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是挪威戲劇家亨利克·易卜生創(chuàng)作的社會問題劇。該劇通過資本主義中產(chǎn)階級女性娜拉與丈夫海爾茂之間由相親相愛轉(zhuǎn)為決裂的過程,向資本主義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戰(zhàn),倡導追求“自他主義”精神和人道主義道德理想,爭取人的自由平等。
《玩偶之家》充分體現(xiàn)出易卜生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和人道主義精神。本文從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時代背景和特征出發(fā),從多層面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民主的女性解放、社會問題的揭露、擺脫玩偶人生、奇跡中的奇跡五個方面分析在《玩偶之家》中蘊含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
一、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背景和特征
(一)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背景
十九世紀中葉資本主義興起,在西方實證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的引領下,隨著資本主義社會內(nèi)部矛盾的加深,在社會中人的異化加劇,引發(fā)了人道主義精神的傳播,批判現(xiàn)實的社會思潮由此發(fā)端。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現(xiàn)實主義文學誕生。當時,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一同試圖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引發(fā)的人的異化的問題,它們相互依存﹑相互滲透。
(二)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特征
現(xiàn)實主義文學注重文學中的現(xiàn)實性創(chuàng)作,主要有以下特征:將文學作為分析與研究社會的手段,深刻地揭露與批判社會的黑暗﹔追求藝術的真實摹寫,強調(diào)客觀真實地反映生活﹔重視人與社會環(huán)境關系的描寫,塑造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同時,這些作家以敘事文學為主,擅長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
(三)易卜生戲劇的風格特征
易卜生的戲劇創(chuàng)作共分為三個階段。早期是1864年以前,主要是翻譯和改寫歷史劇本,如《英格夫人》《海格朗特的海盜》等。此階段他將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融入劇本,展現(xiàn)出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中期是1864年至1890年,代表作有《玩偶之家》《人民公敵》等。在這一階段他充分體驗了歐洲各國的生活,通過對現(xiàn)實的觀察、分析、概括,創(chuàng)作出反映社會問題的戲劇。他善于表現(xiàn)社會的整體風貌,展現(xiàn)出明顯的現(xiàn)實主義傾向。晚期是1890年后,代表作有《建筑師》《博克曼》等。這一時期﹐他作為理想主義者找不到資本主義的未來和出路,表現(xiàn)出悲觀的態(tài)度。他以豐富的內(nèi)心活動描寫展現(xiàn)出神秘的象征主義風格。
易卜生在三個階段的作品中共同主張解放人的純粹本性,反對一切壓抑本性的因素。他堅定贊揚人的“自他主義”,主張讓每個人都發(fā)展出自我的自由獨特個性,對待自己保持真摯與誠實。他在各個時期一以貫之的是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人個體自由的精神生活,展現(xiàn)出社會批判的意識﹑個人獨特的“自他主義”精神﹑人道主義的崇高道德理想和人文主義的普世光輝。
二、《玩偶之家》中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
(一)多層面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
十九世紀中葉,在文學領域自然主義放棄對現(xiàn)實的典型性塑造,頹廢主義拒絕對現(xiàn)實生活的摹寫,唯美主義強調(diào)主觀與形式上“為藝術而藝術”的共同作用下,現(xiàn)實主義的影響越來越小。易卜生開始自覺地捕捉他那個時代的現(xiàn)實生活,以一種全方位、多層面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理念筑牢現(xiàn)實主義陣地?!锻媾贾摇窂念}材選擇、主題表現(xiàn)、人物塑造、細節(jié)刻畫、語言表達等方面都投射出積極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理念。
