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曲阜遠東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系 張劍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已經(jīng)成為我國教育的重要議題。在政策落實上,國家近年來也在逐步有序推進,并且力度越來越大。書法作為中華民族國粹,也逐漸受到社會重視,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書法課程,高校書法教學課程的開設不僅可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硬筆書法作為書法藝術的組成部分,訓練條件要比毛筆訓練條件簡單,在實際的課堂上應用最廣,所以與人的實際關聯(lián)也更大。清人劉熙載在《藝概·書概》說“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彼^字如其人,一個人能寫一手硬筆好字就是自己最好的名片。
目前,硬筆書寫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大面積普及,但是大部分高校學生的硬筆書法都很難過關,連簡單的“端正、清楚”的要求都達不到。高校如果想要通過開設硬筆書法課程來提升學生的書寫水平,想要使學生的硬筆書法在短時間內得到提高,除去學生的主觀因素,書寫訓練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硬筆書法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就成為關鍵之處。因此,尋找一種在短時間內提高大學生硬筆字書寫水平的教學方法就顯得格外重要。
縱觀目前國內高校硬筆書法研究現(xiàn)狀,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硬筆書法教學缺少特色頂層設計,各層次目標不明確。
就書法的入門途徑來講,傳統(tǒng)的書法理論講究從筆畫入手,然后為間架結構,再次為章法。硬筆書法的教學也大都遵循這一途徑,但是絕大部分硬筆書法教學教材頂層設計缺少針對性,教學方法沒有特色,不能因材施教,并且各層次目標無法量化,這樣勢必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我滿足感,會導致學習半途而廢,進而影響了最終結果。
二是硬筆書法教學模式過于老化,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
我們通過大量的硬筆書法教學調查研究,從學生學習硬筆書法的客觀因素分析,得出結論,各類硬筆書法教學課程或者各類硬筆書法培訓,傳統(tǒng)方法基本是一刀切式的填鴨式灌輸教學理念,即教師用一個模子扣人,千人一面的練習,這不符合人的發(fā)展觀,其弊端就是此傳統(tǒng)硬筆書法方法推倒學生頭腦中原有的字形模式,另造一套體系,但這是很難的,所以最后效果不理想。因為經(jīng)過三年五載,甚至十年二十年的書寫積累,學生頭腦中已形成一定的書寫習慣,積習難改,所以我們看到,有的學生雖經(jīng)過一學期甚至一年的傳統(tǒng)硬筆書法方法練習,但字的面貌改觀不大,所以只有改變固有的硬筆書法教學模式,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
三是硬筆書法教學教材開發(fā)過于單一,需創(chuàng)新發(fā)展。
整體而言,現(xiàn)在通行各類硬筆書法教材,不管是中小學生的鋼筆字帖,還是高校大學生的硬筆書法教程,普遍的取法單一,其風格特征大部分來自歐體楷書,諸如以顏體風格、褚體風格、柳體風格、趙體風格,乃至鐘繇風格、魏碑體風格等開發(fā)的教材很少。歐體類風格的教材是由某些書法人士整理書寫而成,缺少系統(tǒng)理論體系,只是授人以魚,不能授人以漁,不能激發(fā)大部分學習者的興趣。
綜上所述,如果我們能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從頂層設計入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開發(fā)特色教材,通過對寫字和書法區(qū)別的辨識,分析中國漢字的結構特點,開發(fā)出一套獨特的硬筆書法教學課程體系,那么這些問題就可迎刃而解了。
有感于當今硬筆書法教學的千篇一律,費時、費力、費資金,并且學生學習后難以有根本性的突破,我們嘗試設計推出了逆向硬筆書法教學課程,通過逆向思維訓練,來解決以上的難題,達到硬筆階段速成之目的。
