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qū)) 張 書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學科,而作文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然而,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作文千篇一律、缺少個性化等問題,因此,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寫作能力入手,重點解決小學生作文時遇到的問題。本文探討小學作文個性化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并針對其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小學作文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最終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學生的思維和寫作風格迥異,所以寫出來的作文具有個性色彩。然而,當前學生的作文中出現(xiàn)相似、單一、言之無物、缺少真情實感等問題,有些學生直接抄襲經典范文中的語句,導致作文沒有個性,像名家的合集;有些學生因語言組織能力不強,作文時思路不清晰,表達不準確,不能做到言簡意賅。同時,很多教師沿用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出現(xiàn)搬用、套用等問題,作文沒有個性,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學生的生活軌跡除了學校就是家庭,規(guī)律且簡單,這樣兩點一線的生活導致他們作文的時候無事可寫,出現(xiàn)了照搬和湊字數(shù)的問題。因次,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個性化寫作,教師要重點指導學生用心觀察和感受周圍的人和事,積累成寫作素材,為個性化寫作奠定基礎。除了細心觀察,教師還要指導學生用心感受生活,以獲得深刻和獨特的感悟。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和用心感受生活,積累了豐富的個性化寫作素材,然后就可以將這些內容應用于自己的作文中,以充實作文內容。
例如,教師可以事先布置素材積累任務,讓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景物,然后再布置主題為“身邊的美景”的作文,學生寫作時就不愁沒有素材了,寫作過程會更加順利。有的學生寫秋天的落葉,描寫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了城市更加干凈整潔,認真清掃落葉的場景,這是他心中最美的景色;有的學生描寫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是他心中最美的景色。學生要認真積累生活中的寫作素材,為個性化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魯迅說過,寫作第一是觀察,第二是看別人的作品。閱讀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因受時間與空間的制約,不能直觀地觀察和體驗事物,閱讀可以間接地幫助學生認識事物,提升認識能力,補充個性化寫作素材。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素材是學生獲取素材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內閱讀教學,還要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推薦一些好的課外書籍,讓學生自主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教授學生閱讀的方法,哪些要精讀,哪些略讀,在節(jié)省閱讀時間的基礎上全面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將其積累成寫作素材。
在閱讀的基礎上,教師要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以便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讀書筆記包括摘抄、歸納、評價、想象等多種形式,摘抄型讀書筆記是指摘抄文章中的重點內容、精彩語句以及名言警句,或者摘抄好的開頭、片段、結尾等;歸納提綱型讀書筆記指歸納主要內容;評價型讀書筆記指發(fā)表對文中人或事的見解;感受型讀書筆記是讀后的心得和感想;想象型讀書筆記是指改寫、擴寫、續(xù)寫文章內容。學生要將讀書筆記分冊保存,以便日后查閱。讓學生大量閱讀和寫讀書筆記,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逐步提升寫作能力。
想要提升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能力,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評改機制至關重要。傳統(tǒng)的小學作文評改將作文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教師全程評改,不但容易出現(xiàn)主觀臆斷的問題,還增加了工作量,導致教師超負荷工作,寫評語的時候敷衍了事,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教師要重視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寫作,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審視他們的作文,寫下中肯的評語,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通過閱讀評語,不斷提升寫作能力。教師評改學生的作文時,不能沿用固定的標準統(tǒng)一評改,而應結合學生的性格和寫作能力,有針對性地點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比如,當眾表揚有進步的學生,讓他們發(fā)揚優(yōu)點,寫出個性化文章;讓其他學生向取得進步的學生學習,激發(fā)他們的競爭意識,大家就能一起進步。
教師還可以通過微信、QQ等平臺組建家長群,讓學生互評作文。教師可將學生的作文發(fā)到班級群里,讓學生互評,以發(fā)現(xiàn)自己與別人的相似問題,然后總結和歸納原因,盡量避免在以后的作文中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作文評改機制,通過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作文評改機制,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寫作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
綜上所述,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而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然而,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作文千篇一律、缺少個性化等問題,因此,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寫作能力入手,重點解決小學生作文時遇到的問題。小學作文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讓他們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但是很多教師沿用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導致出現(xiàn)套作等問題,作文失去了個人色彩,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提高學生個性化寫作能力,不但有利于提升作文質量,還能指導學生在后面的寫作過程中少走彎路,寫出來的作文不但有深度還具有個人特色。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建立個性化寫作意識,以便形成個性化寫作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人物和事物、用心感受生活、增加閱讀積累和寫讀書筆記、健全作文評改機制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