在題材選擇上,易卜生聚焦于沒落貴族,或其發(fā)展的新形式資本主義中產(chǎn)階級、小資產(chǎn)階級的日常生活。恩格斯曾指出﹐“劇中主人公娜拉是具有一定的自由意志和獨立精神的挪威小資產(chǎn)階級婦女的代表,反映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倫理道德﹑宗教法律﹑婦女解放等問題,但劇中,資本主義沒有也不可能做出根本性的解決?!币撞飞萌宋镌庥錾鷦臃从成鐣F(xiàn)實問題,剖析了人世間的虛偽和罪惡,突破了戲劇多年來以歷史傳說故事為題材的傳統(tǒng)。
在主題表現(xiàn)上,《玩偶之家》以愛情為主線,進而引發(fā)對社會問題的思考與批判。劇中通過女主人公娜拉與男主人公海爾茂由相親相愛發(fā)展為如果沒有奇跡的發(fā)生就互為決裂的過程,探討了資本主義的愛情、婚姻問題,暴露出了男權社會和女性解放之間的矛盾沖突,進而向資本主義的倫理道德、宗教律法提出挑戰(zhàn)、做出批判,激勵人們?yōu)閽昝搨鹘y(tǒng)的觀念而斗爭,為實現(xiàn)人的自由與平等而斗爭。
在人物塑造上,劇中的主要人物有女主人公娜拉﹑男主人公海爾茂,軟克大夫﹑林丹太太﹑柯洛克斯泰等人,他們都有各自豐富飽滿的形象和內(nèi)在的性格沖突,其中娜拉更是以現(xiàn)實中的人物為原型。娜拉聰明善良﹑誠懇堅毅,在看清丈夫男權主義的自私自利后,進行了自我覺醒的反叛,追求人性解放。海爾茂以正人君子外形示人,但先后在面對友情和愛情等真正考驗時表現(xiàn)出自私自利。軟克大夫德才兼?zhèn)洌愿裰械能浫踝屗坏貌灰蕾囉谀硞€人或者某個勢力,反映出資本主義的軟弱性。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是在大眾看來被同情、被遺忘、被厭惡的人群的代表。但在他們悲慘和丑惡的性格背后,也可以找到被異化之前最初的善良與純真。二人不在乎大眾世俗評價的愛情和婚姻,給了我們對本劇的愛情婚姻主題另一個側面的思考。
在細節(jié)刻畫上,易卜生對客廳情有獨鐘。在資產(chǎn)階級,特別是中產(chǎn)階級逐漸成為社會主流人群的背景下,中產(chǎn)階級的主要活動場所客廳,取代了封建貴族階級的城堡,成為了戲劇的主要場景?!锻媾贾摇分谐錆M了對客廳豐富的描述﹐里面不僅有鋼琴、圓桌、扶手椅、沙發(fā)、火爐等家具器物,對于家具的擺放位置﹑家具之間的相互關系也有詳盡的介紹。借此我們得以如臨其境,身處正在過著日常生活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中,去感受家庭關系、人物矛盾的進展糾葛。
在語言表達上,易卜生反對當時盛行的頹廢主義和唯美主義,他對于自己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給出了主張,“詩體劇的形式給戲劇藝術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損害。我本人在過去七八年幾乎未寫過一句詩,而是用一種極為簡單的、現(xiàn)實的真實語言從事創(chuàng)作,這是一種十分困難的藝術?!币撞飞岢珓”菊Z言用散文體代替詩體,把現(xiàn)實中可以言說的話語作為舞臺的臺詞,使用簡練樸素適合舞臺演出的語言,這些開啟了現(xiàn)實主義戲劇創(chuàng)作的大幕。
(二)民主的女性解放
易卜生創(chuàng)作《玩偶之家》時,正值挪威女性解放運動的高潮。盡管易卜生表示“我必須婉拒自己曾為婦女努力爭取權利這一殊榮”,但他卻在不經(jīng)意間借由娜拉發(fā)出了一聲振聾發(fā)聵的女性解放的巨響。
女性解放的思想首先表現(xiàn)在娜拉從依附于男權﹑蒙蔽于男權,到覺醒于男權﹑反抗于男權的過程。娜拉和海爾茂的關系頗似女兒與父親之類的不對等關系。娜拉雖心生不滿,但八年來仍在表面上任何事情都依從丈夫,只是為了家庭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同時海爾茂也很享受這一社會關系所帶來的虛榮感,自始至終稱呼妻子為小孩子、小鳥、小松鼠之類,在他的眼中,娜拉只是附屬于自己的私有物,而非獨立的人。以娜拉為代表的女性在丈夫眼中,并非是一位有著獨立人格的妻子,而是次居他之下的“第二性”,是毫無能力的,需要受到丈夫保護的對象。她們在家庭中是一只等待別人投喂的小鳥,而她們所付出的代價是終身被鎖在籠子里。當時的女性接受了男性對她們的定義,自覺扮演著“第二性”的角色。
在柯洛克斯泰的威脅推動下,海爾茂在娜拉和自己的名聲之間選擇了后者。這讓娜拉認清了海爾茂的無情,認清了兩人之間的愛情關系,進而讓娜拉從看似溫柔繾綣的愛情中驚醒,意識到自己所仰賴的丈夫并不會像她所想象的那樣保護自己。本來承諾為娜拉上演一場英雄救美的海爾茂,現(xiàn)在卻指責娜拉毀了他的聲譽和前途。心灰意冷的娜拉,在經(jīng)歷了愛情的幻滅后,決定離家出走。她不再甘心做丈夫的玩偶,因為她明白了即使將自己降為“第二性”,也無法換來真正的愛情。因此,她開始了覺醒與反抗,開啟了個人精神反叛的第一步,開啟了全新的人生。
