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麗霞
前不久,壽光市人大常委會信訪室先后收到署名為常某和張某的兩封感謝信。近幾年,兩人的案件都成為了疑難死結案。今年8月,壽光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推行人大信訪事項“聯(lián)合會診”,邀請政法部門負責同志和人大代表中的法律專家、業(yè)務專家、技術專家坐在一起,集中梳理、共同分析、著力研判、出招化解,最后在涉事雙方都作出積極讓步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兩起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得到徹底解決。
今年以來,壽光市人大常委會動員組織各級人大代表密切聯(lián)系群眾,下沉一線調研,依托代表調解室,推行信訪事項“聯(lián)合會診”,全力化解疑難重復積案,助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努力推進信訪事項“聯(lián)合會診”規(guī)范化。今年初,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出臺了《壽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guī)則》《壽光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履職守則》《壽光市人大常委會信訪事項處理規(guī)則》和《壽光市人大常委會信訪工作聯(lián)席會議制度》等規(guī)章制度。自3月起,開展“代表走基層、履職在一線”和“亮身份、察民情、辦實事、做表率”代表主題實踐活動,要求人大代表著眼于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基層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5月至6月,舉辦濰坊市、壽光市兩級人大代表培訓班,并組織住壽光市的省、濰坊市人大代表參加“學習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進家庭家風家教建設”專題講座,強調各級代表要結合自身優(yōu)勢,踴躍參加活動,積極建言獻策,弘揚和傳遞社會正能量。圍繞認真辦理和及時反饋各級人大轉辦交辦信訪案件開展專題會議,聽取公檢法對人大轉交的信訪案件辦理情況的匯報,要求人大信訪室注重與上級人大、本級“一府一委兩院”和其它部門信訪信息的互聯(lián)互通,認真做好信訪案件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轉交,對來信來訪案件做到件件分析、歸類記錄在案,以備隨時可查,為推進信訪事項“聯(lián)合會診”夯實基礎。
著力促進信訪事項“聯(lián)合會診”效能化。市人大常委會在組織對信訪事項“聯(lián)合會診”時,將群眾反映強烈、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列為監(jiān)督議題,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進行視察、專題調研,努力推進相關問題解決。今年6月,針對部分市民反映個別駐壽光垂直管理部門服務不理想問題,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代表對20個駐壽光垂直管理部門進行評議,提高了被評議部門服務水平。針對人大信訪案件多涉及審判工作和檢察工作的問題,從8月份開始,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兩院”案件質量監(jiān)督工作,堅持依法監(jiān)督、務求實效原則,計劃利用5個月時間,對部分已辦結案件開展質量監(jiān)督,總結經驗做法,找出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建議,督促抓好落實,推動深化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guī)范司法行為,確保司法公正。
創(chuàng)新實現(xiàn)信訪事項“聯(lián)合會診”全員化。今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在各級人大代表中開展“助力基層社會治理、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在壽光市社會治理中心、圣城街道向陽社區(qū)設立“人大民主議事廳”,在各鎮(zhèn)街設立“代表調解室”,吸納有威望、有經驗、有專業(yè)知識的人大代表積極參與基層信訪事項“聯(lián)合會診”。運用現(xiàn)代網絡平臺,建立固定聯(lián)系群眾微信群,積極宣傳政策法規(guī),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并及時匯總梳理、轉交督辦、做好反饋,實現(xiàn)“民有所需、我有所為”,讓“人大民主議事廳”和代表調解室成為化解矛盾糾紛的“和諧港灣”、解決群眾訴求的“暖心驛站”。各鎮(zhèn)(街道)人大(人大工委)積極引導建立代表工作室,不斷提升代表履職能力,使其成為集民意、解民困、聚民心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