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軍
(望江縣醫(yī)院兒二科,安徽 安慶 246200)
小兒支原體肺炎主要傳播途徑為呼吸道傳播,由于小兒身體抵抗力較差,一旦接觸到傳染源,就極易被感染,從而引發(fā)支原體肺炎,出現(xiàn)陣發(fā)性咳嗽、發(fā)熱、憋喘、乏力等臨床表現(xiàn)。而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病程較長,且容易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會對患兒的身體臟器造成損傷。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阿奇霉素和紅霉素都屬于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對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有一定療效[1]。本研究以98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對其炎性因子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望江縣醫(yī)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8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分為兩組。對照組(49例)中男、女患兒分別為28、21例;年齡1~6歲,平均(3.43±0.37)歲;病程1~9 d,平均(5.14±0.53) d。研究組(49例)中男、女患兒分別為30、19例;年齡1~5歲,平均(3.46±0.34)歲;病程1~9 d,平均(4.96±0.48) 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年版)》[2]中關于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斷標準者;所有患兒均經(jīng)病原學、X線檢查確診者;存在發(fā)熱、咳嗽、胸痛等癥狀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先天性心、肝、肺等臟器功能疾病者;對研究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者;合并先天性畸形者;合并嚴重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等。本研究已通過望江縣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兒法定監(jiān)護人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入院后,均予以兩組患兒常規(guī)對癥治療,如降溫、止咳、化痰等。在上述基礎上,予以對照組患兒阿奇霉素序貫療法。第1~4天給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4025,規(guī)格:0.5 g/支)靜脈滴注,10 mg/(kg·d),1 次 /d,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在患兒病情穩(wěn)定后停藥4 d,改用口服阿奇霉素顆粒(湖南千金湘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63898,規(guī)格:0.1 g/袋)治療,10 mg/(kg·d),連續(xù)服用3 d,再停藥4 d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研究組患兒采用紅霉素與阿奇霉素序貫療法。給予注射用乳糖酸紅霉素(湖南科倫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028,規(guī)格:0.25 g/支)靜脈滴注治療,20~30 mg/(kg·d),2 次 /d,連續(xù)治療 4~6 d,嚴密監(jiān)測患兒的體溫變化,若患兒體溫下降,改為阿奇霉素顆??诜委煟瑒┝客瑢φ战M,連續(xù)服用3 d后,停止治療4 d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參照《臨床兒科診療指南》[3]中的判定標準,治愈:患兒發(fā)熱、肺部濕啰音等癥狀與體征消失,胸部X線檢查與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顯示正常;有效:癥狀與體征有明顯改善,胸部X線檢查肺部陰影基本消失,血常規(guī)檢測也未出現(xiàn)明顯異常;無效:治療后癥狀與體征無任何改善,胸部X線檢查顯示肺部紋理變粗,且有明顯肺部濕啰音,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②對比兩組患兒癥狀(發(fā)熱消退、咳嗽消失、喘息消失、肺啰音)消失的時間。③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性因子。分別采集兩組患兒空腹靜脈血3 mL,以2 500 r/min轉速離心10 min取血清,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 -6(IL-6)、白細胞介素 -8(IL-8)及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水平。④統(tǒng)計兩組患兒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肝功能異常、皮疹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與對照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83.67%)比,研究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95.92%)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癥狀改善情況 研究組患兒發(fā)熱、咳嗽、喘息、肺啰音消失時間與對照組比均顯著縮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 d)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 d)
組別 例數(shù) 發(fā)熱消退時間 咳嗽消失時間 喘息消失時間 肺啰音消失時間對照組 49 4.23±1.06 5.79±1.18 5.11±1.86 5.84±1.22研究組 49 2.41±1.11 4.15±1.12 2.28±1.07 3.18±1.24 t值 8.301 7.056 9.232 10.704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炎性因子 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IL-6、IL-8、TNF-α水平與治療前比均顯著降低,且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比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炎性因子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兒炎性因子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IL-6:白細胞介素-6;IL-8:白細胞介素-8;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組別 例數(shù)IL-6(pg/mL) IL-8(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9 29.31±12.22 10.83±2.45* 54.23±8.71 14.24±5.85*研究組 49 28.91±13.74 8.34±1.76* 53.84±9.23 7.86±2.33*t值 0.152 5.778 0.215 7.092 P值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TNF-α(pg/m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9 19.62±1.21 10.83±2.34*研究組 49 19.86±1.54 7.88±1.84*t值 0.858 6.937 P值 >0.05 <0.05
2.4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不同于細菌、病毒等致病菌,支原體是一種能夠獨立生存的病原微生物,由于肺炎支原體沒有細胞壁結構,且又能通過細菌濾器,因此,對于部分能夠作用于細胞壁的抗菌類藥物,有很強的耐藥性,加大了臨床上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難度。阿奇霉素具有組織分布迅速、吸收快的特點,其作為新一代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可有效抑制、清除支原體肺炎患兒體內的致病菌;同時,其組織濃度高、毒性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但由于支原體肺炎患兒病程普遍較長,因此,治療過程中,長期靜脈滴注阿奇霉素治療易導致患兒產(chǎn)生耐藥性,影響治療效果[4]。
紅霉素為十四元環(huán)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是由紅霉素鏈霉菌產(chǎn)生,可通過和細菌的聚核糖體結合而抑制肽鏈延伸,具有較強的革蘭氏陽性菌抗菌作用;同時其可廣泛分布于腦脊液外的組織中,具有較高的血藥濃度,因此,首次治療即可快速殺滅支原體,緩解臨床癥狀,但易對支原體肺炎患兒細胞、肝臟功能產(chǎn)生影響,因此,臨床多不單獨使用紅霉素進行治療[5-6]。本研究通過采用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發(fā)現(xiàn),研究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比對照組升高顯著,癥狀改善時間與對照組比顯著縮短,但兩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針對小兒支原體肺炎,采用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可快速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增強治療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安全性良好。
臨床研究認為,機體感染肺炎支原體后,可導致局部出現(xiàn)炎癥反應,從而刺激機體產(chǎn)生大量的血清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加重呼吸道炎癥反應,進而出現(xiàn)支原體肺炎。因此,通過對患兒血清IL-6、IL-8、TNF-α水平檢測,有利于評估患兒的病情與其臨床治療效果[7-8]。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兒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與對照組比均顯著降低,表明小兒支原體肺炎采用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能更有效降低患兒血清IL-6、IL-8、TNF-α水平,減輕患兒機體炎癥反應。結合以往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紅霉素與阿奇霉素均是通過結合細菌細胞中的核糖體50S亞基來阻礙細菌的轉肽過程,通過抑制依賴于RNA蛋白質的合成而達到抗菌作用,其中阿奇霉素具有很高的組織滲透性,且對于炎癥部位的濃度相當于其他部位的7倍,而紅霉素在血清中濃度較高,短時間即可緩解臨床支原體肺炎癥狀,但在組織細胞、肺泡上皮、炎癥細胞中的濃度不高,因此兩種藥物聯(lián)合可優(yōu)勢互補,使得抗支原體肺炎效果最大化,通過刺激患兒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統(tǒng),促使其細胞因子大量合成、分泌,從而提升控制肺部炎癥作用[9-10]。
綜上,針對小兒支原體肺炎,采用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不僅能減輕患兒機體的炎癥反應,改善患兒的發(fā)熱、咳嗽、喘息等癥狀;同時,還不增加不良反應,療效顯著。但本研究所研究內容較為局限,可進一步對聯(lián)合用藥對患兒免疫功能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