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大學洛陽校區(qū)職業(yè)教育中心 李麗佳
軍事職業(yè)教育運用“網絡+教育”的方法,開展有組織有計劃的自主學習,打造軍事職業(yè)教育“網上學習超市”,離不開必要的配套條件建設。軍事職業(yè)教育條件建設的主要任務是滿足具有軍隊特色的專題、訪談、教學等演播室錄制及慕課、微課、虛擬仿真課程等相關拍攝制作條件。配套條件建設目標既要滿足課程制作的專業(yè)要求,達到圖聲并茂的視覺效果,提供最佳的電視制作的條件,同時還要兼顧制作場地有效使用面積、合理工藝流程等。按照整體籌劃、綜合集成、體系推進的思路,統籌開發(fā)利用各類教育資源,促進教育資源均衡化發(fā)展。軍事職業(yè)教育條件建設主要包括學習配套條件和課程制作條件[1]。本文主要從在線課程制作條件(演播室)層面做簡要闡述,其他方面不做贅述。
隨著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發(fā)展,近些年高校在線課程(慕課、微課)發(fā)展迅速,涌現了一大批錄播教室、虛擬演播室、全媒體演播室及融媒體實驗室,在線課程正逐步被納入各大高校發(fā)展戰(zhàn)略之中,相應的在線課程配套條件也成為重要技術力量和基礎保障,為在線課程建設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保障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課程制作條件建設主要包括場地條件建設、便攜式自助制作條件建設以及固定式專業(yè)制作條件建設等內容。在場地條件建設方面,便攜式自助制作無須構建專門的場地條件,依托教室、實驗室、機房、辦公室、會議室等室內場所即可改造建設,而固定式專業(yè)制作需構建專門的場地,結合單位實際情況,通過改造完善現有設施提供滿足不同類型課程制作需要的場地條件。在便攜式自助制作條件建設方面,硬件設備主要包括便攜式攝像機、便攜式編輯系統、移動式燈光、拾音話筒、三腳架等一體化攝錄編產品,要求體積小、集成度高、系統性能穩(wěn)定可靠,操作簡便;在固定式專業(yè)制作條件建設方面,主要涵蓋演播室系統和后期編輯系統,其中演播室系統包括高清攝像系統、燈光系統、導播系統、音頻系統、真三維傳感系統、圖文包裝系統、藍(綠)箱、提詞器、舞美聲學系統等多個方面,后期編輯又包括非現編、存儲陣列等單機或多機聯網編輯工作模式[2]。
以我單位為例,根據工作任務安排,我單位承擔部分在線課程錄制上線任務,針對現階段軍事職業(yè)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瓶頸和今后大規(guī)模錄播課程的現實需要,在現有經費條件的基礎上,統籌建設固定式與便攜式相結合的在線課程制作配套條件迫在眉睫,按照“系統統籌、分類謀劃、重點建設”的思路,以滿足軍事職業(yè)教育教學現實需要為牽引,穩(wěn)步推進網絡化教學建設與維護,2020年招標建設完成一間全媒體演播室,演播室總面積30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一層為錄制大廳約180平方米,總層高7米。整體采用專業(yè)舞美聲學吸音處理達到視聽系統技術指標要求,大廳頂部采用聚酯纖維吸音板鋪頂,四周墻壁內里填充吸音棉,外立面采用硅酸鈣板,地板鋪設靜音地板,從而達到吸音隔音的效果。設計中,既實現廣電級制作水平要求,也具有迷彩、軍徽等軍隊元素。演播室采用虛實結合的設計原則,涵蓋虛擬藍箱、實景站播、主播大屏、實景訪談等四個功能區(qū),同時設有控制室、錄音室、化妝間、會客間、觀眾席等。通過舞美聲學系統、全高清攝像系統、虛擬演播室系統等專業(yè)設備和軟件,滿足講授型、操作型和訪談型等多場景多效果的在線課程制作需求,實現攝、錄、編、播、存等在線課程制作配套條件和功能。其中虛擬藍箱區(qū)采用虛擬摳像技術進行虛擬課程制作及情景外語教學;實景站播區(qū)設置發(fā)言席及特色燈箱背景錄制講堂類在線課程及節(jié)目;主播區(qū)設置主播臺兼具校園電視臺功能,進行新聞發(fā)布及領導致辭;實景訪談區(qū)設置訪談桌椅,借鑒訪談類節(jié)目制作手法,錄制講解類、解說類課程;控制室作為演播室核心區(qū)域,負責整個演播室如燈光系統、攝像系統、大屏系統及后期編輯系統等操作運行;化妝間可滿足課程及節(jié)目錄制前主持人的換裝、化妝需求;錄音室采用專業(yè)錄音設備,進行音頻課程錄制,實現個人獨白、影視配音、新聞播報等多項功能。演播室采用軌道式燈光系統,各個景區(qū)配有充足的平板燈及聚光燈,同時配備4K高清攝像機,全方位展示主持人的狀態(tài),便于后期取景制作。先進的現代化演播室及教學系統的建成既能滿足在線課程制作條件,也將在日常教學活動和遠程教育中發(fā)揮諸多積極的作用。建設演播室作為各高校必備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其規(guī)模和應用水平已成為衡量學校教學與科研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標志。
