的重要途徑。臨床上惡性腫瘤患者常用的化療中心靜脈通路主要包括中心靜脈導管、PICC、隧道式導管以及IVAP等,其中中心靜脈導管是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中心靜脈通路,具有建立簡單、費用低廉等優(yōu)勢[5],仍然是最重要的化療靜脈通道之一。
導管堵塞是中心靜脈導管最常見也是影響化療順利進行的最嚴重并發(fā)癥之一,通暢的中心靜脈導管是乳腺癌患者化療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導管的維護、護理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6]。肝素鈉封管液應用最為廣泛,不僅可減少導管相關(guān)并發(fā)癥,而且價格相對經(jīng)濟,還可進行方便的監(jiān)測,一旦過量還有中和藥物(魚精蛋白)。但肝素鈉的應用也帶來不少問題,如皮下出血、凝血功能受到影響及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等[7]。臨床上應用的肝素鈉封管液濃度差異較大,何種濃度的肝素鈉封管液的封管效果及安全性最佳尚存在不同看法。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A組與B組的導管留置時間顯著長于C組,堵管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C組(P<0.05);A組與B組的導管留置時間及堵管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A組的PT、TT、APTT均顯著高于B組和C組(P<0.05),B組與C組的PT、TT、APTT無顯著差異(P>0.05)。上述結(jié)果表明,A組、B組的封管效果最好,但是由于A組應用高濃度的肝素鈉封管液,對凝血功能仍然有一定的影響。B組的封管效果不差于A組,但對凝血功能的影響與C組相同,因此使用B組即中濃度(100 U/mL)肝素鈉封管液封管更安全有效。本研究亦對三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了觀察,結(jié)果顯示三組患者的認知功能、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無顯著差異(P>0.05),即不同濃度肝素鈉封管液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無明顯差異。
綜上所述,中濃度(100 U/mL)肝素鈉封管液應用于乳腺癌患者中心靜脈導管封管中,可延長導管留置時間,降低堵管發(fā)生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