女性解放的思想其次表現(xiàn)在娜拉反抗之后的道路上。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拋出了問題,但沒有給出解答。該劇傳入中國時也正值中國追求民主與科學,追求女性解放的時代。魯迅提出的“娜拉出走之后不是墮落就是回來”引起空前的熱議。本劇對女性解放的意義首先在于娜拉邁出了獨立反叛的第一步,從零到一的第一步,而到底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完全意義上的女性解放,在本劇中是一種次要的意義。
(三)社會問題的揭露
易卜生用犀利的筆鋒包含著激憤的熱情戳穿了資本主義道德、法律、宗教、教育、責任和家庭關系等諸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資本主義的虛偽和荒謬。在第三幕的高潮,面對娜拉出走的選擇,海爾茂集中利用社會的種種假面具,試圖繼續(xù)壓迫娜拉回歸原本的生活。第一是教育,海爾茂先是貶低娜拉因曾經(jīng)有過欺騙而沒有資格教育孩子,后又以教育孩子為借口阻攔娜拉教育自己、解放自己。第二是責任,海爾茂將妻子淪為丈夫的玩偶、成為兒女的玩偶包裝為為了丈夫、兒女犧牲自己的壯舉,并稱之為神圣的責任,試圖阻撓娜拉的自我覺醒。娜拉清醒認識到自己先要成為一個人,而后才成為妻子和母親。第三是宗教,海爾茂指責娜拉的行為是對宗教的不信任。對于宗教,大部分人只是信仰,沒有考慮對宗教真理性和現(xiàn)實性進行思考。第四是道德和法律。無論是寬泛的道德還是強制的法律,都脫離了它們建立的根本,成為壓抑人性的社會秩序和階級的統(tǒng)治工具,站在了人性覺醒和發(fā)展的對立面。
“我真不了解?,F(xiàn)在我要去學習。我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會正確,還是我正確?!币撞飞阅壤邗r明地表達出她對資本主義社會各種問題的懷疑與批判,進而堅定擁護人性的真正解放。
(四)擺脫玩偶人生,散發(fā)人道主義光輝
在《玩偶之家》的第三幕高潮,娜拉多次提及自己的玩偶人生。她在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都扮演著玩偶的角色,在畸形的親情和愛情關系中壓抑自我人性的解放,迷失對自我的正確認識。在看清海爾茂自私自利的本性之后,娜拉開啟了人性的自我解放之路。
劇中不只是娜拉,其他人物同樣在他們的人生中扮演玩偶的角色,在各種社會關系中壓抑人性的解放,沉淪自我。海爾茂強勢的男權主義只是外強中干的表現(xiàn),他習慣于妻子和其他人聽從自己,這使他不自覺地淪為當時病態(tài)的文化和教育的玩偶。軟克大夫的家庭和出身背景導致了他軟弱的性格,限制了他的人生,讓他一直扮演一個被動的弱者玩偶形象。他敏感而軟弱,始終依附于別人,在重病之前終于做出了向娜拉表白這一勇敢舉動。林丹太太始終成為被他人需要的玩偶。在她的觀念中,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追尋著被需要的目的,她很少考慮自己需要什么。父親和兄弟不再需要她后,她開始補償昔日的情人柯洛克斯泰。她以“一個女人為了別人把自己出賣了一次,不會出賣第二次”為覺醒的誓言,開啟了自己新的生活??侣蹇怂固┍晃羧盏那槿藪仐壷?,總結出一切都是因為金錢,自此淪為金錢的玩偶。在他為了拯救兒女前途和名聲而放棄金錢的時候,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昔日的情人也回到了自己身邊,而且這次并不是為了金錢。
易卜生在劇中通過主要人物的遭遇和選擇表現(xiàn)出對利己主義的批判﹑對“自他主義”的倡導。他主張在人生道路中找到一條自我完善之路,從而達到對人生崇高道德理想的追求,通達為覺醒的、自由的、全新的人。
(五)奇跡中的奇跡
面對生活和人生,不同于叔本華的悲觀,易卜生始終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因此,面對資本主義社會中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和罪惡,他給人們保留著如同燈塔一般的希望。劇中的奇跡,“奇跡中的奇跡”﹐盡管不一定實現(xiàn),但易卜生始終為人們保留它們存在的可能。娜拉所期盼的奇跡破滅了,即使是海爾茂的大男子主義也沒有堅持到底。他也沒有像娜拉那樣熱烈純粹地愛著娜拉。和愛情一起破碎的,還有他們相敬如賓的虛偽客套的婚姻。當海爾茂追問能讓兩人生活重歸于好的“奇跡中的奇跡是什么”時,娜拉給出了明確而堅定的回答,“當我們改變得能真正像個夫妻一起過日子”。易卜生給出了他認為的理想中的愛情和婚姻的境界,即雙方首先都可以自我完善,其次能夠在愛情和婚姻中互相完善。劇中以“?。∑孥E中的奇跡!”結尾,象征著這樣的個人、愛情和婚姻境界盡管求索之路漫長艱辛,但終究是可以實現(xiàn)的。
三、結語
《玩偶之家》被譽為西方現(xiàn)代戲劇的奠基之作。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表現(xiàn)出超越時代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影響了后世的戲劇創(chuàng)作。他追求積極的人道主義精神,始終相信高境界的個人與社會的道德理想存在,如同燈塔一般指引人性解放,促進社會發(fā)展。
[作者簡介]郭錳,現(xiàn)就職于中國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