演播室錄制內容豐富,在線課程錄制是各個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一項重要任務,客觀反映教學的全過程,表現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藝術,展現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水平[3]。制作的校園節(jié)目是校園師生的生活、學習、工作的具體體現,通過演播室錄制在線課程及校園電臺、電視節(jié)目收集管理相關媒體資源,通過完整的后期管理系統來實現多媒體資料的數字化采集、編輯、存儲、檢索、刻錄、網絡發(fā)布,以實現資料的資源共享及管理,為以后教育信息化進一步的發(fā)展以及豐富、積累的數字化網絡教學教研資源奠定了基礎。
遠程互動教學系統采用了瀏覽器/服務器(B/S)模式。學習者只需在電腦的Web端就能對系統進行操作,就能夠通過統一端口進入平臺進行相應的“演播教室”。利用演播室遠程互動教學,可以定期觀摩優(yōu)質課,開展專家在線培訓,從而讓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得到共享,使得教學效果得到提高。遠程互動教學不受時空限制,教研空間的創(chuàng)建使課堂的分享交流得到延伸,使得在交流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疑難點得到交流,并能實現老師在自己的課堂上進行講課,遠在其他校區(qū)的學生也能實時的收看到教學場景,教師之間也可以評課議課、互相學習、相互借鑒,使問題在分享中得到解決。
積極利用演播室進行媒體訪談、新聞發(fā)布、互動教學,學生課后觀看教學視頻進行自主學習,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通過互聯網進行課后的點播,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修相應的課程,將學習的主動權抓在自己手中。尤其對于學習廣播電視編導及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學生而言,演播室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和實踐場地,提供了培養(yǎng)和提升新聞技能的實訓平臺,能讓學生在專業(yè)課的學習中獲得最佳的體驗感,通過聲音、光影、舞臺等進行情景模擬以及實踐操作,提高語言藝術水平以及臨場應變能力,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促進了個人的發(fā)展,從而提升教育質量,培養(yǎng)出適應現實需要的高素質高質量的專業(yè)人才。
結合軍地院校條件建設情況,從實地走訪調研情況來看,也并不是盡如人意,演播室建設面臨重復建設、缺乏整體規(guī)劃、注重形象工程等問題。如何科學系統地搞好條件建設,不斷整合、優(yōu)化教學資源建設工具,著力提升條件建設質量,將有限的軟硬件投資充分發(fā)揮作用,使教育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的數量和質量步入快車道,仍是一條任重道遠的路。
隨著慕課正逐步被提升至各大高校發(fā)展戰(zhàn)略之中,相應的在線課程配套條件也成為重要技術力量和基礎保障。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fā)現,有些院校在設備選型和場地建設中不考慮兼顧各類設施的兼容性及可擴展性,功能性相似的錄播教室、智慧教室、演播室等場地重復建設,導致資源浪費。演播室從資源共享、節(jié)約資金角度出發(fā),應該堅持可擴展性原則,在保障滿足學?,F有需求的同時,為將來設備的無縫擴展、平滑升級打下良好基礎。同時,還應合理利用現有場地,兼顧如慕課錄制、電視會議、課程評審、師生互動教學、校園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等各種需求,以期達到一室多用的目的。