逆向思維硬筆速成法首要解決的是大學生對硬筆書法的思想認識問題。我們知道,思想方法問題關系到“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甚至關系到事情的成敗。逆向思維是發(fā)散思維的一種重要類型,所謂逆向思維就是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有意去做與習慣性思維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循規(guī)蹈矩的思維和按傳統(tǒng)方式解決問題雖然簡單,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擺脫不掉習慣的束縛,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見慣的答案。由于受過去經(jīng)驗的影響,人們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對另一面卻視而不見。逆向思維能克服這一障礙,往往是出人意料,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逆向思維硬筆書法創(chuàng)新教學,就是從結果出發(fā),探尋到達結果的途徑,用反推法,一步一步設計操步驟,從而輕松達到硬筆階段速成的目的。
逆向思維硬筆書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具體內容如下:
一、逆向思維——三步成功
二、核心筆法——不二法門
三、關鍵結體——因勢成型
四、重點偏旁——精益求精
五、行書點撥——脈絡相承
以上五個部分的教學設計是相互聯(lián)系分層遞進的,也可以分開單獨重點習練。
簡單來說,第一部分逆向思維——三步成功,這是前提條件,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是解決學習方向問題,是指導學生運用逆向思維,讓學生宏觀把握規(guī)律,然后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在學生自己原有的寫字習慣中稍微調整。比如,有的人寫的字偏長,那么可以向歐陽詢靠攏,有的人寫的字偏寬,那么可以向顏真卿靠攏,有的人寫的字偏連帶,那么可以向褚遂良靠攏,有的人寫的字偏硬,那么可以向魏碑靠攏(如下圖所示)…… 以此類推,這樣因材施教,量體裁衣發(fā)揮每人的個性,學生就有各自獨特的目標,結果就是學得快、記得牢、喜歡寫、能速成。
第二部分核心筆法——不二法門,這部分是講解硬筆書法的基本元素,就相當于是構建大廈的磚瓦,是體系的核心之處??v觀整個中國書法發(fā)展史,筆法在書法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掌握了筆法,學習書法才能登堂入室,整體來說筆法有兩大體系即內和外拓,我們把毛筆的規(guī)律用到硬筆書法中去也同樣適用,例如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內筆法略微夸張學習歐體風格系列楷書,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外拓筆法略微夸張學習顏體風格系列楷書,根據(jù)學生掌握筆法的不同程度,因人指導,因材施教,可得階段速成。
第三部分關鍵結體——因勢成型,這部分主要講硬筆書法單字的外輪廓。結體就是間架結構,也稱布白,就是漢字形體的構造。漢字是方塊字,所以我們看到的印刷體基本都是方形。在手寫時,我們在核心筆法的基礎上總結結體規(guī)律,內筆法決定了內的結構,外拓的筆法決定了外拓的結構,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構造單字的外輪廓,或高或扁,或瘦或寬,或斜或正,這樣就能美觀成型了。
第四部分重點偏旁——精益求精,這部分主要講漢字的偏旁部首,我們如果能指導學生完全掌握了核心筆法和關鍵結體,那么硬筆書寫就已經(jīng)是得心應手了,為了進一步精益求精,我們可以進行重點偏旁講解訓練?!墩f文解字》把9353個漢字,分成了540個偏旁,如果再精簡,硬筆書法重點可以學習50個偏旁部首。我們日常生活中一般掌握2500個漢字就夠用了,像高中語文教師掌握5000個漢字,教學也游刃有余了。
第四部分行書點撥——脈絡相承,這部分主要講為了適應實際書寫速度的需要,硬筆學習還要從楷書向行書類書寫過渡。行書是為了快寫需要產(chǎn)生的,我們只要掌握了硬筆書法筆法和結體原理,那么行書筆法體系也就一目了然,他們是一以貫之的。一般來說,內擫筆法是從王羲之開始的,所以喜好內擫筆法的學生,行書可以參考《蘭亭序》《集字圣教序》或者啟功行書等等;外拓筆法是從王獻之開始的,所以喜好外拓筆法的學生,行書可以參考《新婦地黃湯帖》等王獻之諸多手札或傅山、舒同行書等等。
逆向硬筆書法訓練,注重開發(fā)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使學生宏觀把握筆法,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潛力,讓硬筆書法學習能夠分層次的階段速成?!坝薰粕健保碚摽尚?,施行不易,我們?yōu)槭膊焕@道而行到達目的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