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070)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qū)第二小學四年級四班 程意帆
有這樣一雙手,粗糙的皮膚上全是紅色的傷痕,大大小小,細細長長,或結痂,或還滲著血;透明的指甲縫里被黑乎乎的東西塞滿。這雙手的主人,就是我們班的小鑫同學。
教室里,一群女生正趴在桌子上玩橡皮泥。小鑫偷偷地從瓶子里取出一只螳螂,朝女生們扔去。霎時,女生們如同見了鬼一樣,又似手雷在身邊突然爆炸了。有的沖到講臺上,縮到角落;有的鉆到課桌下,沒有作聲;還有的奔進辦公室,找老師告狀。小鑫呢,笑著露出兩顆大齙牙,臟兮兮的手上還拿著另一只我們沒見過的昆蟲。因為他經常搞這樣的惡作劇,再加上誰也不喜歡他那雙讓人倒胃口的手,所以他在班里沒有什么朋友。他喜歡與昆蟲為伴,也只能與昆蟲為伴。
這不,下課鈴剛響,小鑫便第一個沖向操場旁的灌木叢,老鷹似的眼睛緩緩掃過眼前的綠色。突然,低處小草輕微搖晃,跳動的物體引起了他的注意。小鑫慢慢靠近,不敢大聲喘氣,死死地盯住躁動的綠點,生怕驚動“獵物”。緊跟“獵物”而來的,是那只布滿傷痕的右手。他的手如同安裝了推動器似的,猛地捏住綠點。一眨眼的工夫,一只螞蚱便“栽”在了小鑫粗糙的手里。然后,他像變戲法一樣從身后摸出一個瓶子,把螞蚱裝了進去。這還沒結束,他又徒手搬開草叢里的石塊,彎曲著五根手指刨土,翻找草地下面蚯蚓之類的昆蟲。他他仿佛感覺不到疼。
下午的語文課,老師在講《蜜蜂》。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一只巨大的黃蜂飛進教室。它時而在燈柱邊徘徊,時而在同學頭頂繞一繞,時而在地板上走一走。第一次見這么大的黃蜂,女同學害怕地抱在一起,男同學用書擋著臉,膽小的干脆跑出教室。唯獨小鑫十分鎮(zhèn)定。我們都很奇怪:難道他不怕被咬嗎?小鑫不慌不忙,從瓶子里掏出一只甲蟲,那甲蟲揮舞著大夾子,像常勝將軍一般向黃蜂走近。黃蜂飛向甲蟲,就一刺,甲蟲便再也不動了。大黃蜂的威力竟如此驚人。小鑫接連又派了高加索兜蟲、長刺大兜蟲,都戰(zhàn)敗了。該赤手肉搏了!只見小鑫那粗糙的手在空中左揮右劈,捕捉黃蜂。我們都看蒙了,情不自禁為他加油:“小鑫必勝,小鑫加油!小鑫出馬,一個頂倆!”教室變成了賽場。他見用手還是抓不到,急了,就把語文書往空中一擲,擊中了黃蜂,隨后小心翼翼地靠近,再靠近,抬起語文書,露出了一具黃蜂尸體。他鎮(zhèn)定地撿起黃蜂尸體,將黃蜂尸體丟進垃圾桶。
自那以后,同學們不再排斥小鑫,若是有關于昆蟲的問題還會向他請教,還稱他為“二代法布爾”!小鑫呢,也會經常去洗他那雙和昆蟲戰(zhàn)斗過、共舞過的手!
(指導教師 丁 寅/插圖 胡子潘潘)
小作者在作文開頭先“詆毀”小鑫的形象(比如描寫了小鑫的手,還寫他嚇唬女生的事例),然后用一個具體的事例重塑小鑫的形象,放大他的優(yōu)點,讓我們重新認識小鑫,看到他勇敢的一面。這招兒,用在作文里,超級好用!
(素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