高校課程制作條件不同于其他社會性條件建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fā)現,有些院校不依照在線課程建設需求進行定位,一味照搬,不考慮課程特色和自身優(yōu)勢,只按“人有我有”的設計建設。演播室是集教學、新聞制作、電視訪談、課件錄制、電視會議等為一體的專業(yè)性綜合場地,針對各高微、慕課錄制的現實需要,在達到電視節(jié)目制作要求的基礎上,可根據現有條件建設規(guī)模和功能定位,做好前期考察調研,設計論證好固定式專業(yè)制作條件建設方案,充分發(fā)揮演播室在高校教學中的優(yōu)勢。兼顧有效使用面積、操作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克服傳統布景不宜隨便搬動、靈活性差、場地不能重復利用等缺點,提供適合本單位需要的工作環(huán)境,從而保障制作的順利進行,節(jié)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節(jié)目的制作成本大幅降低,制作周期大幅縮短,使創(chuàng)作人員的設計思路得以完整實現。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fā)現,有些院校不同步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及其差異性,管理和運維手段等條件建設參差不齊,有的院校設備采購不立足實際,一味追求VR技術、實物掃描建模技術、空間成像技術等高精尖產品,導致花了高價采購的攝錄編播存設備不易操作,拍攝服務能力大打折扣。
不可否認,高校有別于電視臺,不會備有專門的技術操作人員,在產品的選型上,盡量采用成熟、可靠的設備,穩(wěn)定、實用的產品,用最少的設備成本,以降低系統的后期成本,降低總體投資。“網絡+教育”的方法為教師的培訓和教師間的交流搭建了豐富的資源空間。演播室提供了拍攝制作的功能,可以把每一次的交流互動、專家的教學視頻錄制下來,在經過后期的處理后上傳到系統的資源庫中供教師和學生在后期反復的觀看來加深印象。
對于那些沒能進行即時學習交流的師生,可以通過視頻點播回看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演播室的建設為院校師生提供了更好地學習氛圍,讓場地與設備為教學服務。
演播室的裝潢有別于普通的室內裝修。在調研過程中我們還發(fā)現,有些院校在演播室建設過程中,舞美布景和聲學裝修一味追求形象工程,幾百萬的項目經費其中一半甚至更多投入到了墻、地面的裝飾材料以及環(huán)境效果呈現上,而弱化了攝、錄、編、播、存等實用性功能。演播室是一個綜合標準要求相對較高的施工項目,不僅僅整體外觀需要把握,燈光效果、隔音效果、舞臺布景綜合了聲學及空間設計,同時還包含了音視頻系統等專業(yè)知識。在開工建設之前,建議進行全面的考察,由專業(yè)設計團隊結合本單位建設實際進行舞美系統設計,合理分配經費使用標準,精確劃分各區(qū)域使用功能,嚴格按照演播室燈光、聲學系統等相關施工驗收標準建設,完成音視頻課程及節(jié)目的錄制、編輯、合成。
在軍隊外被力推的慕課和微課,為軍隊繼續(xù)教育和學院教學改革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在線課程優(yōu)勢功能的發(fā)揮依賴于其實施的有效條件。互動化的數字演播室不僅使演播室得到了充分地發(fā)揮和利用,豐富了教學手段,更充分地擴充了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慕課建設還處在持續(xù)推進階段,演播室所需的軟、硬件配套條件還不完善,鑒于上述調研結果,本著架構合理、功能齊全、操作簡單、集成度高、安全可靠、便于維護、開放性強等特點進行設計的在線課程條件建設,必須遵循信息化教學的規(guī)律,順應當前全媒體時代內容生產和信息傳播的特點和需求。充分了解分析各院校需求,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特點,使“跨空間”“跨媒體”“零距離”有機融合,集“生產現場”“實驗室”、和“課堂”三者于一體,推出科學系統的解決方案,打破傳統制作手段,滿足多種在線課程錄制和上線的需求。這樣,充分利用各種數字媒體和條件建設為教學資源建設服務,充分運用固定式及便攜式條件建設等,實現教學資源建設的專業(yè)化、流水線、規(guī)?;a。使有限的軟硬件投資充分發(fā)揮作用,使學校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的數量和質量步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