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英
(江蘇省啟東市桂林小學 江蘇南通 226241)
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要看到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的積極意義,并著眼于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不斷構建創(chuàng)新活動方案,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動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目標,尤其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語言能力提升的黃金階段,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開展相關活動,使他們獲得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還要看到整本書閱讀對其語言能力提升的積極作用。閱讀整本書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吸收書中的一些精美語言、文章創(chuàng)造結構等,并在潛移默化中使自己的語言庫得到擴充。比如,閱讀《西游記》這本書時,通過閱讀,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人物性格色彩各異,外貌神態(tài)也各不相同,對于孫悟空的形容,作者是這樣說的: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稱。一雙怪眼似明星,兩耳過肩查又硬。挺挺身才變化多,聲音響亮如鐘磬。這樣的描寫生動形象,通過閱讀,能使學生吸收、掌握更多形象、生動的形容詞,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1]。
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但由于學生年齡尚小,知識經驗不足,對事物的分辨能力不夠,而通過閱讀能幫助學生加深對不同問題的認知和理解,并促使學生的思維邏輯性、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不斷得以優(yōu)化發(fā)展。整本書閱讀內容所表達的主題各不相同,有表達親情的、友情的,有歌頌獨立品格的,且篇幅都較長,通過閱讀,可以使學生深刻地了解到作者是如何圍繞同一主題展開論述的,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邏輯性會得到提升發(fā)展,同時,在挖掘作者情感的過程中,學生也會通過其中的語言片段、前后邏輯等,找到合理的內容,從而讓自己對相關情感的理解更加深刻。
雖然相較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上有了提升和發(fā)展,但在整本書閱讀活動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學生的閱讀內容缺乏深度,大部分學生仍舊把閱讀停留在文章表面,認為讀書時只要把其中的生僻字解決了、了解了基本內容就算讀完了,對于其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思想情感并沒有做過多的了解和思考,這樣的閱讀,始終是停留在淺層閱讀上,并沒有讓讀書起到真正的效果。
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在小學高年級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時,教師應肩負起自己的教育責任,了解學生的閱讀習慣,掌握學生的閱讀水平,并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使其能夠通過閱讀,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升對文字的記憶度和理解度。但縱觀實際,可以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在制定語文教育方案時,對整本書閱讀的重視度不足,也疏于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生的閱讀存在隨意性,導致學生的閱讀效率大打折扣。
興趣對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具有積極意義,教師要注重采用多種方式,點燃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迸發(fā)讀書的主動性。
1.結合教材內容,引入閱讀書目
課堂中的單篇閱讀學習,可以使學生獲得很多有益的信息,在授課期間,教師可以從文章的出處、作者信息入手,為學生引入與之相關的更多內容,使學生可以建立起對整本書的閱讀探究興趣。比如,學習《少年閏土》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本文作者——魯迅,并引入魯迅先生的更多書籍,如《阿Q正傳》《白光》《端午節(jié)》等,并采用微課教學形式,使學生獲得對相關書目的初步了解,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的有效結合,同時使學生對文學作品有更多了解,從而有效提升自身閱讀動力,切實增強閱讀效果。
2.運用信息技術,介紹閱讀內容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教師要看到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并著眼于整本書閱讀教育目標,錄制豐富多彩的微課視頻,使學生能在微視頻的指引下,激發(fā)對不同書籍的閱讀熱情。比如,在向學生推薦《西游記》這本書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展示本書的一些趣味章節(jié),如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玄奘秉誠建大會,觀音顯象化金蟬;八戒大戰(zhàn)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凈。然后再播放一些與之相關的影視片段,使學生能在文字和視頻的吸引下,獲得對具體內容的閱讀興趣。
要想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效率,教師要注重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提高學生對讀書的重視度,使學生能在每天選擇一個時間段,開展閱讀活動,并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
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中構建閱讀角,為學生提供書架,學生們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書放置在書架上,以便資源共享,使學生能夠在書目交換中獲得更多知識。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精品讀物,如《我要做個好孩子》《風之王》《夏日歷險》《安妮日記》等。同時,可以帶領學生制定閱讀計劃,使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習慣選擇讀書時間,并堅持下去,使知識的積累從量變達到質變。此外,還可以在班級文化墻內開辟一塊“讀書天地”,使學生定期將自己的讀書心得、美文摘抄等內容展示出來,以此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在指導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期間,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尤其是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閱讀方法指導,使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真正通過閱讀獲得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與發(fā)展。
首先,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閱讀不能一目十行,不能走馬觀花,要真正投入其中,要用心地體會每個字、每個句子的含義,只有用心讀書,才能獲得最佳效果??梢砸龑W生一邊閱讀一邊做筆記。比如,閱讀《草房子》這本書時,可以讓學生記錄閱讀中遇到的精美句子,還可以在自己感悟較深的內容旁邊進行批注,寫下自己的體會,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
同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構建整本書的閱讀框架,比如對人物、情節(jié)等內容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展示,加深學生的記憶效果,使學生從淺層閱讀走向深度閱讀。
在小學語文教學期間,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需要教師靈活采用多種方法,積極制定整本書閱讀活動方案,使學生能夠真正喜歡閱讀、積極開展自主閱讀。